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北川救灾物资堆积四年未动--爱心无须储备 慈善贵在及时

慈善之生命在乎信任、迅速与透明。日前,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四川北川县采访时发现,在北川擂鼓镇中心敬老院的一间约500平方米的房间里,堆满了四年前汶川地震震后各界捐助的尚未开包的救灾物资。

这一发现报道出来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亦及时出面解释:这些堆积的物资确实为震后救灾物资,乃是当时在保证受灾民众所需之后剩余,暂存敬老院中,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随着人民日报等媒体记者一起展开的实地调查发现,有些救灾物资早已过了保质期,这让人回想起2008年11月份中银电视台的一则报道:当年地震后,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接连不断输往四川,但依然紧缺400万件棉衣被!但是如今去在这里发现有封存达四年未动的棉衣被。对此,网友发出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或许正如当地政府所言,因为在救灾物资调配方面缺乏经验,才造成管理储备不当的问题出现,有关部门亦承诺接下来将会尽速把救灾物资发放,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至此,人心稍安,毕竟救灾物资乃是公众当年的爱心援助,无论多寡,爱心总是无价的,自当珍而重之,要用得及时并且到位。至此堆积到四年之久,致使一些救灾物资也过了保质期而成为废物一堆,让当年爱心奉献之国民情何以堪。

我们的慈善环境眼下并不美好,一些慈善公益机构背后的一些阴暗面时不时的被抛掷于阳光之下,让民众对慈善事工信心大跌。而相关的慈善规范制度亦未曾建立健全。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慈善的未来走向着实令人忧心。

信用的建立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失信于民乃是一朝一夕之间,而要挽回更是难上加难。暂且不谈我们制度方面的缺失,仅仅在管理方面,哪怕很小的瑕疵,都足以牵动当下人们敏感的神经,如果我们从本次事件中及时警醒反思,那么极有可能会对慈善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北川政府能坦诚并及时做出了相应的处理,让人看到慈善事工的一线曙光,毕竟面对大批救灾物资,在调配处置方面不出一些问题简直是不可能的,所要面对的乃是,出了问题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能否担当起来并且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

慈善问题归咎到底就是一个信任问题。当一方有难,八方可以迅速做出响应之时,作为一个协调社会各界爱心奉献物资的组织机构,无论是政府的,还是非政府的,首要的就是具备让人信服的办事能力,进而能公开透明且及时的把民众的善心善举善意传递到需要救助之人手中。如此放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共同的发展。

有位网友对这次北川救灾物资堆积四年的事件说出了心中渴望:我们无意究责问罪,只想安静的看到相关工作人员的作为,我们期待此事能增添我们捐赠的热情,而不是浇灭我们爱心的火焰……爱心无须储备,慈善贵在及时。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