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你歌哪有我歌多?

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和地主老财雇用的诗班赛歌斗歌时,对方一个落魄秀才样的歌手不屑刘三姐这个“小小黄雀刚出窝”,唱到:“你歌哪有我歌多?”但最终还是败北了。今天内地很多教会的敬拜赞美搞得可谓风风火火,争奇斗艳,像在赛歌斗歌,风光无限,表演教唱者超爽,结果会众无所适从,对乐理越来越不靠谱了,越来越不会唱歌了。

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西安这样的大都市的教堂的主日崇拜上还能听到数代基督徒音乐人呕心沥血编集的不失庄严、肃穆、欢快的《新编赞美诗》。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还能听到老调重弹的基督徒贝多芬的《欢乐颂》(快乐崇拜歌)。平安夜里,全世界数十亿人一曲数百年前《平安夜》,彼此起伏,仿佛天外之音。在内地很多教会,听不到这些圣乐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快餐:不乏一些速成的滥竽充数,粗制滥造的短歌、灵歌;不乏一些歌词翻来覆去就是主观情绪抒发的那么几句,调子可以从流行歌曲、甚至从“红歌”找到影子的所谓“新歌”。

《新编赞美诗》的作者不乏历代的圣徒伟人、属灵前辈,有圣法兰西斯、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等等和世界级音乐大师们。《新编赞美诗》早过时了!这是后现代时代中教会的最强音之一。于是,人们争相在互联网上漫天搜索着,很多创作欲望强烈,眼高手低的业余音乐爱好者不断发布自己的作品以飨会众。于是,今天你拿个纸片片,明天他拿个纸片片,教会、牧区、小组纸片片满天飞;这个说是圣灵启示下自己创作的,那个说是圣灵引领下从互联网上搜下来,总之,会众非唱不可。由于强调多、快、新,小纸片纷纷如过眼烟云,投影闪闪如浮光掠影,会众的脑海中留下的只是“蒙太奇”,唱完就拉倒了,没有印象没有资料无法复习,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长此以往,信众拿着比较“靠谱”的、严谨的、通用的歌本,反而不会“靠谱”了,出门到其它教会,人家的一首不会唱,在一起敬拜像搞赛歌斗歌会:“你歌哪有我歌多?”

稍微有一点点音乐素养,不那么俗套的人提及音乐,无论他是不是基督徒,都不得不提及并赞叹这些丰碑:门德尔松、韩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勃拉姆斯、李斯特、贝多芬……这些基督徒构建了人类音乐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伟大的艺术殿堂,让不信的人叹为观止。

韩德尔、贝多芬过时了吗?《新编赞美诗》等过时了吗?端着金饭碗讨饭真是件愚蠢可悲的事!无视基督教产业传承的人,有时就是基督徒,他们如同圣经中那个轻看自己长子名分的以扫。

孔子的“克己复礼”维持华夏文明走过了两千年,秦始皇时代和“文革”时代,说孔老二过时了,恰恰是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代;欧洲“文艺复兴”的战车从古希腊文化汲取燃料,碾过了中世纪,这些恰恰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推动历史前进。耶稣说他来不是要废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恰恰是革命性的宣言;耶稣说天地都能废去,他的话却一句都不能废去。他的话可是两千年前说的。

当提到这些新歌时,总联想到快餐。快餐的特点是高油脂、高盐分、高糖分、大量调味料、含较多的人工添加剂、快捷供应能量、色香味刺激食欲、易食、营养供应有欠均衡、热量供应过量等等。西方对快餐还有一个绰号:“包肥”。味道确实可以!偶尔吃吃可以,顿顿吃身体就出问题了,结果,人长得像“饲料鸡”,“激素鸡”。

我歌哪有你歌多?但你的新歌,到底是效法世界还是心意更新而变化?到底是文化会通的策略还是随世界之风摇动?也许还在争论,但争论总比争竞好,总比各人任意而行好。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