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孙中山和那些基督徒同工们

世人皆知辛亥革命是一场民族、政治和社会的革命,却不知它同时也是一场心灵、宗教和思想的革命。这场革命运动的肇始者和领导者,大多是基督徒。越是在早期,这场革命的基督徒因素越是明显,后来逐渐扩展为全国性质的、各阶层各界人士均有参与的爱国救亡运动。

孙中山的革命与信仰

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的翠亨村,自幼好求真理,村里的私塾先生是一位老人家,很顽固,常被年幼的孙中山问得面红耳赤。幼时的孙中山对宇宙人生的奥秘,尤其对天地的创造、人的生前死后等问题十分好奇,常常令其母杨太夫人惊奇辞穷。他13岁时随母亲前往美国檀香山(即火奴鲁鲁),据其自传里说:“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14岁时,孙中山进入当地一间教会学校就读,校长韦理思先生对他尤其关爱。孙中山十分勤于参加每日早晚的祈祷会及主日的礼拜,对于基督教教义的认识逐渐加深。17岁时,孙中山在美国圣路易学校读了一学期,又转入美国夏威夷大学。当时他已决志归向基督,且有受洗的意愿,不料长兄对他说:“耶稣教的学校总免不了传教,我不愿你信奉他们的教义,还是回国吧。”遂将他送回国内。

孙中山回到故乡翠亨村后,与好友陆皓东因捣毁神像不容于村民之因而赴香港,1883年孙中山陆皓东先后接受洗礼并于教会注册。孙中山取名“日新”,意为“得救重生、成为新人”之意。并在假期与一位牧师前往香山县布道,而且一路分售福音书刊,带人皈依基督教。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政府通缉,流亡英国伦敦。1896年10月11日上午,孙中山准备去探望老师康德黎博士,并准备一起去教堂礼拜,但不幸被捕于清公使馆。后来康德黎知悉孙中山被秘密关押后,遂与朋友一起奔走营救。几经周折,孙中山终于获释。获释后,孙中山一直在伦敦居留至1897年7月2日,并在大英博物馆研读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矿产和经济等书籍。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在这一段时间内得到进一步完善,他的三民主义的思想也更趋完整和成熟。

辛亥革命中的基督徒同工


陆皓东

陆皓东(1868-1895年),字献香,广东香山人,孙中山的同乡和幼年同学。曾与孙中山一起在旧学堂读书,为人聪明沉勇、真挚诚恳、能书善画。他与孙中山因破坏村中庙内的神像被逐离家后,同往香港。陆皓东从孙中山那里接受了欧美科学文化知识和民主主义思想,同时也接受了基督教信仰。1883年,在美国传教士喜嘉里的带领下,陆皓东与孙中山接受洗礼并于教会注册,名为“中桂”。他们从此正式公开自己基督徒的身份。这个身份使他们在后来的革命活动中,得到不少基督徒的支持。1895年,陆皓东协助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决定武装起义袭取广州。同年11月7日就义,时年27岁,被孙中山誉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郑士良

郑士良(1863—1901年),号弼臣,广东惠阳人,孙中山革命同志之第一人。曾在广东博济医院习医,与孙中山同学。后入三合会,为三合会地方首领。毕业后,郑士良在淡水墟开设同生药房,暗中联络会党,为日后起事做准备。1895年广州事败后,郑士良与陈少白等流亡日本。1899年参与成立兴汉会(兴中会、哥老会、三合会联合组成)。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攻打北京,郑士良受孙中山委托,募集志士600余人,在惠州起义,击破清军,连战皆捷,各地会党群众纷纷来投,革命军增至2万余人。后因饷械不济,又遭围攻,郑士良解散义军,避往香港。1901年8月27日,郑士良在香港返家途中中风暴卒,一说是被清政府鹰犬下毒谋杀。后由牧师主理,葬于香港薄扶林基督教坟场,墓碑为圣十字架形,上书“郑弼臣”之名。


陈少白

陈少白(1869—1934年),原名闻韶,号夔石,1869年出生于广东江门市郊一牧师家庭。1890年,经孙中山介绍,入香港西医书院,与孙中山拜为兄弟,常与孙中山、尤列和杨鹤龄聚会,畅谈革命,无所顾忌,被清政府称为“四大寇”。1892年,陈少白辍学,在孙中山开设的东西药局料理店务,奔走革命。1895年,陈少白参与组织香港兴中会,筹备广州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1899年奉孙中山之命回香港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并成立了“采南歌”、“振天声”等剧社。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广东宣布独立,陈少白任外交司司长。1934年,陈少白因病医治无效逝世,遗作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等。
(本站编辑:李舍坷)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