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基督教来华200周年展望:基督信仰中国本色化是发展趋势

自马来逊来华传教,今年是整整第200周年。海内外也举办了许多活动进行纪念。其中,最为引人注目之一的即是9月4日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的“圣道东来―圣经事工展览”,其“开卷”的揭幕仪式特意安排200年前马礼逊踏上中国土地同一时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揭开一本黑皮合和本圣经,纪念首位踏足中国的传教士马礼逊来华200周年并翻译第一本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邓福村牧师也参加了此次典礼。

不仅如此,许多教牧人士亦开始思考基督教来华200周年后的今天面临的重重问题,应该如何更好的兴旺福音,并且进行展望。神州情10月份的月祷题目的主题即是“基督教来华200周年的展望”。

其中,提到过去200年中国教会从无到有,并且发展壮大,本色化一直是发展趋势。今后需要更加重视。同时,培训和牧养、教会管理、社会服务以及如何面对世俗化浪潮,都是内地教会之后需要关注的。

基督教来华及教会本色化

1807年,马礼逊由英国出发,绕道美国进入中国广州,并开始中文圣经翻译的工作。经多10多年的努力,第一本中文新旧约圣经於1823年面世。中文圣经的面世,为福音传播的工作开辟新天地,西传士也随即陆续到中国开展福音工作。从19世纪末期开始,内地信徒人数不断上升。直到今天,中国教会的信徒人数已达几千万人,分布全国各省、市。过去200年,中国内地教会一直接受外来的帮助和支持,迎向未来,中国教会有何展望?

中国教会历经200年的建立,最初由西差会整体主导,到20世纪初代的本色化运动,兴起了本色教会。内地教会渐渐发现独立於西差会,由本地人发展教会的重要性,於是纷纷建立自立自养的教会。今天,内地各处已建立了很多本色化的教会,除了一些座堂教会仍保留著西方的建筑风格外,其他如教会的布道法、牧养栽培、诗歌、主日学及管理文化等都带有本地的特色,与内地文化和社会相结合。

培训及牧养

在回顾过去200年来神如何眷爱中国教会的同时,我们不禁想到教会如何迎向未来。不少人说未来中国教会将会输出更多宣教人员,教会的自养能力会愈来愈强,但要切实面对的内部问题也不少。首先必须面对缺乏培训及牧养人员的问题。内地教会处处有灵里饥饿不已的羊群,加上异端邪说盛行,对教会构成祸害,急需受训工人起来以圣经真道牧养信众。另一方面,教会牧者的素质也极为重要,所以具质素的工人训练课程是刻不容缓的,特别是切合本地情况的圣经教导,如圣经中的婚姻观和财富观等,帮助坚固牧者本身及所牧养的信徒。

教会管理

内地的教会管理也是极需关注的一环。基於内地教会“人治”意识仍较重,即使教会订立了管理制度,实际上未必能依循制度,带来管理矛盾,有些教会更因而内部分裂。展望未来,内地教会需朝向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进发,让神的家得到更理想的管理。教会领袖同工也应有好好管理神家的观念,做一个既忠心又良善的好管家。

贫富两极与世俗化

内地信徒历经多年的内忧外患,贫困、缺乏和封闭的信仰环境,磨练信徒单纯爱主,凡事祷告,忠心服侍,学习在困难中奋进。随著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急剧的城市化和世俗化,令贫富悬殊情况日趋严重,情况蔓延至教会:城市里有愈来愈多中大型的座堂教会,每月所收到的奉献甚多;但也有不少无法供养传道人的教会。感谢主,有些资源较为充足的沿海教会愿意支援内陆贫困的教会,包括训练人员、供应属灵书籍、支持传道人生活费等,帮助这些教会能自立自养,这种支援实在极为重要。另一方面,教会也要积极面对世俗化对牧养及教导工作所带来的冲击,确立圣经教导事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仍需要帮助更多教会推行有系统的圣经教导工作,帮助信徒接受完备的圣经教导,不仅能在世俗化的社会里分别为圣,为主作见证,也能防备异端邪说的入侵。

社会服务

随著社会对外更为开放,内地社会对基督教的接受程度大为提高,对基督徒的评价也多属正面。教会通过不同的社会服务,例如开办老人院、孤儿院、诊所、爱滋病服务中心等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基督徒所强调的“爱”正是社会所缺乏的。放眼明天,教会应寻求更多机会,继续以爱来服侍社会,作基督的使者进入人群,帮助更多人认识这个爱的源头。

总结

内地教会要走的路尚远,大大小小的挑战已摆在眼前。教会须要持守圣洁,分别为圣,作世上的明灯,为主作见证。让我们在感谢神一直恩待中国人之馀,也一同为未来教会要走的道路献上祷告。

迎向未来,请为以下需要祷告:
1.为内地教会的本色化发展情况祷告,教会能以本土环境的文化范畴将基督教的真理表达出来,引领更多人信主。
2.为教会现在与未来的培训和牧养需要祷告,求主装备更多灵命成熟、熟悉圣经真理的工人承担教会的工作。
3.求主帮助教会建立基本的管理制度,使教会的运作更完善,避免出现过度「人治」的情况,影响教会的健康发展。
4.求主保守教会在贫富相距加剧及社会世俗化的情况下仍能分别为圣,为主作见证,并以圣经的准则来生活,追求圣洁,清心爱主。

求主让基督教信仰深化於信徒的生活文化中,并通过不同的社会服务,向邻舍见证主的伟大。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