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没有完全行在上帝的旨意里,还是在按着人意在治理教会,传道人出现供应难题和青黄不接的问题是必然的。”日前在华中某教会的交流中,谈起基层一线传道人的供应现状,一位85后李传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简短的评论背后,满含痛心疾首的迫切。
尽管乍听有些尖锐,但在当今中国基层教会,传道人的供应问题着实是无法忽视的严峻现实。近年来笔者在全国各地基层教会的走访中,传道人待遇供应低下的案例屡有耳闻,令人揪心——有些传道人为了供应子女,补贴家用,一边坚持教会侍奉,一边靠摆摊、代驾、跑网约车等方式做些零工;还有些同为传道人的夫妻,为保证维持日常生活需要,仅留一人坚守禾场,另外则靠经商打工维持生计……
而在李传道所在的省份,类似上述情况也绝非罕见。在这块被传教士和牧者们公认为“福音硬土”的地区,教会的奉献本就是个长期难题,对于传道人的待遇供应更是如此。直至今日,“传道人就应该奉献,索取就是不属灵”的声音依旧占据着当地平信徒中的绝对主流。如此氛围之下,当地绝大多数的区县农村传道人也无奈接受了缺乏供应甚至毫无供应的事实,走上了“凭信心生活”的道路。
然而,同样出身于当地基层教会,如今也扎根委身于当地的李传道却俨然是个牧者中的“另类”,他不仅强烈反对此现象被广大教会堂而皇之地视为“房间里的大象”,而且还在努力用自己的努力,尝试呼唤更多基层教会与传道人们觉醒起来,回到圣经教导中找到真正符合真理的供应体系。
至于他为何对于传道人供应体系的建立拥有如此迫切与担当,实际上,因为他正是在健康的供应体系中品尝到主恩滋味的亲历者。
“误打误撞”走进上帝心意的教会和传道人
十年前,李传道还是一个刚刚从圣经学校毕业的神学生,在他正计划返回乡下母堂参与侍奉之时,一位曾与他是短修班同学的市区教堂负责牧长找到他,向他介绍了教堂正值新堂筹建、专职教牧人员短缺的状况,并邀请他能够前往教会担任专职传道。出于同窗情分与“救火”需要,李传道短暂思考之后,同意来到了市区的教堂服侍。
“现在想想真的有神的美意吧,我来到这里真的是很偶然的机缘,但是在这,我和教会都得到了更大的恩典。”再度回顾起进入教会的历程,李传道至今依旧觉得十分奇妙。
据他介绍,这间教会实际上并非当地的中心堂,仅仅是一个租用了老城区楼房二楼的小巷堂点。当时信徒人数也才寥寥几十人,每月的奉献款也仅有数百元。除去日常的水电房租以及教会事工开支,再算上要为新堂筹建做准备,即便是维系日常的运行也显得颇为吃紧。但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中,教会却拿出了仅存积蓄中的相当一部分,为他发放了薪水和房租。而这一发,就是毫无拖欠间断的整整十年。
“当时我刚来的时候还跟牧长同工们开玩笑:‘你们胆子还蛮大,教会奉献这么紧张,还敢拿出这么多钱养活我一个人,也不怕哪天把教会给拿空了。’”李传道笑道,但是十年下来,他却真实经历了神对整个教会以及他个人的保守与看顾:不仅教会在奉献上始终没有遇到缺乏,家庭的需用也都得到了补足。“之前我最担心的就是钱的问题,现在我最不担心的还是钱的问题。”
李传道补充,尽管从传道人薪资水平和基准来看,教会显然与大城市堂会存在着天壤之别。但要谈起对于传道人待遇投入的比重,这里的教会却丝毫不逊色于国内绝大多数教会。而更重要的是,除了在薪资物质层面重视供应之外,教会在传道人侍奉圣工层面的支持供应同样投入了极大的倾注。
由于是在传道短缺的档口加入教会的牧养队伍,初出茅庐的李传道得到了来自教会牧长的极大重用,没多久便成为了教牧班子里的核心骨干。不仅如此,忙于建堂无暇牧会的老长老还给予了其极大的信任与自由,放权鼓励他在一线牧养工作中大展拳脚。
由此,在接下来长达十年的禾场服侍中,自读神学时就热爱读书学习、汲取海内外教会先进牧养理论经验的李传道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将教会作为了精细化牧养的试验田,从最初步的分组牧养开始做起,从零摸索整理出了一套完善且处境化的门徒训练事工以及分层牧养架构,也坚立起了一大批在小组中独当一面的坚实同工,成为了助力教会不断发展成长的重要力量。疫情期间,在当地其他教会都或多或少面临信徒流失的苦恼同时,李传道所在的教会却不减反增,成为了当地唯一一个连续多年保持增长的教会。
