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称为牧者(pastor),牧者到底是什么?所谓‘名正言顺’,正名很重要……人类需要真正的牧者,按照上帝的心意来牧养他们。好牧者为羊舍命。你如果做牧者,你要能承担这个身份。”
12月30日下午,福建神学院福湾路新校舍礼拜堂内,原新加坡三一神学院院长周贤正大主教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福建神学院三十周年校庆,他在学术讲座中分享了何为“牧者”。福建神学院作为宗教政策落实之后的首家省办神学院,在三十周年校庆之后将迎来“专升本”的转型。
谈到对“牧者”(尤其是社会转型的当下)定义的思考,他说:
自从去年(指2012年——编者注)满了65岁而退休之后,我开始有机会反省一下。我们被称为牧者(pastor),牧者到底是什么?所谓“名正言顺”,正名很重要。看有些人的背景,不按立也在做牧者的工作,好像牧者可有可无了。且在现今社会的转型中,怎样的神学资料平信徒都可以得到,好像他不需要你(牧者),好像牧者的身份可有可无了。
你有没有真正看过一只羊?什么叫做“牧者”?牧者这个名字是不是可以换掉?今天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改变的?连基本的人伦关系都在改变,婚姻好像被重新定义。在教会中,称呼“牧者”似乎还嫌不够,要称为“资深牧者”(CEO pastor)。这些都是关于“牧者”名的问题。
谈“神学教育”与“牧者”,他说:
约翰福音中,提到“牧者”的地方太多了,提到“牧者”与羊群的有关经文,虽然不多,但凡出现的地方,非常重要。
约翰福音中提到“牧者”,最直接的就是最后一章,再次深思一下,在加利利海边,耶稣为门徒准备了早餐。在那种场景中,回顾门徒初期蒙召的时,耶稣说,我要使你们的人如得鱼。耶稣还对彼得说:你如果爱我,就喂养我的小羊。渔夫彼得非常懂得打渔,但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懂得牧羊。
关于“牧者”的事情,约翰福音第十章也非常重要。耶稣说,我是好牧人——他不只是牧人而已,他是好牧人。这不在乎技巧的问题,谁养的羊群生的更多。恐怕没有几个教会像花巷堂那样(人多)。耶稣所说的“好”,跟我们一般的“好”不一样。
约翰福音中一个重要的画面,以马内利。最近刚过了圣诞节,有一首深受喜爱和有深奥意义的赞美诗歌:以马内利来临。以马内利是中国教会的一个特色。你在全世界问一问他们对中国教会的印象,会得到三个词:爱,圣哉圣哉圣哉,以马内利。中国教会有许多不一样的经历,但不管怎样苦,信徒都可以见证说“上帝与我们同在”。
在英文中,《以马内利来临歌》的歌词是:O come, O come, Emmanuel,“来啊,来啊”这表达了一种哀求,是没有感受到上帝的同在的光景。近期我和埃及的大主教通电话,谈到最近的政治上各方面的转变,不知道何时能够稳定下来。这个社会突然间变成这样,有谁来帮助?谁来解决问题?(讲到一个国家——编者注)二十多年中经历了十多次政变,有谁来真正关怀这个国家?
O come.这不是随便的信口开河,而是很深的、迫切的、绝望时没有办法的呼求,带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盼望、等待。
很奇怪,如果你去看约翰福音,对比其他的符类福音,没有哪一个像约翰福音讲“牧者”讲了那么多。“爱我就喂养我的羊。”为什么?我的羊已经流离失所!上帝的羊迷失了,没人找回;上帝的羊受伤了,没人包裹。圣经中讲“以马内利”,不只是在圣诞节,而是一直在呼吁,这已经是好几百年的事情。
应该要有办法。办神学教育,很重要,却不在于比较我们的学术水平。对于世上的公司,从股东的角度看,如果你的机构不能继续生产他所需要的产品,就会面临关门。但是如果我们(神学院)不关门,要靠什么?是为教会培养时代的牧者。
现在的神学院,人力、物力、财力都有了,这时候思考,办神学是做什么?神学院是做什么的?最近在新加坡有一个专门做电脑硬盘的工厂,开厂十余年了,最近刚刚经历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裁员。时代在转变,社会在转型。神学院会不会也这样?
今天,在中国还好,在香港呢,我们坦诚的说,神学院和神学院之间彼此竞争,学术水平的定位,这些都好,但问题是,一直朝着这个方向走的话,会使我们变质。我只是作为一个提醒。
旧约中提到的“牧者”
诗篇80篇:领约瑟如领羊群之以色列的牧者啊,求你留心听。坐在二基路伯上的阿,求你发出光来。在以法莲便雅悯玛拿西前面施展你的大能,来救我们……求你使我们回转,使你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
诗篇40篇:……他从祸坑里,从淤泥中,把我拉上来,使我的脚立在磐石上,使我脚步稳当。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
O come,他不只是来,来的话他有一个目的。参考约翰福音4章,耶稣来,是要完成上帝的旨意。里面谈到了“来”(O come),牧者来,是被差派的。不是来随便做事情,是有一个目标,是要完成上帝的旨意。
谈到牧者,我们教会为何开始使用“牧者”这一词?“牧者”不是随便做的,这个词语,背后代表的责任太重。牧者,超过了个人的需要。人类需要一个真正的牧者,按照上帝的心意来牧养他们。好牧者为羊舍命。
你如果做牧者,你要能承担这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