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时报同工近期在走访长春市教会时,拜访了当地一家有9年历史的教会敬老院,听张院长分享了两点管理经验:做好风险管理、解决老人的具体问题时要准确、一步到位。
该敬老院创立于2009年,怀着两个目标开始了:一是教会里的老年信徒多,希望给他们安享晚年的地方,还可以让他们一起过敬拜神的生活;另外可以藉此给弟兄姐妹提供服侍的岗位,也可以实践各人的信仰。
走上服侍老人之路
张姊妹1997年信主,信主后一直在教会诗班服侍,2011年因牧者推荐,开始到敬老院服侍。
“当时只是出于顺服,我接受了这个位置。”张院长跟笔者说道。张院长说,那时她不了解老人,觉得都是服侍神,在哪个位置都可以。
担任院长7年来,张院长感慨:“服侍老人不容易,光有爱心不够,还需要有耐心,需要承受身体和心灵上的压力。”
需要懂风险管理
跟笔者交流的过程中,张院长多次提到了风险管理,她认为这个很重要,不懂风险管理的话,敬老院很可能无法经营下去。
“老人常见风险有摔伤,烫伤,坠床,噎食,走失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摔伤。”张院长说道。当有老人要进入信望爱敬老院时,敬老院工作人员会跟老人及家属交流并签订一份风险管理协议,比如,能自理的老人因个人原因导致的摔伤自己承担后果。张院长说,敬老院中有70多位老人,而护理员加上其他工作人员一共20位,不可能24小时守护老人。
如果没有做好风险管理,一旦有老人出事了,敬老院可能就需要赔钱,收支持平的该敬老院无法承担这一结果。
张院长道出了一个令人伤心的事实,对于一些人来说,“人不值钱,事儿值钱。”一些平时很少探望老人的子女,一旦老人出事了,立马会跟敬老院讨说法。
张院长说,每位老人平均至少关联3个家庭(主要是子女),70多位老人则关联200多个家庭,敬老院要跟这么多家庭打交道也是一件难事。该敬老院采取的处理方式是,遇到需要做决定的事情,只跟当初签订协议的家属谈。
解决问题需准确,一步到位
敬老院中存在许多关系问题,比如老人跟护工的关系,老人之间的关系等。张院长说,每位老人的情况都不同,需要根据每位老人的特点来解决问题;在处理问题时需要准确,且要一步到位,否则将很难解决。
老人与护理员之间发生矛盾时,有时老人会骂护理员。张院长告诉老人们,有问题可以告诉她,不许骂护理员。
老人们常常是因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发生矛盾,比如开关窗户、共用的晾衣绳等,事情很小,但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老人间的和睦。张院长的处理方式是,一定要准确,不能模糊。
张院长举了开关窗户的例子。如果说感觉热就开,感觉凉就关,那一定会有矛盾,因为个人的感受不同。一间有两扇窗户的房间,住了3位老人,张院长告诉他们,挨着窗户的两位老人各管靠近自己的窗户,可随意开关,离窗户远的老人,因为开关窗对他影响相对较小,则不负责开关窗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共用的晾衣绳,一定要准确的规定每个人可用的范围,这样就平静了,否则总有老人抱怨别的老人占用了晾衣绳;卫生间放洗漱用品的区域亦是如此。
在处理老人的问题时,除了准确,还需要一步到位,否则以后很难解决。一位老人在敬老院中闹了多次,甚至拿出打火机、小刀说要自杀,面对这个情况,张院长直接联系老人的家属,说老人要是继续这样只能离开。这位老人的5位子女和他的弟弟一起过来跟老人谈话,最终老人表态,以后再也不闹了。此后,他真的再也没闹过。张院长说,如果没能一次解决这位老人的问题,他将会一直闹下去,之后的管理很难奏效。
该敬老院在接收老人时会考量老人的情况,也存在无法接收以及送走的情况。
如果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而且身体很好,喜欢到处走,敬老院不敢接收,因为担心老人走失。
有一位老人,晚上总是不睡觉,把家人折磨的不行,儿子送他过来时说,只要能接收,用什么方式来照顾他都可以,哪怕把他绑住都行。张院长说,虽然老人儿子这么说,但敬老院肯定不能把老人绑起来,这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敬老院在虐待老人。敬老院尝试接收了这位老人。这位老人晚上不睡觉,还上下楼到别的老人房间,护理员有时被气的大哭。没有办法,敬老院让儿子把这位老人接回去了。
一些老人把敬老院当成家
有的老人及子女起初觉得住敬老院是子女的不孝,很难迈入敬老院。当他们住进来一段时间后,却喜欢上了敬老院,把那里当成了家,甚至春节都不愿意回家,而是让子女到敬老院过春节。过春节时,一般有二三十位老人在敬老院度过,张院长已经在敬老院度过了5年的春节。
基督徒经常说爱主耶稣,如何去爱呢?张姊妹以前不明白,从事敬老院的服侍后,她渐渐有了体会:“主耶稣说,做在最小的人身上,就是做在主身上。老人是弱势群体,我们是在用行动践行信仰,服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