而就李传道个人而言,他自身也在牧养探索的摸爬滚打中不断总结与成长,逐步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青涩神学生成长为在当地教牧圈子中颇受见证的“实战派牧者”。
回顾这十年来一路成长与蜕变的历程,李传道始终觉得,自己和这间教会都称得上是蒙上帝慈爱眷顾的“幸运儿”——一个不起眼的小巷教会和一位缺乏牧会经验的神学生,二者因着牧者缺乏的窘境建立起了联系,又在双方尽全力的彼此供应与倒空中一步步成为了彼此的造就,让教会与传道人共同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可以说是‘误打误撞’走到了上帝的心意里,白白领受了上帝倾倒的更大的祝福。”
“健康的供应体系必然塑造健康的教会”
也正是因着这奇妙的引领,李传道对于传道人供应这一问题拥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与思考,结合他对于国内教会发展情况的整理和归纳,他越来越深刻地看到,但凡是能够在艰难环境中依旧保持扎根真道并健康发展的教会,其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教会生态,即教会尽自己所能为牧者提供身、心、灵层面的全方位供应,而牧者则以心无旁骛的姿态全心全意投入到牧养之中,致力于将更加优质的灵粮供应给信徒,进而最终形成一种双向的供应循环,一方面让牧者能够,也让信徒能够领受更加全备的福音,更加按着真理认识上帝在地上设立教会、设立牧者的意义,进而共同推动教会的发展。
“从圣经的教导来说,神对传道人的旨意就是应当以祈祷传道的事为念,而对于教会的旨意之中就包含了应当给予工人当得的工价。而这工价既包含了物质层面,同样也有属灵层面的尊崇与爱的回馈。”李传道说,“但起码从我们当地教会和国内不少地方的基层教会来说,神的旨意显然没有被好好地遵行。”
他以当地农村地区的教会发展历史向笔者解释,由于不少教会不愿为传道人提供基本的尊重与生活供应,使得不少接受过系统神学培训的传道人失去了坚守禾场的心志和客观支持,渐渐无暇专心圣工侍奉以及个人的进深装备,这就造成了全职传道人的流失。
而在此状况下,平信徒出身的义工传道开始承担牧养职分,其兼职的身份以及相对薄弱的属灵装备又让讲台供应变得愈发疲软,信徒难以在话语之中得到恩典造就,对于教会的认同委身感以及对于牧者的尊崇感自然开始进一步降低,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当地难以培养出对于教会拥有负担心志乃至好感的下一代血液,渐渐在无尽的恶性循环中走向衰败。
“虽然听起来有点套路,但这就是我们这里农村教会面临的现实危机,随着老信徒不断离世,恐怕后面有些教会就要消亡了。”李传道叹息。
在李传道个人的牧养观中,他将基层的教会牧养事工看作是超越讲台之上的一种全方位的属灵建造与事工安排。一位传道人即便牧会理念再超前,话语宣讲能力再出众,若是没有长期稳定驻守在禾场一线对于会众进行常态化的关顾与引领,其也很难将道成肉身的真理救恩完全传递给更多信徒,更不用说推动教会的综合发展。“而教会要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牧养队伍,对于传道人的供应必然是不可或缺的。”
几年前,他偶然在网上了解到了东北某地的几家经济状况有限的农村教会共同出资供应一位全职传道人而重振复兴的见证故事,让他在收获感动之余,也进一步让他看到了农村教会通过供应牧者而找到复兴出路的盼望。在那之后,他便不遗余力地借着每次下乡讲道服侍的机会,向农村教会的同工们传讲关注并供应传道人的必要性与意义。因为他始终坚信,一个稳定且对教会充满负担的专职牧者必然能够比起义工在基层教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不过我想强调的是,供应重点不在于传道人薪资标准的高低,而是在于教会是否拥有对于传道人关怀供应的心志。”李传道补充道,只要教会愿意顺服神所赐予的职分,尽最大的能力给予传道人做好供应,这就是最实际的“先求神的国、神的义”的彰显。如此一来,即便教会在财力或能力上确有不足,但父神也必然会保守开恩,把所需用的恩典一点不少地加给教会与传道人。“不信的话,我就是活生生的见证。”
