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节期间,来自云南昆明富民县的“小水井合唱团”应邀前往美国、英国参加中国新年音乐会,并在英美两地进行了为期16天的巡回演出。此行受到了多家海外媒体的关注,并称合唱团的演唱为“来自中国最淳朴的天籁之音”。
3月1日,英国“中国新年音乐会”结束后,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携夫人到后台看望合唱团团员,他说:“你们的演唱非常棒,一支苗族农民合唱团能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的风采,我要谢谢你们,你们为国争了光。”
2月16日——3月2日,应美国纽约爱乐乐团、英国伦敦爱乐管弦乐团邀请,“小水井合唱团”分别走上了美国和英国的舞台进行表演,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出国门,站上世界舞台。对此,云南都市时报通过微信、电话了解信息,也对此次巡演进行了跟踪报道,撰写多篇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报道中提到,“小水井合唱团”赴英美巡演呈现出“四个首次”:合唱团16年来首次跨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首次全程用英语演唱世界名曲;首次与爱乐乐团等世界顶级乐团合作;同时,爱乐乐团也是首次与业余农民合唱团合作演出。
都市时报称,2月19日,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总领事章启月在领事馆专门举行新春招待会,接待来自祖国的“小水井合唱团”并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
2月20日,当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音乐厅响起时,容纳2700人的“林肯中心”音乐厅座无虚席。音乐家徐沛东在美国观看了合唱团的演出后说:“你们能在纽约的林肯中心和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绝无仅有,这里是世界音乐的顶尖殿堂,你们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云南的骄傲,是昆明富民的骄傲。”
2月25日,英国巡演第二站伦敦唐人街,演出中,观众席里此起彼伏发出惊叹声,经久不息的掌声让合唱团指挥龙光元谢了两次幕。演出结束几位年老的华人都说:“我们老了,好多年都没有回祖国了。今天在这里又再次听到中国的民歌,非常的激动,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家乡。”
合唱团成员全部是富民大山里地道的苗族农民。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出国门,在英美进行巡回演出。此次演出,“小水井合唱团”共有50名演员参演,其中男24名,女26名,国际知名指挥家余隆亲任指挥。
合唱团团长张晓明在接受云南网的采访时表示:“小水井合唱团用其善良和淳朴的美声唱法,唱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可以听到我们的声音,这是我们的初心。”
“小水井合唱团”成员来自于小水井村,该村有450多人,均系苗族,被称为“昆明苗族第一村”。1937年,中文名为郭秀峰的澳大利亚籍传教士将福音传入小水井村,并于当地设立了教会,唱诗班也随之产生,许多老人都学会了高难度的多声部合唱,并一直传承至今。村民们从小就学唱赞美诗,“拿起锄头去种地,放下锄头就唱歌。”
除了上世纪传教士留下的一般赞美诗,这些村民还会演唱亨德尔的《弥赛亚》、莫扎特的《荣耀颂》、贝多芬的《欢乐颂》等世界名曲。
然而,小水井唱诗班存在多年,并在传教士的教导下学会了四部和声,甚至能唱英文赞美诗,但它一直是作为教会诗班而存在,并未被外界知晓。直到2002年,遇到了“伯乐”——富民县文化局副局长张晓明,即现任小水井合唱团团长。2002年,张晓明在下乡调研路上,经过还没有通马路的小水井村,被一阵阵歌声吸引了,他以为是有人在放录音机,后来发现是一群村民在教堂里唱赞美诗。
随后,他与当地休闲山庄的老板一起努力,将唱诗班拉进了2002年富民县群众合唱比赛的赛场,最终小水井唱诗班获得第一名。同年,张晓明将唱诗班定名为“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2003年10月,该合唱团参加了“中国首届西部合唱节”比赛,获得青年组第一名。
它真正被全国知晓是在2004年4月,合唱团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云南”大型歌会,得到全国观众好评。当时,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的63名团员身着艳丽的苗族服装,用多声部、无伴奏演唱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同一首歌》、《再见吧,朋友》三首歌曲。苗族农民的独特韵味加上美声和声,震撼了观众。大会主持人、著名歌手孙国庆上前随机采访问道:“你们是?”被采访者脱口而出:“我们是唱诗班。”
2008年3月,小水井合唱团参加了第13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2009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得到观众的广泛赞赏。 2017年还登上了一部8分钟的全新云南宣传片,成为云南与世界交融的一个缩影。
小水井合唱团参加比赛时所唱的诗歌为古今结合,更多的是现代苗族诗歌,有时也唱非基督教界高难度的歌曲,甚至英文歌。对外,小水井唱诗班被成为小水井合唱团,由富民县文化局的人带领合唱团到各地进行演出;若没有演出,小水井合唱团的成员还是在苗寨里过着自己的生活,主日到教堂聚会,献唱。
以下是小水井合唱团曾得到的高度评价:
“这是在中国很难重复的、非常独特的、感人的生态(歌声)。”—— 作家余秋雨
“第一次听他们的歌声时,听得我热血沸腾,震撼人心。见面了,和他们握手时,就像握住松树皮,整个人身上都是泥土,但是他们嘴里发出的歌声,是那样的高贵!他们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纳西“鬼才”宣科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合唱水平,在云南乃至国内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一群农民为什么唱得那么好,就因为没有杂念,内心干干净净!”——作曲家万里
“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队员们健康的脸庞,清澈的眼睛让人感动,演唱的《茨冈》使我非常惊讶,这个曲目难度很高,翻译成中文就更难唱,他们居然把这么高难度的乐曲完成了,我觉得很震撼。”——音乐家徐沛东
“这是足以和国际接轨的欧洲美声合唱的规格。”——云南省合唱学会主席、指挥家谢兆英
这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少数民族农民合唱团以其质朴的天籁唱响了大江南北,随着名声远扬,也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更多领域的关注,如今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合唱团,而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中国一个特有的文化形象,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