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回家的感觉真好――王竞电影《一年到头》观后感

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最温暖的节日,因为,它意味着团圆与团聚,意味着亲情与友情,意味着阖家欢乐,意味着喜迎新春。中国人一年到头,奔波辛苦,都是为了得到岁首年终那份家的感觉、家的温馨,所以,不管回家的道路再长再远,不管回家的历程再苦再累,也想回家,也要回家。于是,就有了一年一度的春运高潮,有了数以亿计的人奔走在路上的壮观场面……

电影《一年到头》的故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剧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是在为回家而筹划奔忙,他们回家的道路却各自有别,回家的感觉也大不相同,但回家的心愿是共同的,这就把完全不同的人联系了起来。影片并不满足于一家老少围桌吃年夜饭的小家欢乐,而想要寻求天下中国人一家人的大欢欣。这是此片立意的高远之处。影片通过情节显示出:人与人是互相关联,彼此需要的。你的缺失是他的长处,你的出现是他的福音。白老师要在春节前装修好新房,好让远在美国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回家团聚,这就让他与生活在京城的安徽装修包工头张国栋打上了交道,而他因由装修引起的心脏病发作又让他与李佳梁医生一家有了联系。影片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当一个人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不关心他人的需要时,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紧张与麻烦,他自己也不能得到好的结果。白老师原来请的装修工人只顾自己回家过年,而撂下尚未完工的房子于不顾,还借机偷材料涨工钱,最后,他们丢了这份活;有钱的房主利用狡诈不给装修工人付工钱,结果也自取其辱。当一个人真心去对待他人时,他自己的目的也就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张国栋把心脏病发作的白老师及时送医院,他的善良让他从白老师那里得到了一份装修活;李佳梁对白老师精心治疗并让他及时出院,他也得到了十分宝贵的回家车票;他果断地给一个没有亲人签字的突发心脏病人做手术,挽救了他的生命,赢得了众人的钦佩。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是想到了对方的需要,是把自己放到了对方的位置。这样,他们做出了合适的选择,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这一切诚如圣经所言:“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马太福音》7:12)“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利米书》17:10)

影片没有回避社会中的阴暗与龌龊、矛盾与冲突,而是把这些一一真实地反映了出来。脆弱而紧张的医患关系:医术精湛有口皆碑的李佳梁主任因一次手术的结果不佳就遭到病人家属的围追堵截、拳打脚踢。无处不在的贿赂与腐败:按照病人实际需要开方的医生被扣奖金,病已痊愈的人却大把大把地开药,还赖在医院不出去。医生走穴动手术拿红包,出了事情医院让出去开会了结。医药代表财大气粗送礼物,惹得主任医生也羡慕。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升学压力:李佳梁的妻子把儿子一切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都占据,连他回老家看爷爷的愿望也被剥夺,一天到晚要求他学习再学习。装修工与房屋主人猫捉老鼠游戏:诚实善良的主人被狡猾的装修工欺骗,认真敬业的装修工又被奸诈的主人耍弄。变异的亲情与友情:让表妹作了营业员还要当保姆,给亲戚朋友也买假货劣货,让防水器具变成放水设备,令张国栋功亏一篑;装修工人好心借钱给从外请来防水工,后者拿了钱却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影片真实地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生活工作辛苦劳累,每日疲于奔命,内心挣扎彷徨,没有平安。张国栋好不容易从白老师那里接了一个活,眼看大功告成,可以带女友回家过年了,可水暖器材出了问题,不但装修不能交工,而且还让白老师的心脏病第二次发作。他虽然将白老师及时送进了医院,但他的内心还是犹豫了:他会不会赖上自己?还要花多少钱是个头?要不要抽身而去?李佳梁也在对病人负责与医院创收要求、在对父亲的孝心与对妻子的顺从等种种矛盾之间挣扎,不知所从,心力交瘁。患有心脏病的白老师也要为房屋装修亲自跑上跑下,搬材送料,还要受装修工的调配与欺哄。当然,最后,编导都让他们找到了解决的方式与途径,也给了他们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张国栋坚定下来,要对白老师负责到底。最后,白老师病愈出院,与家人团聚,他也开着车带着大伙回家。李佳梁的真情感动了妻子,她回心转意,和儿子追下楼去,把已经退掉票要回来,他们一家也终于可以去看望远在家乡的老父。编导迎合了人们喜欢大团圆的愿望,而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则不一定都有这样的幸运。

