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外媒:只谈言论自由忽略宗教信仰或将导致《查理周刊》悲剧重演

位于法国巴黎的讽刺漫画《查理周刊》总部遇袭事件引来国际社会的一致探讨,在人群通过游行和讨论捍卫言论自由而严厉谴责极端恐怖主义的同时,也有声音提醒,若把宗教信仰搁置一旁,只谈如何捍卫言论自由的话,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大门依然关闭,而查理的悲剧或将重演。

BBC中文网在12日一篇文章中指出:“经过西方舆论的嫁接,在这次恐怖袭击案中,言论自由与极端恐怖主义成为了直接冲突的对立面,而宗教信仰的问题却被隐藏了起来”。报道提醒义愤填膺的人们,无论是凶杀者在开枪时所高喊的“你们侮辱了先知,要付出代价”,还是《查理周刊》与穆斯林以前的过结,都无法让人心安理得地把宗教信仰因素从本事件中剔除。

《查理杂志》创刊于1969年,是一份带有很强左翼及反宗教色彩的刊物,发行量6万份,很有影响力。《查理周刊》尤其喜欢用漫画形式反映宗教与政治话题,对各种宗教与政治人物极尽揶揄讽刺之能事,其中包括“修女手淫及教宗使用安全套”,还有穆罕默德摆出情色的姿势。《纽约时报》经过认真研读后,认为有些内容已经不是“讽刺”,而是“侮辱”。

这篇报道中指出,西方一直持有一种“我能接受自己的神被漫画讽刺,你也无道理不接受你的神被同样讽刺”的想法。于是,现在的舆论情势把宗教信仰放在了一旁,只谈如何坚持捍卫言论自由,恰恰会助长这种想法。要证明言论自由没有被吓倒,意味着西方主流社会还会有下一个《查理周刊》,还会继续讽刺伊斯兰宗教信仰。这种姿态,仍然是关闭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大门,无助于防止悲剧重演。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1日报道,自袭击事件发生后,法国举国上下一片人心惶惶,这也令国内约500万伊斯兰教徒深感不安。据悉自袭击案发生至今,科西嘉城镇有不少伊斯兰教堂遭到枪击和恶意涂鸦破坏。巴黎大伊斯兰教堂教士达利贝布克尔(Dalil Boubakeur)强烈斥责恐怖分子的严重暴行,指他们的野蛮行径令法国伊斯兰教社群面对前所未有的威胁。

新西兰STUFF网站称,实际上,欧洲反穆斯林移民的情绪近年一直在扩散:比如欧洲多国严禁妇女戴蒙面头巾或在学校餐厅派发清真食品。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可能会使欧洲日益增加的穆斯林人口与本土人口之间的敌意进一步加深。报道称,这使发生在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和利比亚的暴力威胁离他们更近了,“将欧洲的冲突温度提高到了一个危险的水平。”

对于此事,知名学者魏德东以《我是查理?我不是查理?——巴黎袭击案的宗教社会学解析》为题撰文呼吁彼此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俗、有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禁忌,只要他们没有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就要予以尊重。“如果我们不能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反而专门以不尊重对待之,那么人类如何能和平共处?欧洲真的需要通过驱赶穆斯林才能赢得平和的生活吗?”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