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2014首届中国健康产业公益创新“奇璞奖”得主揭晓,为四川泸州福音医院,这是国内第一家重建的教会医院,创院至今已有百年。
据医学产业新锐媒体《医谷》报道,2014首届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年度峰会的召开,从侧面见证了2014年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 Platform)(CHIP),是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发起,旨在连接实业、投资、学术、政府,提升健康产业和政府决策的创新价值。
“奇璞奖”针对全国所有医疗健康类的产业,设计了8个奖项。获得公益创新奇璞奖的四川泸州福音医院有很多奇特之处,如医院投资方不分红,董事会成员无工资等,这保证了医院利润除日常开支外均用于贫困患者救助,从医院运行组织结构上保证了教会慈善办医的目的。
主办方称,对于福音医院获得此奖,他们希望宗教慈善办医院能够为我国的多元化办医带来一个有益补充,“福音医院的实践为探索多元化办医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主办方说。
四川泸州福音医院,其前身是为基督教会美道会加拿大传教士于1911年在泸州开办的临时药房,之后这位传教士将这一药房改建成为福音诊所。此后两年,在当地信徒的共同努力之下,1913年,来华传教士们将此福音诊所建成了泸州地区第一所西医医院,即泸州福音医院。
据史料记载,当年外国传教士在华,主要借助医疗和教育进行传教活动,福音医院旁边就修建有一所教堂供信徒礼拜之用。
泸州福音医院在中国首次被世人知晓乃是在护国战争期间,该院为当时战乱之中的士兵和平民提供了许多便利,特别是借助西医疗法在外科骨科上彰显出来的优势,当时的福音医院成了当地患者最美的“福音”。
“所有的病人,从乞丐小男孩到当地高官,都对福音医院表现出友善和敬佩的态度。”这是当年出任泸州福音医院院长的加拿大人I. E. Revelle在其回忆录中的记载。
1939年10月,抗日战争期间,泸州福音医院惨遭日军轰炸被毁。1945年得以重建,之后的福音医院被更名为基督教泸州仁济医院,医院规模有所缩小。1951年,基督教泸州仁济医院被人民政府接管,并入当地公立医院,暂时结束了福音医院济世救人之使命。
直到2000年,在泸州当地基督教会的努力之下,教会医疗计划才得以重新启动,一批热心的医生、护士逐步投入到福音诊所的工作之中,并最终建成为当地社区的一个卫生站。
2008年,在汶川地震赈灾过程中,香港医疗关怀有限公司与泸州基督教会赈灾对偶然相遇,在赈灾行程中特意加了来到泸州这一站,这次巧遇促成了泸州福音医院的复活,当时,在国务院相关文件鼓励社会团体和民营机构建立非营利性医院,泸州基督教会已经拿到了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医院设置许可书,但苦于没有足够资金启动重建计划。
了解到了泸州福音医院厚重的历史沉积,香港医疗关怀公司联合泸州基督教会,同时加上南京爱德基金,美国福音信义会,福建花典堂团契的捐款及泸州基督教会信徒们的自筹资金,福音医院得以第三次重建,2011年,沉睡了60年的泸州福音医院终于得以复活,并定名为泸州基督教会福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