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云南一传道谈少数民族教会的真正需要

作者: 子昕
来源:福音时报
2017-11-21 14:21:09
分享与播放

少数民族信徒信仰虔诚、单纯,这是很多人对于云南教会的印象,但传道人穷、信徒穷,这样的声音也让不少有爱心的基督徒努力想去帮助那里的教会。

日前,笔者用半个月的时间走访了云南的一些基督教培训班和教会,只想更多地反映当地教会特色、了解教会需要。其中,一位在云南教会服侍七年多、专注于培养少数民族教会工人的传道告诉笔者,他很关注神学毕业生离开培训班三年内的服侍动向和生活状况。并且,他认为,要想真正帮助少数民族教会,只是金钱上的扶持是不够的,需要走近他们,才知道他们真正的缺乏。

这位传道做的是培养工人的服侍,一直跟云南一些基层教会有联系,他们会从少数民族教会里,通过教会的推荐,寻找一些对教会比较有负担、自身也有潜质和能力的年轻信徒来进行栽培,在两年的时间里教导他们神学课程、文化课程和音乐课程。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教会的信徒能歌善舞,学乐器很快,在敬拜赞美方面很有天赋。因此,在培养这些年轻人的过程中,因为招的人不多,就可以留意每个孩子的恩赐和学习能力,并做出判断,在他们毕业时建议他们去努力的方向,有的会被推荐到云南神学院等地进行神学方面的装备;有的会专门去学音乐,发展赞美的天赋。在具备了一定的服侍能力之后,这些年轻人才会被推荐到基层教会,做专门的事工。

这位传道人也深知做圣工的辛苦,了解目前不少基层教会传道人的处境,即不少传道人需要一边服侍教会一边维持生计,只是以义工的身份来服侍教会。神学生刚毕业,或许当初是带着单纯的心读了神学,很想为主做工,但是刚进入教会,难免会发现现状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传道人要面临如何根据教会需要来牧养信徒的压力,还要考虑如何赚钱养家,尤其是当一些传道人要成家立室,面临的挑战就更大了。

而这位传道人认为,刚毕业的神学生在两三年之内是波动很大的,他们要适应教会环境,还要想办法自立,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难免会觉得孤独无助,这和每一个刚从大学毕业、要进入职场的学生是一样的。因此,他们认为,并且也这样实践着,就是在神学生毕业之后的一定时间内关注他们的服侍方向和生活,给予一定的金钱支持,尤其是属灵上的引导,好让他们能平稳地过渡,解决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的传道人流失问题。

他还和笔者谈到了云南一些基层教会所面临的问题,在走访和培养传道人的这几年中,他发现,云南大部分的基层教会都没有在生活上要支持传道人的意识,这在教会内形成了恶性循环。即服侍教会的牧者对属灵生命和圣经的话语认识不够,在讲道的时候不能把神的道完整地教导给信徒,使信徒不了解信仰也缺乏奉献意识,这不仅阻碍了教会的发展,也导致传道人自身在服侍上热情不足,又不能拿工资来专职侍奉,结果让神的教会受亏损。

“不能把教会信徒没有热心、牧人贫穷、教会荒凉的责任推给信徒,牧者需要先改变,这和他们的引导与牧养有关,”这位传道人说。他解释道,一些传道人没有具体学习过神学或者受过属灵造就,很难牧养信徒,教会的奉献和宣教意识也很淡薄。“要解决‘穷传道’的问题,需要回到圣经里去教导信徒,使他们能很好地奉献,这样传道人也能全职事奉,促进教会发展。”

此外,他还谈到了一些现象。就是很多有爱心的教会和信徒,在了解云南教会状况之后,会提供很多帮助,尤其是金钱方面的。比如,有些基督徒商人就在支持云南的一些传道人,但只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一个月给600-800,让他们不会因为基本的吃饭问题而影响服侍。

但在这个过程中,金钱也成为了一些人的绊脚石。比如,有的传道人因为得到了帮助,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努力侍奉,改变教会状况而变得自立。也有人拿着奉献的生活费去做了别的事情,而不是用在侍奉上,这让不少提供帮助的信徒觉得,帮助并不是都能产生意义和价值,反而让人受到了试探。

因此,这位传道人建议,真心想帮助云南基层教会的人,可以花点时间,亲自到不同地方的教会去走走、看看,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他举例,自己带的一些少数民族学生,有的不知道冰箱怎么用,个别人会把苹果放在冷冻层而不是保鲜层;有的不知道该如何花钱,不知道如何注意个人卫生。他说,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用金钱能解决的。

他也曾做过扶贫的工作,但发现这不能解决教会问题,反而会让他们对于提供帮助的人有错误的期待,有些教会,希望得到的不再是属灵上的帮助,只是经济上的扶持,这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一些想提供帮助的人,没有事工能力,就以提供金钱的方式来帮助建堂,这在某些方面是好的,但同时也会给一些基层教会带来挑战。“真正的问题不是金钱缺乏造成的,而是属灵上的问题。”他告诉笔者。比如,他看到一些现象,即在少数民族教会中,有的信徒会奉献很多,追求教堂的建设和内部装修,但实际上教会很荒凉、有纷争,信徒的属灵生命也很弱,他就觉得,为何非要追求建造华丽的圣殿呢?“破烂的房子,如果教会复兴的话,也是真正蒙受祝福的。”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福音,多数是由传教士带进来的,信仰改变了傈僳族、景颇族、苗族和彝族等人的面貌,在价值观、生活、文化等各方面都对他们有积极影响。但同时,现在很多年轻信徒的信仰都是传承式的,因为爷爷奶奶或者父母有信仰,而带领他们到了教会,可他们真的明白信仰吗?当社会环境改变,他们能走出偏僻的村庄、进入城市,还能保守信仰吗?当他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这些外在的东西会冲击他们的信仰吗?这些都应予以关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