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年轻人分享:接触信仰和教会五年,我还是一名慕道友

作者: 何夕
来源:福音时报
2024-12-11 13:46:17
分享与播放

编者按走访教会的过程中,不少人提到现在教会年轻人流失的情况,并为此深感忧心。有人认为,90后、00后生活于网络时代,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再加上很多是独生子女,在他们心中,传统的权威和集体主义被解构,传统的讲台牧养能力非常有限并不足以吸引他们。也有牧者提出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年轻人很难有时间去教会。还有人认为是现在娱乐活动繁杂,相对而言教会活动容易让人感觉“无聊”,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就大大下降了。

为何年轻人不去教会?年轻人对信仰的认识是怎样的?对于这个话题,年轻人应该更有发言权。为此,我们邀请了数位95后00后的基督徒或慕道友,围绕他们目前的信仰状况以及对教会的认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以下是98年的慕道友W弟兄的一些分享。

W弟兄目前在上海工作,他在五年前接触信仰,并去教会稳定聚会过一段时间,目前还在与一些牧者信徒保持交流。但数年接触下来,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慕道友,认为自己还未建立起真正的基督教信仰。

就他本人而言,他对信仰还是有寻求和探索的,但遗憾的是仍未找到信仰和自己的契合点。参加聚会一段时间后,他觉得没什么触动,时间长了觉得只是浪费时间,逐渐就停止了聚会。

在他看来,目前人们认识基督教的途径主要是教会或者一些经典的神学著作。而教会的主日讲道中,牧者分享的话语对于他一个毫无信仰基础的人来说太过遥远,很多时候只能把这些内容分享当成故事去看待,很难有对于自身的触动和连结。

他说这些年他在教会参加过很多场礼拜,也参与过一段时间的服侍。他认为教会礼拜内容围绕的基本就是爱、罪、拯救之类的核心主题,不过在他看来更像一套基于神学的理论,和现代社会的连接比较弱,因此就很难进入到圣经语境下去理解这些教导。

W弟兄一方面在寻求讲台话语跟个人生活的一些接触点,希望以此对自己的生活和状态做出解释,另一方面也在追求信仰当中一些超然的在日常生活之上的部分。

回顾最初接触信仰的时候,他提到当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是不是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摆脱世俗价值观的辖制,就像在汪洋大海当中,有没有什么其他可以抓住的东西?换句话就是人可不可以不是完全生活在世俗中,而是能够有什么暂时摆脱世俗的困境?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把福音信息分享给了他。所以他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进了教会。

但实际接触了解下来,他发现,基督教更多是偏向生活层面的,而他自己对信仰的期待是生活之外的,类似一种属灵的抽象的内容,就像一种方向,“不是走进日常,而是脱离日常,类似中世纪修道院那种的”。

在他看来,信仰是一件很纯粹的事,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对它是一种污染。他进一步解释道,“我想寻找的是一种圣洁更加圣洁的、或者是纯粹更加纯粹的信仰。但这落入生活当中,就会被各种琐事、繁杂困扰。现实会影响你对信仰的选择。”

W弟兄对于基督教信仰的超然性是有一种向往和追求。他谈到,在生活中他看到很多人即便信仰,信仰也只是其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是达到自己生活或者愿望的一种途径,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但当他发现教会中有些人完全向主摆上,他很受触动,这也是他愿意继续接触和了解基督教信仰的一部分原因。

对于今天的教会来说,牧养年轻人方面有哪些可参考的建议呢?作为一个仍然在探索信仰的95后年年轻人,他认为今天的教会可以往前走一走,有一些符合这个时代的、更加贴近人们实际生活的对圣经的解释。此外对于这个时代一些有争议的或者值得讨论的问题和现象,当代的基督教领袖应该给出回应。“教会不能只是闭门造车,自娱自乐,需要了解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需要什么,不能总想让年轻人跟自己的那套去走,否则教会就会跟不上时代,基督教也逐渐被边缘化。

从历史上来看,之前宗教信仰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但是文艺复兴之后,传统的宗教信仰逐步被解构。那新的信仰是什么呢?他认为,新的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比如基督教讲的是一种人格化的、一种超然的爱与拯救,而这些逐渐被概念取代了,现在人们就越来越追求这种概念性的东西,比如良善、爱、平等、公正等等,很少再去考虑人格化的信仰。

对于至今尚未在信仰中找到归属,W弟兄个人的看法是,信仰不是人能主动做成的,而是其所处的一种环境。信仰从0到1,就他而言,讲道可能发挥的作用不大,而是非要经历一些坎坷、一些既有观念的崩溃和毁灭,或许才能先破后立,建立起真正的信仰。

后记乍一看W弟兄对于信仰的两种期待和诉求有些自相矛盾,但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信仰的超越性和临在性都是存在的,所以会看到一些年轻人受到天主教或者圣公会仪式的吸引,因为体验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神圣感,进而生发敬畏心。但是同时信仰又不能只是空中楼阁,我们都期待信仰能够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解释,并指引我们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