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第五届爱德孤独症国际研讨会于南京举行,主题为自闭症融合教育和家长培训。来自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和内地的专家们,及全国22家专业从事儿童孤独症康复工作的民间机构,部分特教学校和医院的代表共233人参会。
此次研讨会由爱德基金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主办,香港协康会、琼尼之友协办,芬兰差会资助。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爱德基金会社会服务高级顾问赵龙,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丘仲辉,江苏省残联副理事长胡乃亮,江苏省委统战部二处处长缪文军、省残联康复处处长张跃,芬兰差会项目官员Jan-Eerik先生等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
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丘仲辉代表大会主办方致辞,他说,在过去十年,儿童孤独症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2005年,美国筛查数据表明,每166名儿童中就有一名孤独症儿童,到2012年发现,每88名儿童中就有一名孤独症儿童。北京师范大学孤独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中指出,中国孤独症人数保守估计已超过150万。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孤独症康复工作还存在着许多挑战。比如,起步晚、康复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患儿回归主流社会的困难较大、硬件方面缺失等。
因此,他在致辞中提出了政、社、企三方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即由政府出台政策来鼓励,并拿出资金购买民间组织的服务,而民间组织则肩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职责,企业则积极支持,协同参与,只有各方资源分享整合,才能共同推动中国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丘仲辉秘书长说,爱德基金会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始终秉持公益性、专业性和倡导性的理念,以适应服务群体需求。爱德希望通过研讨会这样一个形式,搭建一个更开放、更先进、更专业的交流平台,为所有同行提供更多的服务、支持,一同为推动中国儿童福利事业贡献力量。
江苏省残联副理事长胡乃亮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接纳。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力度,推进包括孤独症在内的各类残疾儿童的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建设,将孤独症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制定了包括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救助政策,出台了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免费服务规范,康复机构等级认证、资金管理等文件。
芬兰差会作为爱德基金会的海外合作伙伴,多年来一直支持爱德所开展的孤独症儿童康复事工及研究倡导工作。开幕式上,Jan-Eerik先生代表芬兰差会在致辞中表示了对爱德基金会长期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事工的肯定,并希望继续在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倡导先进理念和方法,促进残障人士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此次研讨会为期两天,海内外专家围绕孤独症融合教育和家长培训进行分享,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孤独症中心主任Bryna Seigle 博士,新加坡教育部特殊教育首席专家、英国心理学会首席教育心理学家Mariam Aljunied博士,美国孤独症动作疗法创始人、美国孤独症之声主任Joanne Lara教授,美国“音乐与表达疗法协会”发起人Keren Howard女士,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学博士Conor Kelly女士,美国加州浸会大学教育学硕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雷德兰兹(Redlands)学区特殊教育日班教师Angelian Summers女士,台湾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赖美智执行长,香港协康会教育心理学家罗婉萍女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晓毅博士和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郑荔教授等。
他们带来了自闭症患者全脑认知新方法、ASD诊断和预后新观点、孤独症美术疗法、孤独症模仿力训练、正确引导自制力困难的自闭症学生等15个代表当前孤独症教育及康复领域权威性研究成果的报告。
爱德基金会在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区残联、凤凰街道的支持下,于2007年成立了爱德儿童发展中心。主要为12岁以下自闭症、发育迟缓以及智力低下儿童提供专业评估、康复训练、早期教育和社会适应性支持等服务,为家长提供培训和团体活动,以全面协助儿童解决在学习和发展上的困难。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