影片以农民工作为正面主角出现,反映了编导的人文关怀与远见卓识。在中国电影中,反映农民工生活的不多,仅有的几部中的农民工形象大多是可怜兮兮的,是一种被忽视的存在,是一些遭摆布的人,如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中的那个快件投递员,对欺负他的那帮城市学生连还手都不敢;贾樟柯《世界》中的那个“二姑娘”为了不到200元的欠债而死,死去的时候连他的真名都没人知道,雇主用很少的一点钱就把他的父母打发了。在这部影片中,农民工丰富的情感世界得到了表现,他们有自己的忧伤与痛苦,也有自己的欢乐与盼望,他们也不缺乏幽默感与正义感。编导以“张国栋”来命名这个农民包工头也是很有深意的,他们对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国家的栋梁。著名学者资中筠说得好:“所谓社会栋梁不是指当官或者当大老板,只要认真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栋梁”(注)。片首那个镜头也饶有风味:怎么也挤不到售票窗口跟前的张国栋突然大吼一声,脱下肮脏的工装,露出崭新的结婚礼服,这时候,人们纷纷让出道路,红地毯铺到了他的脚前,列车长把如奖状一样巨大的车票交到他的手中,他昂首阔步,步入候车厅,踏上回家成亲的路……这是用超现实的形式表达的农民工心底的愿望:我们要堂堂正正地出入这座城市,我们要受到应有的礼遇。是啊!当农民工受到公正与平等对待的时候,应该就是我们社会最温暖最和谐的时候。

全剧以回家为核心来组织情节,制造悬念。三种不同人的回家之旅都一波三折,充满艰辛,而且彼此牵扯,息息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张国栋买了票又退票,白老师离了医院又进医院,都是因为自己要回家或者亲人要回家,而回家之心最切的是李佳梁。他回家要看望的已经80多岁的年迈体衰的老父亲,作为纯良孝子的他知道老人是过一天就少一天了,今年不回去明年就不一定能够见着老父亲了,可是妻子王莹的眼中心中却只有儿子的中考:一切都要为此开路,哪怕是老父亲殷殷的切盼。李佳梁处心积虑胆战心惊设计的回家之旅到最后一刻被她断然掐断了,此时,积压在李佳梁心中多年的情形情感终于爆发出来,一个成熟男人一个胸外科名医竟然当着妻子儿子的面泣不成声,泪如泉涌。影片在此把情节和情感都推向了高潮。这其实不止是一个男人的泪水、一个男人的哀恸、一个男人的无奈、一个男人的迷惘,而是无数人的泪水、哀恸、无奈与迷惘。在这样一个时代,多少人有家难回!多少人有家不能回!多少人有家不顾家!多少人有家不想家!多少人家已经不像家!多少人已经没有了家!多少人不知道那永远的家!也找不到那回家的路……

是啊,老父亲在家中准备了丰盛的筵席,等待他的儿女回去团聚享用。可是这场人间的筵席并不被人看重,即使远在他乡的儿女都来赴筵,那又怎样呢?这场筵席终究还是有散去的那一刻。人间的筵席怎能比天上的父为我们所摆设的永远的筵席呢?可又有多少人愿意抛却那“近考”、“中考”、“远考”去赴那永远的盛筵呢?

人们啊!是时候了,回家吧!回到那永远的家,赴那永不离散的筵。“在我的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篇》23:5―6)

 

相关文章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