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与孔子:从基督教入华历史谈基督教中国化的必要性——读《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
作 者:顾卫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
一、全书概述
本书共十二章,全书共47万字。非常详细的记载了基督教入华的历史,从使徒圣多马入华的传说,到唐朝的景教,元朝的也里克温教,明末清初的天主教入华以及近代以来新教的大规模输入。描述了古代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盛况,也分析了它衰灭的原因。记录了耶稣会士一度成功的传教事业,和礼仪之争后教廷与清廷的对峙,导致传教的衰落。直至近代,伴随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基督教在坚船利炮的掩护下,传教事业日益扩大,同时产生了波澜迭起的教案。以及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基督教的表现。指出了富有时代性基督教中国化的命题,为当今基督教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
二、传教士面临的难题
基督教自唐朝景教入华以来,历经元朝的也里可温教,明清之际的天主教,近代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的大规模输入四个阶段。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工业革命下加快了开放市场与殖民侵略步伐的同时,古老的中国却愈发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伴随着基督教的入华,以基督教信仰为摇篮的西方文明,能否成功融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成了远道而来的传教士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坚船利炮和不平等条约的掩护下,传教士创立学堂、兴办报刊、设立学会,组织各类慈善事业,建立医院推广卫生常识,同时深入参与中国内政,所作的早已越过了教堂的围墙。与商品相比,十字架流传的更远,深入中国的腹地与边陲荒漠,成为一个与显著的与官方意识形态对立的异教标志。
西方的商品输入在损害了以小农手工坊为基础的下层民众的利益的同时,其宣扬人人平等的基督教思想也被作为坚守三纲五常的传统社会中坚力量的官绅阶级所痛恨,加上广大民众对讳莫如深的教堂的猜疑和误会,最终引发了波澜迭起的教案。这都表明了两种文明交汇时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引发了古老与现代、专制与民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历史阵痛。其结果不仅有由拜上帝教演变而来跨越十四年之久占据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运动,将成千上万的小农变成了天国里的老兄弟与新兄弟,也有崇尚“多了一个基督徒,少了一个中国人”盲目排外的义和团运动,使众多的教士与教民成了被残忍杀害的大毛子与二毛子。面对这些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教会内部与中国的精英阶级,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两种文明的差异与冲突?
三、传教事业的兴起与衰落
无论是唐朝的聂斯托利派入华,或是元朝的天主教首次入华,采取的策略无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传教的对象是皇亲国戚,举人仕族。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教士获得上层统治者唐太宗肃宗的好感时,便出现“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复兴情形,教士们也获“赐天香,颁御馔”的荣宠;元朝的传教士孟高维诺获得在大都建教堂的权利,得以在京城付洗几千人,包括部分王室成员。但同时因着过度依附于政治,其本身的命运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政权更替而改变,因着唐武宗灭佛,导致了景教的衰灭。同时因着蒙古王朝的衰落,天主教在中国也几近灭迹。他们所传扬的信仰,仅仅是依附古老中国的表面,当一个王朝更替时,他们的作用也纷纷褪色。
而明清之际天主教第二次来华,以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耶稣会士首次意识到,要让作为外来意识形态的基督教在中国社会里生根发芽结果,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的文化与社会心态。于是,他们在传扬必要的基督教教义的同时,更多的是强调基督教与儒学的共同点,广交上层精英阶级,并辅之西方的科学知识以获得国人好感。当士大夫惊讶于西方的世界地图、天文历法、西洋火炮的同时,作为中国宰相的徐光启、李之藻纷纷成为了教徒,传教事业一度蒸蒸日上。而随着传教事业的深入腹地,又受到中国社会保守势力的联合打击,同时,因着传教士步入上层社会,又不可避免陷入宫廷斗争。而最致命的打击来自教会内部,各修会不同的传教方式,以及对祭孔祭祖的不同见解,上诉于罗马教廷,导致了教廷与清廷的对峙。最终使天主教为朝廷所禁止,为民间所排斥。
四、传教策略的反思——基督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而近代以来基督教的第四次入华,与前三次都不同。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轰击下,古老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从大量商品输入到法外特权,一次次不对等的战争和一项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都使传教事业蒙上了一层殖民主义侵略的色彩。在保教权的掩护下,传教士深入腹地,得着的教民达百万之巨。同时全国波澜迭起的教案表明,基督教仍未与传统社会融合,坚守儒家文化的民众对基督教的深深不满,并斥之为帝国主义侵略工具。在义和团运动中,积蓄已久的愤懑终于不可抑制的爆发出来。在大量教士与教民被屠杀之后,教会内部也开始反思自身的宣教策略、政教关系以及基督教中国化的命题。
伴随着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非基督教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教会内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一部分传教士试图将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如吴耀宗、吴雷川等等,至终倡导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一部分传教士提出基督教该与共产主义展开竞争,如乐灵生、艾迪等等;与这些社会福音派和自由派不同,另一部分传教士则强调个人属灵,反对教会陷入社会工作而舍本逐末,如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包括主张不参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基要派教会人士,如许志文、贾玉铭、倪柝声、宋尚节、王明道等等。而中国有志之士也通过培养本国教士,建立自立教会,开展本色化与合一运动,力图摆脱西方的控制。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香港建立了第一所华人自立教会——道济会堂,而后又有中国公理会,之后自立教会便在山东、京津、上海向全国有燎原之势,陆续脱离原有西方公会。而本色化运动也如火如荼,其中有敬奠瀛的耶稣家庭,倪柝声的地方教会等等。而超宗派的组织如青年会、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基督教勉励会等陆续成立,带进了不同宗派的合一运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督教要想在中国生根立基并扩展,必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传播。纵观基督教在华迅速传播的时期,无不是教会力图趋同调和与中国社会时期。从第一位踏上中国国土的耶稣会士沙勿略,到穿儒服、讲十诫,允许教民祭孔祭祀的利玛窦,到担任钦天监的汤若望,后来的南怀仁、艾略儒、闵明我、恩理格、李提摩太、林乐知、丁韪良、傅兰雅、李佳白等等,都从宣教的角度出发,主张基督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调和与融会,促进中国的近代化事业。而在新时期下,基督教想要更快的发展,需立足于当前国情,向本色化与自立教会方向努力。
六、对本书的评价和感受
本书记述之考察详细,所引文献之多,立场客观中立,文笔流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章对古代基督教衰灭的原因,以及第五章近代国人激烈排教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同时在十一章指出中国教会的自立与本色化运动,为在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徘徊的中国教会指明了方向,值得当今教会人士与决策者的思考与借鉴。并且作者在十二章《外患与内战中的教会》,表明了基督徒可以是上帝的信徒又同时是爱国人士,二者并无矛盾,亦值得当今的宗教政策借鉴。只是在十二章第三节《短暂的复兴与仓促的撤退》后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
(注:本文作者为福建一名基督徒,爱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