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教会在同工补贴上的难处

前段时间听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专科毕业的神学生到教会侍奉,因所在教会是农村教会,无力负担工资,当地为了留住这位神学生,只能让其带领两个教会的牧养工作(主要就是主日讲道)。刚好这两间教会,一个是上午聚会,另一个是下午聚会,事工安排不会有大的冲突。刚开始时,教会一年是给他1000元做生活补贴,他每个月去讲道两次。后来,在有关牧长的建议下提高补贴,更改为一年5000元。

这时候,该教会的某一位讲道同工心生意见,称凭什么不给自己补贴,负责人为了做好教会工作,又给那位同工一年补贴5000元。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该同工经常不来教会,每次讲完道更是没散会就走,连主祷文都没背,信徒礼拜结束想找她交通和祷告都找不到。她家里还有个小餐馆,她忙着去赚钱。她也没有读过神学,小学都没有毕业,讲道每次都是东拼西凑。有其他同工认为她既没有读过神学,也没有好好侍奉,散会后走得比谁都快,对她也有意见。也有人认为,同样是讲道的,为什么那位同工给补贴,她就不能给呢?这也引起了一些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教会同工的待遇也在随之变化。对某些教会来说,给全职神学生发工资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对有些教会来说,给一些义工发放补贴,当下还不是十分普及。在教会发展进程中,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这成了要重点解决的事。

难以均衡。对于同工的补贴,实在难以均衡。全职神学生毕竟整日在堂点里,不管事多事少,终究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这里。可对一些只拿补贴的同工来说,尤其是读过神学的,教会给,其他同工也不高兴;不给,他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压力,实在很难将这两者完全平衡。

暂时没形成统一的标准。如果要给他们补贴,那究竟要给多少呢?这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或者说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只能按照各教会的实际情况来定。定的高了,有些教会达不到;定的少了,也没有实际作用。有些人看着反正不高,也就不拿了,自己反正是奉献,也不在乎这么一点;给义工的补贴高了,对全职同工也是一个挑战,他们的工资也不高,那何必全职呢?

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些教会还不是十分愿意给神学生发放补贴,一年一两千元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再拿可能就会立刻扣一顶“贪心”的帽子。就算一个月200元,一年也就2400元。可若是给他们发了,没有神学生的教会怎么办?发不发?发多少?给谁发?如果讲道的发了,教诗员发不发?不发岂不是不服气?发了那好多同工都要发?这都是些难题。

人情关系占比过大。有的人发放补贴,标准不在于你是否是管理班子或是否读过神学,有的可能即使不合乎标准也在发放补贴的人员名单内,也有的即使合乎标准的,但关系不好可能也没有补贴。就像某一间教会,保管(保管钱财的同工,没有会计)有补贴,可读过神学生的义工传道反倒没有补贴。原来这位同工与负责人关系很好,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

社会在变化,教会也需要不断地变化和学习,不能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要睁眼看社会,有优秀的地方就学习,谦卑接纳,不要自娱自乐、自以为义,如此才能真正带领教会更加进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