一座“思念上面的事”的古老土楼——福建平和县思永楼小史

作者: 林慕理
来源:福音时报
2024-03-01 10:02:21
分享与播放

一百多年前,英国长老会的传教士从福建漳浦县来到平和县五寨、南胜等乡镇传教,1872年,被誉为“闽南使徒”的英国长老会杜嘉德牧师在五寨乡的前坂村(前岭)与井仔尾村先后建立了两个传教站。之后他们经常到各村宣教,也留下了不少关于地方人文的珍贵影像资料。

图片 1.jpg

百余年前平和五寨“思永楼”(白克瑞 供图)

近日,平和县五寨基督教会庄恩峰主任将上面这幅百年前传教士拍摄的老照片转发在有500多人“五寨信息交流群”后,引起广泛讨论,群友一致认为,这座土楼就是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五寨乡埔坪村的“思永楼”。埔坪林氏一世祖子慕公在平和五寨埔坪村种的榕树在上面那幅百年前的老照片中显得枝繁叶茂。而其“思永”之名也与圣经中“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的教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 2.jpg

思永楼(网络照片)

图片 3.jpg

平和五寨埔坪思永楼(2008年 林锦智 拍摄)

相传,五寨埔坪林志连的爷爷林样斋是埔坪林氏开基祖子慕的第九世孙,处世有德、拥有一副烧制瓷器的绝技,二十多岁携妻带儿高薪受聘于广东饶平瓷窑当窑匠,之后又与当地瓷窑老板合伙做生意而发家。后来,其又投资瓷窑,从一个到十三个,一半的股份都是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从普通瓷碗到个个“蜕变”得财后,采用把银元用臭鱼遮盖掩护方法分批分次把巨额财富运回平和五寨埔坪,盖起埔坪“风吹辇楼”后,五十多岁的林祥斋才从广东回埔坪定居。

相传有一天林祥斋在“风吹辇楼”前问时年只有六七岁的孙子林志连:“爷爷能建这么大的楼,你长大了要干什么?”林志连说:“我长大后要建一座比你大,比你高、比你美的大楼……”祖父赞其有志。

清雍正五年(1727年),第二座土楼由埔坪林氏祖先子慕公的十一代孙林志连始建,并取名为“思永楼”,意为“思念永远”。这座土楼是历经三代人才建造完工,直到林志连的孙子林帝才建造完成,所以有父子公孙三代建(“风吹辇楼”与“思永楼”)二座土楼之美称。

思永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是楼中楼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的“雨伞楼”,亦称“楼心式土楼”,即外环低,整体呈“凸”字形,具有独特的建筑美感,且外观颇似欧州中世纪的古城堡。

思永楼建成后不久,林氏就诞生了一个“兄弟同榜”的佳话。乾隆年间,思永楼里的林长潘中了举人,其兄弟林永遇也在同一科举会试中也中了进士,之后,皇帝授予“诰赠奉直大夫”建大夫第(府)……这也成就了思永楼辉煌壮观的历史。

1746年,平和埔坪村林氏十四世孙林石从“思永楼”走出,渡海到台湾,在台中雾峰定居,后发展为台湾的雾峰林家,与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陈家并列为“台湾五大家族”。

清末至民国时期,国难当头,雾峰林家的先人抛家舍业,前仆后继,以身殉国,雾峰林家中先后有林文察、林朝栋、林献堂、林祖密、林正亨等人,一代接一代成为民族先驱的英雄,成为宝岛之灵魂。而“思永楼”也就自然成为了台湾望族雾峰林家的祖籍地。

图片 4.jpg

(网络照片)

“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自林石渡台后,台湾林氏族亲与五寨埔坪宗亲就经常往来,世世代代从不中断。改革开放后,台湾雾峰林家后代通过各种渠道,到平和五寨乡埔坪村省亲,两岸血脉情缘源远流长,五寨埔坪故乡的林氏村民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海峡东岸的亲人,所以台湾“当归”也成为两岸的夙愿。

历经百年沧桑,如今的“思永楼”尽剩残垣断壁,前几年,平和县政府开始对这座涉台土搂进行修缮改造,一个“迁台记忆馆”也于此建设中,全部完成后,平和县美丽乡村将更进一步提升,促进闽台深源交流,推动农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笔者注:感谢白克瑞教授提供老照片、感谢五寨基督教教会庄恩峰主任提供相关资讯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福州一教会信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