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基督教两会举办全省“基督教中国化”讲座 单渭祥牧师受邀分享

作者: 何夕
来源:福音时报
2016-11-29 11:11:25
分享与播放
单渭祥牧师(图:福音时报)

11月23日——24日,江西省基督教三自八届、协会六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江西圣经学校基督教恩典堂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基督教牧师、副牧师齐聚一堂,藉着此次会议,江西省基督教同时开办了全省各地两会负责人爱国主义学习班、江西省基督教牧师教师培训班、慈善公益讲座、江西省基督教中国化讲道交流会多个培训活动。

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单渭祥牧师受邀出席本次会议,并于当天下午以 “基督教中国化:既济与未济”为题,从“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些质疑声音”、“基督教中国化已经在路上”、“为何重提基督教中国化”、“实现基督教中国化的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单渭祥牧师指出,中国化不仅是基督教面临的问题,也是佛教、道教等其他宗教面临的问题,因为“中国化”这个课题不仅是地域概念,更是时代概念,强调当今时代的中国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多重性质。

对于教内教外对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些争议,单牧师引用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的观点指出,基督教中国化不是要同化基督教,而是要促进基督教在中国文化中成长。他指出,如果基督教不能与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就会给教会发展和传福音带来一种张力,“如果不做适当挑战,任由其与中国文化碰撞的话,我们会付出很大代价,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积极主动去调整。”

单牧师强调,基督教中国化不是改变基督教,而是让基督教在保持基本要义的同时,在方式上适应中国文化,不是“化掉”也不是“消减”,而是“适应、融合”。基督教中国化是为了解决中国基督徒的身份认同问题,让基督教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贡献,在中国社会成为一种良性的需要。

接下来,单牧师从“既济——基督教中国化已经在路上”和“未济——基督教中国化任重道远”两部分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基督教中国化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党和政府对宗教界的判断有所改变;三自爱国运动摘掉了基督教是洋教的帽子;中国教会特色管理体制——“两会”;教会开始重视春节、端午节等一些传统节日;基督教礼仪、艺术和崇拜日渐有了中国式表达;基督教文化开始逐渐被中国社会所包容和接纳等。

然而,基督教中国化仍然任重道远,对此,单牧师以四个“一”概括当前的基督教处境:“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一顶若隐若现的帽子”、“一种深重的现实忧虑”、“一个冷峻的时代拷问”。

1. 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基督教在中国历史上曾被当成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传教活动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进行,虽然传教士建了一些医院、学校,但还是给民族情感留下了伤痛。在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基督教只是外国传教地图上的一个点,只是外国“教会在中国”。

2. 一顶若隐若现的帽子。要改变人们的“洋教”观感不容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正如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徐以骅,“虽然在教会主权和归属等政治和组织机构问题上,我们已经摘掉了‘洋教’的帽子。但在教义教规、神学思想上,这项帽子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3. 一种深重的现实忧虑——基督教面临的现实挑战。有一些海外敌对势力利用基督教进行渗透,干扰中国的政治稳定,这个对基督教的发展有极坏的干扰。

4. 一个冷峻的时代拷问——基督教能起的社会作用究竟是什么?基督教能给中国社会带来正能量还是负能量?这也是当今中国基督教所有牧者同工需要思考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南昌大学历史学教授邹锦良为大家介绍了江西丰富的“江右”文化,以“七个一流”——一流的区位、一流的历史、一流的山水、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教育、一流的著作、一流的风气对该地的文化进行了解读,江西省基督教两会希望透过这次讲座,帮助教牧同工更加了解江西,使基督教更好的扎根于江西文化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