聊起近二十年来不绝于耳的基层农村教会因缺乏牧养而走向衰败的光景,李传道眼神中总会流露出一丝悲哀与惋惜。在他看来,传道人的流失不论是对于传道人个人还是对于教会而言,都是一个“双输”的结果。而至于最大的亏损与苦果的承担者,到头来还是教会自身。
“传道人离开禾场对其个人来说,只是肉体和灵里的挣扎,但影响面始终是相对有限的。但对教会以及所有信徒会众而言,这是一个可怕的连锁效应,会把一个复兴活跃的教会活活地拖到衰亡甚至消失。”他表示,“如果能冷静下来想一想,衡量一下教会长远利害,相信没有人会选择亏待传道人。”
从小“供应”基础看大“供应”思维
尽管总是在指出教会在传道人供应观念以及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但李传道却从来不是一位“看客”,近年来,他也坚持致力于在立足牧养岗位的基础上,探索尝试如何帮助教会逐步建立起从信徒到牧者、从微观到全局的健康供应理念。
因着自己就读神学的经历,李传道也对于很多神学生的侍奉心志有很多敏锐的洞见。据他观察,相较于福音老区的神学生,一些本土出身的年轻神学生在报考神学的心志方面实际并不是特别坚定,其中有不少是“被迫”或“无奈”选择走上了神学生的道路。而这也导致当地神学生毕业之后的流失率要远超于上述地区出身的神学生。
“还是与传道人供应观念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总结称,福音老区的教会对于传道人的栽培与敬重是更有信徒基础的,所以这些教会出身的神学生们能够在相对健康的环境氛围中成长,因此对于走侍奉道路有着更明确的负担和更火热的心志。“但我们这里还没能建立起这样健康的氛围。”
近年来,作为教会专职牧者的李传道下定决心,要借助牧养的方式为教会里有潜力成为传道人的下一代年轻人提供良好的供应成长环境,让他们在信徒接纳、教会扶持的氛围中逐渐建立起自我对于传道人的负担与心志,从而一步步在整个教会层面重新建造起健康全备的服侍供应循环。
为此,李传道在成熟的小组牧养以及门徒训练事工基础之上,参照主耶稣带领门徒的“70-12-3”的经验,开展了更加精细化的小范围深度牧养,即在年轻信徒中遴选出信仰坚固、火热追求、服侍热心的弟兄姊妹,让他们在跟随各自小组学习基本要道、家庭建造、理财观念等课程之余,在牧者直接带领之下,学习更加进深的教会管理以及系统神学课程,并在小组或片区牧养中承担更重要的职分。
而在此过程中,李传道则一边担任年轻同工的直接带领者与扶持者,一边还担任着连接年轻同工和信徒会众之间的沟通与兜底者,宣讲阐明教会对于年轻人的栽培意图,化解双方之间的摩擦误解,让信徒不断见证到年轻人在服侍一线的成长,进而在全教会范围内形成重视、鼓励、支持下一代兴起坚立的氛围,进而为教会未来的传道人梯队建设打下良好的信徒基础。
在李传道的心目中,他始终将教会能够自己栽培出下一代牧者接班人视作是上帝莫大的祝福,而当整个教会都能够摒弃嫉贤妒能、安于现状的属人私欲,按着上帝的心意去祈求更多传道人兴起时,上帝也必然垂听,为教会预备更加合用的工人。而若教会依旧执迷不悟、悖逆神对于教会的旨意时,教会只能成为破漏的网,让有前途的传道人苗子白白流失,将重担再度压在老一辈牧者身上,继续在沉重的枷锁中循环。
“传道人的供应问题说复杂也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它既是狭义的,也是广义的,既有当下的意义,也是历史的意义。”李传道说,“现在我们教会在探索的过程之中,能走到哪里还不知道,但我确信,只要是行在神的心意里,我们的教会必然能承接起神更大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