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基督徒画家何协:信仰决定思维 不同思维导致中西绘画迥异

西方古典绘画不仅有信仰性(参福音时报文章: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信仰性),其丰富的内容包含了政治、宗教、道德信息。对比中西绘画,前者山水画的一脉相承与后者丰富内涵及跌宕的演变,离不开信仰性与有神论所导致的不同思维。

基督徒画家何协姊妹近期在苏州狮山堂文化沙龙中带领众人认识西方古典绘画,在介绍了西方艺术史从中世纪到印象派的发展之后,她又通过对比中西绘画,将西方古典绘画中的艺术性展示给众人。

在西方艺术史上,印象派出现于世纪末期。何协姊妹所讲的中西绘画对比是与西方历史长久的古典绘画做比较。她以中国艺术中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为例做了对比。

中国到了明朝末期才出现画家这个职业,且画画的人多是做官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中国绘画的画种主流是大自然,包括天地、山川、河流。绘画仅仅是文人士大夫显示身份与品位闲暇时打发时间的附庸,精神疲惫时的避风港和疗养院。

何协姊妹以一系列西方油画对比的提出,西方人的内心生活远不如中国人那样悠然自得。这内心生活在不同的画作中即可显示出来,西方古典画作内涵包括:对信仰的表白,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社会平等人性尊严的捍卫,以及对美的探索。

中世纪的油画作品所载信息为何是这些类别?何协姊妹解释道,这与中世纪的社会形态、人们的思想有关。中世纪只有一门学问:神学。对于有信仰的欧洲人来说,研究人要研究透彻,人有多善多恶?研究神要研究透彻,神有多美多纯洁?他们要研究人性的深度、神性的深度,何为天堂、何为地狱,灵魂的层次也极其分明,且研究这些时,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上帝这一支点上。

所有的研究都最终落在上帝这一支点上,这也是中世纪油画具备而中国的山水画所没有的“透视”。中世纪末期有画家开始研究透视现象,研究如何将想要表达的准确的画出来。就如西方人对人性深度的探究最终落实在上帝这一焦点上一般,绘画中透视的发现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一致。

而对比看中国画,中国画中没有透视这一概念,以长卷《清明上河图》为例,观赏的人不是一眼就能看尽整个画面,而是要边走边看。何协姊妹试图在讲课中还原当时士大夫赏图的场景:由两个人抬着画的两端,看画的人从右到左慢慢走慢慢欣赏,好像是精神随着画面在画里游山玩水,“精神是松散的。”何姊妹说。

另外,西方绘画注重对光和色的运用,有光的时候,画画作品里面亮面暗面黑白分明,便有了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何协姊妹对比了中西绘画中运用光和不运用光的作品之后说道,“这就是有信仰与无信仰、有神与无神之下的艺术区别。”“可以说,我们是一个二维民族,一个没有神的国度,精神只有二维的族类如何能画出三维的画?思维是扁平的,如何画出深度空间?”她反问。

在中国画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609年荷兰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独立的风景画和静物画成为了独立画种,但当时欧洲绘画的主流依然是以人为主题的绘画。

何协姊妹解释道,欧洲绘画中在风景画成为独立画种之前,风景的作用是用来陪衬人物的。而在中国画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画的主体是风景,人好似自然的陪衬。

为何中西绘画中人与自然风景的地位不同?何协认为,在有信仰的西方人看来,人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的,是神创造的最高阶段;中国人的观念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万物包括人在内,人的地位并不特殊,只是自然大连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何协姊妹将中世纪末期到毕加索的西方艺术发展史轮廓在两小时内展现出来。提到十九世纪末期出现的印象派,及之后演变出来的各种派别,她感慨道,中国绘画并没有出现欧洲绘画中现代与古典那样的跌宕的局面,在中国画的执笔者、大师们精湛的技艺后面仿佛缺少了点什么。

中国各种艺术书籍中“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结论,无法判断出一个文明的绘画为何有深度空间、立体、充满光和色,而另一个文明的绘画为何无光、扁平少色,甚至墨分五色,并且人士风景山水的陪衬。

何协姊妹认为,人的大脑结构一致,而中西绘画差别却如此之大,其主要差别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因为信仰的不同所导致。

何协(基督徒)是职业画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居上海。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