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商报发文纪念马礼逊:有没有人听我唱一首赞美诗

 想起在澳门的那日,我没能固执己见,踏入那个小小的基督教堂。路过时的直觉是,绿意葱茏中那栋沉静的白色建筑有不同寻常的故事,然而我到底没去看一看,错过了那个故事。

后来我知道那是中国第一个基督教教堂,故事的主角葬在旁边的墓地里。

乾隆年间,马嘎尔尼勋爵出使天朝,使团里一位成员以三句话抱怨他们的狼狈:“进城时像乞丐;在城里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难堪的还有,翻译居然是在北京临时找的葡萄牙人,没办法,整个英国没有能通译中英文的能人。

十年以后,教会委派年轻的教士马礼逊,前往遥远的东方传教。启程时他哭了,因为可能无法活着回到英伦,他也听说,重洋之外的彼岸是不欢迎基督徒的帝国。在海上颠簸了好几个月后,马礼逊远远地望见了脑海中想象了无数次的异国,商船在广州靠岸,他心潮如海浪般澎湃起伏。

进广州城的时候,他与当年的使团成员一样,活像乞丐;留下来后,情形也不比囚犯好多少。这是大清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商人以外的“夷人”不可居留,严禁“夷人”学中文,华人信教和教中文更是大罪。嘉庆年间的十三行商贸繁华,外商汇集,然而连最大的英国商馆也不肯收留这位同胞,因为禁教。他隐居在小小的美国商馆,开始了举步维艰的冒险事业:中文老师装扮成了鞋匠,随身带着毒药,以备官府捉拿时自戕;天气湿热,外加经费严重不足,他饿得头晕眼花,虚弱不堪;没人要听他唱圣诗,连十三行的外国人也不肯去做礼拜,并警告他别从事宗教活动惹来麻烦。福音的传播看来是如此渺然无望。

然而马礼逊的意志坚定如磐石,凭借学会的中文,他当上了英国商行的翻译。他要完成教会给他布置的任务:编中文字典、把《圣经》翻译成中文。在接受东印度公司的聘书后,他写信给教会解释:只有在商会工作才被容许继续留在中国,翻译可以锻炼语言能力,有了薪水还能减轻教会的经济负担。

在中国辛勤工作15年后,马礼逊的收获季到了,《华英字典》问世,中文版《圣经》大功告成,英国使团再次来到中国时,终于不用请外国人担任翻译。他在世俗中取得很大的成绩:办学校,开医馆,把《论语》、《道德经》译成英文,散发的《劝世良言》,其中一本到了1836年在广州乡试的洪秀全手中,七年后这本尘封的册子才被打开阅读,“拜上帝教”由此诞生,拜的却不是马礼逊的上帝。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生意越来越红火了,他的传教事业却成果渺小:25年里只有10人入教。

深深为此遗憾的他死后葬在了澳门,墓地旁的小教堂以马礼逊命名。  徐棋楠(深圳)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