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2014年圣诞节活动预告集】厦门基督教竹树堂

圣诞节即将来到,各地教会圣诞节期间聚会安排也已陆续推出。为方便广大弟兄姐妹们选择时间参加聚会,福音时报特别收集各地教会圣诞节期间聚会安排详情,本文为厦门基督教竹树堂2014年圣诞节期间聚会时间安排。

1847年8月19日,美国归正会宣教士打马字牧师乘帆船卡罗莱号由香港抵达厦门。开始其在厦门长达四十多年的宣教生涯。

打马字来厦后,在筼筜港岸边的一片因竹林茂盛而被称为“竹树脚”的地方(今开禾路口)租赁民房为布道所。1850年7月,布道所进行翻建,在民房上加盖一层。同年12月23日,正式举行礼拜,主日上、下午聚会。当年受洗有五人(含新街堂会,当时两堂同为一个堂会,直到1860年才分成两个堂会)。1855年信徒发展到百余人。由于信徒增加,教会遂于1859年10月30日,花费1300元大洋在竹树脚民房附近建筑一座正式教堂,并举行献堂典礼,教堂以所在地命名称“竹树脚礼拜堂”,现简称为“竹树堂”。

打马字、杜嘉德等西方宣教士看到中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单靠几位西方宣教士难以使福音传遍神州大地。因此,他们倡导华人教会自治,重视本土传道人的培养。1855年4月8日,竹树堂与新街堂共同选举四位长老、三位执事。1860年6月26日竹树堂长执会成立,1862年,叶汉章长老被按立为竹树堂首任华人牧师。竹树堂也因此成为中华教会自治、自养之始,在中国教会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一笔。

1883年,叶汉章牧师前往小溪,郑鹏程先生任竹树堂会第二任牧师。次年,竹树堂兴办救世医院厦门分院。1909年6月2日 郑鹏程牧师归天家。由林温人先生任竹树堂会第三任牧师。1915年,堂会建立幼稚园和蒙学堂。1930年,吴景星先生任竹树堂会第四任牧师。1934年,由蔡志澄先生任竹树堂会第五任牧师。他开办民众夜校和勉励会,培养青年信徒读圣经,吟圣诗,学习文化,并创办堂会报刊《竹音》。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鹭岛被日军占领。不少信徒逃往鼓浪屿或外地避难,使参加礼拜人数减少。杨怀德先生任竹树堂会第六任牧师。1940年,陈清洁先生接任杨成为竹树堂第七任牧师。1943年,林仪先生任竹树堂会第八任牧师。1945年9月日本投降,厦门光复。大部分信徒回到厦门,教会礼拜人数大增。教会聘请原英华中学校长沈省愚先生担任传道,其妻邵友文女士负责青年及慕道者众的牧养工作。次年,沈省愚离任,前往龙岩。郑锡爵先生任竹树堂会第十任牧师。是时教会信徒达600人。

49年后,竹树堂加入三自。 1958年厦门教堂实施联合礼拜,将一些小教堂并入大教堂。厦门开元区关隘内堂会、溪岸堂会、深田内堂会合并入竹树堂会。此时竹树堂的牧师为严天佑。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竹树堂和其他教堂一样难逃厄运,被迫关闭。

1979年,国家落实宗教政策,一些被关闭的教堂重新开放。1981年12月20日,竹树堂恢复聚会。据竹树堂史料称“是日信徒数百人,悲喜交集,感恩流泪。”在神的保守下,1983年,教会各项工作逐步恢复,教会动工翻修教堂,找回被拆走的大钟,有无名氏奉献偿还维修欠款,福音兴旺,归主人数增加至400多人,圣歌团人数增加至60人,信徒达1000多人。并设立勉励会、祈祷会、圣歌团练唱。厦门市基督教两会任命严天佑牧师为竹树堂会正。

竹树堂历来重视宣教工作,在其建立初期,就派出福音使者前往平和、安海、龙海等闽南地区传扬基督的救恩,带领不少闽南乡亲归向主。值得一提的是,1860年,当时在竹树堂牧会的英国牧师杜嘉德前往台湾访问,发现台湾文化与闽南地区血脉相连,认为可以将教务拓展到台湾。他多次写信给差会,要求派宣教士到台湾。在他的呼吁下,英国长老会派马雅各、李庥等宣教士入台宣教,使台湾熄灭了200多年的福音之火得以重燃,并从此扎根于宝岛。1872年,叶汉章牧师前往台湾宣教,广受好评。进入21世纪,竹树堂遵循主耶稣将福音传到地极的大使命,发扬热心宣教的优良传统。弟兄姐妹们积极地在生活、工作中向家人、同事、朋友传福音,在圣灵感动下,主不断将得救的人数加增给竹树堂。教会还组织外宣组多次到林墩等地传福音,领人归主。

160年来,信徒不仅热心福音事工,更在社会上做光做盐,积极参与厦门社会的各项工作,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打马字牧师的妻女兴办女学(毓德女学、田尾妇女学堂等)、废止缠足,使不少妇女击碎封建枷锁,得以自由,促进了厦门妇女的解放。郁约翰医生在鼓浪屿建立厦门最早的西医医院救世医院,解除了很多病患的痛苦。陈金芳执事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投身于厦门的革命运动。近年来,竹树堂成立“主爱基金会”,并多次为灾区捐款,为社会福利事业做出贡献。

1859年以来,竹树堂先后存在三座礼拜堂。第一座兴建于1859年。1903年,因教堂附近民房失火殃及教堂,教堂在火灾中被烧毁。次年12月,由美国友人与信徒奉献,重新建堂,建筑费用7000元大洋,建起第二座教堂。现有建筑为第三座教堂,她于1935年重修,所属面积为 2751 平方米,教堂面积为 391.5 平方米。由毕业于美国工程学院的本堂长执子弟设计,同时由国外买来钟楼大钟。据专家介绍,竹树堂建筑风格接近于哥特式。教堂结构处理上则是对西方的先进结构材料加以折衷,融化在闽南建筑风格中:其屋顶结构未采用西方传统教堂的尖拱式扶壁技术,而采用木构三角鏑。

蒙主的引导与祝福,现在竹树堂各项事工日渐完善,教会日渐兴旺。现堂会有教牧四名,长老执事二十四人,在册信徒近5000人,并设有内部刊物《葡萄园》。

地址:厦门开禾路129(361001)

电话:0592- 2980222,29873812987382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