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但也不能避免去接触新的人,比如选了一门课,组了一个队,就认识了新的partner,大家都不是特别熟悉,只是工作学习上有些交集。在课程结束之后,大家之间的联结就随之断裂,渐渐就变成了彼此的“点赞之交”。对基督徒来说也是如此,主日去教会做礼拜,或者参加团契活动,看到身边陌生的脸庞,寒暄几句便会添加微信,或许下次再来就见不到这个人了。校园那么小都很难遇见,何况这么大的城市呢?终究只是存在于微信列表中,活跃在朋友圈里,不过也能勉强算作保持联系。
有的人会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有的人只会选择性地分享一些重大的事情,还有的人通过一些歌曲,书籍上摘取的一段文字来表达内心感受。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的人,朋友圈画风迥异。学生党大多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其中的小恩典,工作党大部分就是在转发一些公众号的信仰文章。 即便不在身边,通过朋友圈分享的内容,也能大致了解对方目前的状况,颇有“见字如面”之感。但是,由于现实中很少接触,人们也会不自主地通过这些经过润色的分享内容,想当然地推测对方的性格、生活状况或是信仰状态。
前段时间我去做了个纹身,凡是“第一次”就总有纪念意义,所以不爱发朋友圈的我也激动之下发了张照片。然后事情的发展就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有人在评论中问我“基督徒不是不能纹身吗?”额…我忽然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真的最害怕什么都要与信仰挂钩。如果说“能纹”,人们会不会有误解,觉得基督徒是普通人一样可以去“左青龙,右白虎”;要是直接说“不能纹”,那我这样的行为不是自找非议吗?我是不是应该长片大论一番?可是他们也不愿意认真听我解释,反而觉得我在为自己开脱。这一次,我除了明白了保罗说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这一道理,也实在体会到朋友圈的影响力。
若是普通人,那朋友圈发些什么都无所谓,可是基督徒的身份,就让朋友圈变得有些微妙了。转发一条公众号的信仰文章,基督徒之间都可能因为观点不同而关系破裂,朋友圈中没有信仰的普通朋友,也会更客观地看待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基督教的看法。如果分享的经文充满治愈,或许某个心灵受伤的普通人就得到了安慰,愿意来主动了解看《圣经》,去了解基督教。所以,对于基督徒来说,朋友圈中的每一条内容,都要经过思索后再决定是否要发,考虑清楚这件自己认为“可行的事”是否对他人“有益处”。
朋友圈,虽然看似对基督徒有所限制,其实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来为基督作见证。见证,就是耶稣基督在个人生命中做主的证据。作见证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需要圣经专家,或者读过神学、具备完全的神学装备的人才能做,只要自己亲身经历过神的存在,感受到神的恩典,就可以为主作见证。每个因着神的带领来到教会,做主的门徒的人,都有资格成为主的见证人。
就如约翰福音9章25节中记载,有一个瞎眼的人,主耶稣的医治后得以重见光明,面对法利赛人的质问,他回答说“他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之后,在公众场合将这样的见证传扬给更多的人。去讲述圣经的教导有些,但只是去叙述耶稣为他做了什么,这一点都不难。主耶稣希望他所医治的人,可以去为他做见证,哪怕对圣经不是很了解,也能去讲述自己故事。像路加福音8章39节中被鬼附的人的做法一样,耶稣打发他“你回家去,传说神为你做了何等大的事。”这人就去,按照主的吩咐,满城里传扬耶稣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人们讲究“用事实说话”,能真正吸引他人的是自己生命上实实在在发生的改变。如果自己在归入基督后,性格变温柔,行为变得端正,身边的人是可以感觉出来的。这样,自己去为主作见证,别人也会被吸引。同时,作见证人要追求过圣洁的生活,使见证更有说服力。
圣经中记载,无论是彼得、约翰或其余的门徒,他们蒙主差遣,第一件事就是为耶稣作见证。当主耶稣复活升天之后,祂给门徒的一道使命就是“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门徒应该逐步扩大自己的传道范围,明白哪里是自己的耶路撒冷,哪里又是地极。有了朋友圈,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确定自己作见证的对象,那就是所有亲朋好友,包括祷告关怀的对象、同学、朋友、甚至老师。对于职场中的人,那可能就是同事、上司、合作伙伴、以及邻舍。可以通过一条朋友圈,同时向许多人作主的见证,不必挨家挨户一个一个地去传道,何乐而不为?
至于如何在朋友圈分享见证,秀主的恩典呢? 这这这….谁还不会发朋友圈呢?!挑选照片,准备故事,撰写见证。信主前的生活怎样,信主的过程,信主之后的生活——身体心灵得医治,人际关系得恢复,性格转变,生活习惯转变,人生观价值观的更新,人生意义的获得等。其中也要注意,一是不要集中描述信主前的事情,免得读者产生不信主生活也不错的错觉;二是不要讲太多自己的事情。听众没有把焦点放在耶稣那里,而集中在自己的故事上。三是不要太过严肃地推销基督教,让人产生“安利”厌恶的感觉;四是避免使用基督教的术语。“圣灵、重生、信上帝进天堂、不信下地狱”这些话语,会让对基督教一无所知的人不理解,甚至产生误会;五是避免批评其他宗教。
在朋友圈作见证,也是分享恩典的行为,就和我们平时有了好消息要与人分享一样。去哪里玩,吃到了什么好吃的,遇到什么有趣的人,我们都会忍不住在朋友圈与亲故们分享。在我们经历了什么恩典之后,或大或小,都会难以抑制激动之情,此时分享于朋友圈,就是自己对上帝感情的自然流露。此外,将神的恩典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之后如果感到疲惫,时常翻出来看看,也会重获力量。感动被保存下来,想一次激动一次,有助于保持与神的关系。
(本文作者系北京一名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