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神学院副院长蒿志强牧师于11月3日下午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教会面向教牧人员做了题为《试论作为基督教中国化途径之教会体制建构与神学思想》的讲座。
乌拉特前旗教会于11月3-5日举办新堂落成庆典,在乌拉特前旗长大的蒿志强牧师受邀参加庆典并做了本次讲座。在讲座中,他分享了基督教中国化的定义、主体以及两个途径。
基督教中国化的定义
“什么是基督教中国化?”蒿牧师问:是教堂建的像庙堂?是唱小调的赞美诗?是扔掉西装,穿长袍马褂?还是长者去世时依民俗办理丧事?
蒿牧师指出中国基督教两会在2015年9月纪念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会议上给出的定义:中国教会以圣经为依据,持守基本信仰,继承大公教会和宗教改革的传统,在信仰和社会实践中扎根中国文化的沃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的处境中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办好教会,积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蒿牧师着重解释了“继承大公教会和宗教改革的传统”。大公教会,是从初代耶路撒冷教会开始,已有2000多年历史。蒿牧师指出:“我们新教最大的毛病是切头切尾,头要,尾要,中间不要。”要教会初期500年的历史,比如《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亚他那修信经》,要宗教改革后500年的历史,忽略中世纪1000年的历史。中国基督教两会给出的定义表示接受大公教会绵绵不断的历史。
基督教中国化的主体
基督教中国化的主体是政府,学者,还是教会?蒿牧师认为,是教会。他引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唐晓峰的观点进行说明:“基督教中国化最直接的实施者和受益者是基督徒和基督徒的组织、团体。基督教中国化是信仰者主体自觉进行的,而且是从古到今的一个努力过程。”
唐晓峰认为,一种宗教在新的社会文化中立足、生存、发展,必须逐步完成他的经典和教义、教理上的文化解释工作,以至于适应本土的文化脉络;还必须适应新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法律等体制建构,以保证作为社会团体在该格局中的正当运作。
结合唐晓峰的观点,蒿牧师分享了基督教中国化的两个途径:教会体制建构和神学思想建设。
基督教中国化途径之教会体制建构
蒿牧师讲到,中国基督教会目前合法登记、注册的体制是基督教“两会”和堂会,“基督徒应当对这个体制自信,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个体制会是什么景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有60多年历史,中国基督教协会才有30多年历史,如此年轻的基督教两会不完美岂不是正常吗?耶稣升天时将教会托付给不完美的12使徒,难道今天的基督徒必须要‘两会’完美吗?”
蒿牧师引用丁光训主教的话说,“基督教两会是中国教会的脚手架,当有一天中国教会建设的令神心满意足,脚手架才算完成任务。脚手架是为建筑物而存在,基督教两会则是为建设教会而存在。”
蒿牧师列举了基督教两会三方面的功能: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功能,为信众反映诉求,为信众谋福利;与信徒之间的宗教功能,牧养栽培;与大众的社会功能,基督徒不能孤芳自赏,要跟社会打交道,得到见证。
结合2016年4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蒿牧师认为,政府加强了基督教两会体制的作用。
基督教中国化途径之神学思想建设
蒿牧师从基督教中国化的任务、内涵、现实意义、措施四个方面展开了分享。
一、基督教中国化三个任务:
1. 基督的福音融入中国文化。道成肉身,不仅是耶稣成为人的那件事,还是基督的福音在不同的文化,让本地人能够接受;
2. 努力培养苗圃、花园,使多元的基督教思想得到成长,发展;
3. 用中国文化来思考神学。基督教在西方已形成整全的思想,中国文化处境中的中国神学体系还没有形成。
二、基督教中国化四个内涵:
1. 立足于正确的圣经观,对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难题,要从整本圣经找原则;
2. 继承教会的信仰传统;
3. 以中国教会独立自主办教为出发点;
4. 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
三、基督教中国化四个现实意义:
1. 教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思想决定发展方向;
2. 教会发展新阶段的内涵;
3. 抵制渗透和异端邪教;
4. 跟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基督教中国化三大措施:
1)、原则
1. 坚持基本信仰不改变;
2. 把握导向与自由讨论;
3. 避免派别和论断之争;
4. 开阔视野,彼此尊重。
2)、命题
1. 从教会工作的实践中捕捉,比如,基督徒丧礼怎么办?基督徒可否与非基督徒结婚?
2. 有的放矢,重点突出,要选择重要的话题。
3. 理论结合实践经验,拿关怀信徒来说,提升到理论就是教牧辅导。
4. 和谐教会与和谐社会。
3)、步骤
1. 多种形式,讲座、研讨会、专题讨论等均可以;
2. 教牧为主,义工普及,转化成果,引导信徒;
3. 持之以恒,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来完成。
蒿志强牧师最后总结,希望中国教会在中国当下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背景下寻求发展之路,各地教会百花齐放,得众民的喜爱,上帝得荣耀,得救的人天天加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