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5·12国际护士节 那些不应被遗忘的基督徒护士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也是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的生日。南丁格尔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国际护士节就是为了纪念她而设立。在我国,也有不少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基督徒护士。

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于1820年5月12日生于一个英国上流社会家庭,从小就在父母的影响下信仰基督教,16岁时就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17岁时则得到神的呼召要去照顾贫穷的人群。她在日记中写道:“成为护士是神对我的呼召,照顾病人是我天父的事业……神呼召我带着强烈的信仰,在穷人中间努力工作,我以成为穷人的仆人为荣。”

在1854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挑选了38名妇女,作为护士赴前线参加伤病员护理工作,并对战争中士兵的死因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大多数士兵死亡是因为救治不及时而导致的细菌感染造成的。随后,南丁格尔向政府提议,在前线建立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很短时间内使战地医院面貌一新,士兵的死亡率也迅速从50%降至2.2%。

1859年,南丁格尔所写的《护士札记》出版,这被认为是最早的护理学经典著作。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推动了西欧以及世界各国的护理工作和护理教育的发展。南丁格尔对当时和后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所能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制度、国民义务教育制度等,都有她的一份贡献。1907年,英国国王授予南丁格尔最高勋章,并在伦敦建立南丁格尔纪念馆。当年,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设立南丁格尔奖。此外,英国政府为纪念南丁格尔的贡献,还在10英镑纸币背面印上她的肖像。

南丁格尔选择护士这个职业是有着坚固的信仰依据的。事实上,在她看来,护理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从上帝而来的呼召。她认为,耶稣基督才是护理职业的创造者,人的生老病死必须以神的法则来看待。她相信“人的身子是神的殿”,不力是刻画在人心、修砌在人身的工作。她指出一名优秀的护士要拥有三个动机:一是天生喜欢照顾别人的“天然动机”;二是愿意把事情做好,也愿意不断再教育的“专业动机”;三是为神而不为成功的“基督信仰动机”。

南丁格尔于1910年8月13日逝世,享年90岁,终生未婚。她年轻时曾谈过一场恋爱,对象是自己的表兄,曾一度发展到谈婚论嫁的程度。不过,因为是表兄妹的关系,他们的恋爱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坚决反对;于是,这对恋人选择了顺从,并誓言要终身奉献于人类的公益事业。后来,南丁格尔的表兄前往靠近北极的加拿大严寒地区,向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传福音;而南丁格尔南则献身在护士的职业上,把爱情化为更加深入的情感,一生恪守诺言,走在服侍上帝和病人的道路上。

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林巧稚

在南丁格尔80岁高龄的某一天,我国福建省鼓浪屿一对基督徒夫妇生下了一个女婴。这个女婴长大后成为我国著名的医学家,一生亲自为5万多名婴儿接生。她就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林巧稚女士。

林巧稚出生于1901年,5岁丧母,1914年受洗,正式加入基督教。1921年考入位于北京的协和医学堂,1929年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后于1940年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并于1959年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林巧稚名义上虽然不是护士,但是一直做着护士的工作,在她那里并没有严格的“医”“护”之分。《新华网》一篇报道称,“一次次,她如护士和母亲般攥住产妇在惊恐和痛苦中狂抓的手,传递给她们温情、力量和信心。”

与南丁格尔相同,林巧稚走上行医的道路也与她的基督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她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之中,5岁时所读的幼稚园也是由英国长老会所开办,10岁进入厦门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后就遇到了一位基督徒老师玛丽·卡琳,开始认识到基督徒可以用一些平凡的琐事荣耀神。

高中毕业后,林巧稚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希望自己能像使徒保罗的同工路加那样,一面传福音拯救人的灵魂,一面医病救人,解除人肉体上的痛苦。多年后,在培训护士时她还说:“当你怀着基督的爱去做这些事,就不会觉得每天的工作琐碎、无聊、没出息了。”1980年,她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一名医生,经历了太多的生死。我不怕死,《圣经》上说:‘我必往祂那里去'”

林巧稚与南丁格尔另一个相同之处在于,二人都是终生未婚,并将一生奉献给了他人。林巧稚考上协和医学院时已近20岁,在那个年代这个年龄的女子大多已经结婚。毕业后她留校任职,聘书中却规定“……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因着对医护事业的热诚,她将自己的一生都放在了妇产工作上。据说,她在床头放了一部电话,因此医院若有需要,即使是晚上也可以随时找到她。她还说:“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于北京安息主怀。在遗嘱里,她把自己的全部遗产捐赠给北京的幼儿园和托儿所。在其六十年的医务生涯中,林巧稚除了做研究和带学生外,还亲自接生了五万多位婴儿。 很多父母以 “林”字给孩子命名,例如“念林”、“爱林”、“敬林”、和“仰林”等等,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中国共产党第一所护校创办者傅连暲

“在闽西,他帮助红军战胜了最大的威胁——天花。长征过雪山,他想出吃辣椒御寒的方法,又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国防大学图书馆主任马祥林在《傅连暲 曾经是位基督徒》一文中将傅连暲称为“红军华佗”。这篇文章发表在2001年6月4日的《北京青年报》 之上(原文)。

傅连暲是中央红色护士学校校长兼教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务学校,于1931年底在福建汀州,傅连暲的故乡成立。随后,傅连暲还参加了红军长征,并负责中央的保健工作,在军中有“红色华佗”的美誉。途中药品用完后,他便利用基督徒的特殊身份,在沿途的教堂中找药,解了燃眉之急。

傅联暲于1894年生于福建省长汀县,父母皆为基督徒,因此他一出生就接受了洗礼。后来,傅联暲在汀州福音医院内科医师英国人希布莱尔的帮助下读完中学,并考入亚盛顿医科学院。1918年,年仅22岁的他成为汀州红十字会主任医生,从1920年起又在医校任教并开办诊所。1925年“五卅运动”后,福音医院外籍医生撤走,傅连暲当了院长。

傅连暲担任福音医院院长期间,曾医治过许多红军高级将领,掩护并收治过大量红军伤病员,也曾得到毛泽东和朱德的赞赏。后来,这所医院迁至革命根据地瑞金,并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为此,傅连暲雇了150个挑夫,挑了半个月,把整个福音医院从长汀一直挑到瑞金叶坪杨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医院(原文)。

傅连暲曾长期担任中央领导的医疗保健工作和医疗卫生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为解放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惜在文革中遭到残酷迫害,于1968年死于狱中,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不过,晚年的傅连暲已很难看出是否仍信仰基督教,惟有现今位于长汀的傅连暲展览馆中,还遗留有四个字迹斑驳的篆书,写的是“真理生命”,诉说着他年轻时的基督教信仰。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