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呼召而去工作

作者: 子蓝
来源:福音时报
2018-09-14 14:11:37
分享与播放
爱心

最近听了一位教授的“基督教人论”系列讲座,其中谈到了由信仰而来的“天职”,即从基督教的角度看,因着神的呼召,所以我们去做工,那是可以为之奉献生命热情和受苦的行动。

曾几何时,很多人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失去了从神而来的使命感和呼召,并非说人生一定需要神圣的仪式感,然后基督徒就一定会努力工作。现实并非如此,有的基督徒比非基督徒更懒惰,过的贫穷却说我们不当崇拜玛门。如若是为了服侍的缘故而贫穷,那是有价值的,如果是因为不思进取,那只能种什么收什么了。财富本是中性的,基督徒并非不能富有和过体面的生活,重要的是以神的事为念,不要像旷野中的以色列百姓一样,得了好处就忘记神,并且要做一个忠心良善的管家,用神的恩赐,赚取百倍的收成。

令人唏嘘的是,能带着“天职”的心去服侍和工作已非易事,并非贪恋世俗,而是真的感受到了现实中的压力。在城市生活,到了30岁,就要想着成家立业,之后上有老下有小,很难不考虑现实生活的需要。并非信主了不顾现实,只一味地“属灵”,但真实的挑战是,要在这个时代中,带着被呼召的心去工作和突破,同时让更多的人听闻福音,因此,基督徒除了自己站立得稳,还需要有好的见证,并非依靠信仰获得了成功,而是让人看到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或许是琐碎的,但神的爱是不落空的。

创世记中,神完成了造物的工,派亚当管理,这是神工作的延续,是与神同工。天地是神创造的,一切都属于神,所以在不同的行业,都可以服侍神,不能简单地认为直接从事和福音相关的工作才是荣耀神。但是,神定了界限,“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可吃。”可见,工作是神赐予的,而且有道德界限,不能任意而行。作为基督徒,我们也会知道信仰准则,然后在这个下面去工作,知道何事可行何事不可行。

当亚当和夏娃犯罪堕落后,工作的性质就改变了,“你必终生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本来在伊甸园里工作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后来变成了艰苦和令人沮丧的事,人不得不承受各种压力。那基督徒要如何获得工作的动力,带着被呼召的心去工作呢?这就需要福音的力量,需要爱的浇灌。工作若只是为了自己,是很难得到满足,若带着爱神爱人的心,那就变成了喜乐之事。在耶稣基督的恩典之下,我们不再需要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是作为人本身,我们就是有价值的,我们要做的,是活出创造主给予的真实的生命,用一生去荣耀他,以他为乐。

因为服侍的机遇,笔者接触了很多的教会和信徒,能够感受到他们肩负主的大使命,想要众人信主,却很少有人愿意做一些踏实的小事,比如在炎热夏季为环卫工人送一瓶水,平时去敬老院和孤儿院等地方探访、慰问,他们激情满满地赞扬福音的伟大,想要拉人入教,却很少有人效法基督去服侍,将一些小事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主说“那就是做在我身上。”为何追求那些一步登天的事情呢?总是想走捷径,谁知十字架的路需要踏实、稳重,忍耐着结果实。

笔者觉得,即便在很普通的服侍岗位上,也不能失去使命的心;即便是微小的慈善,也不要“以善小而不为”。纽约救赎主教会的提姆·凯勒牧师在讲“工作的盼望”时,他说 “假如你是一个律师,你学习法律因为你怀着正义的憧憬。但是十年内,你的幻想都将会难以置信地破灭,因为你发现虽然尽力地工作,但自己所作的都不过是琐事而已。在你的人生中可能有一两次,你觉得好像自己终于把一片叶子画成了,但是你更要知道,在那里真的有一棵树!不管你追求完成哪一项工作,它就在那里。你不会因为在这一生中,只得到一两片叶子而感到哀伤,因为有一天正义必定会得到伸张!

“借着这个盼望,基督徒可以得到深深的安慰,这个盼望让他们以全副的精神去工作,并且不会被这个世界纷乱不安的气氛所挫败。也许当你想要提出建议时,世界给你的回应是长出荆棘,这是这世界不对劲的地方,但是你不害怕、不忧伤、不沮丧,因为你已得到安慰。”

这位牧师希望基督徒带着盼望去工作,虽然只是做了小事,但在神那里,你不知道他会使用这些来成就怎样的国度。曾在走访中,笔者了解到柏格理牧师的见证,他在昭通时侍奉没有果效,后来他去了石门坎,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石门坎《溯源碑》如此描述:“天荒未破,畴咨冒棘批荆,古径云封,遑恤残山剩水。”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他建立了西南文化圣地,创制苗文,建立学校、医院和教堂,通过福音改变了当地人的伦理和生活。

柏格理牧师在那个时代,回应了神的呼召,背起了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用生命爱了当地的苗族同胞,与之同吃同住,那种艰难,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笔者曾去过石门坎一周,当时举办纪念柏牧师逝世100周年的活动。当时是9月份,整个乌蒙山区雨雾笼罩,衣衫单薄的我冻得瑟瑟发抖。笔者住在一个小旅馆里,每天20元,窗户有裂缝时刻透风,里面的生活用品都是旧式的,床上的被子很薄,前几晚常被冻醒,后来教会的一位姊妹给了一床棉被,这才好些。

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柏牧师当年建的文化圣地已经只剩下遗址,无人管理,昔日辉煌早已不再,只剩下了记忆。可是在神那里,谁知道会留下怎样永恒的宝藏呢!

此外,笔者还听过从事福音戒毒的传道人如何把吸毒者当作自己的孩子,用父亲般的心去陪伴和教导;盲人和聋人如何用生命去赞美神,看得人流泪;癌症病人如何在教会义工的关怀下有了笑容,走上街头去慰问环卫工人。

这真的是带着爱在工作,因此可以不计较得失,只是效法主,如果教会内能少一些纷争,多一些这样的见证会如何呢?教堂高大华丽固然是好,可若失去了爱,那只是一幢冰冷的建筑;教会人数再多,若没有恩典在其间,那也只是普通的聚会罢了。基督徒不同之处在哪里呢?难道我们更聪明?更富有?并不见得。

看现实,基督徒只是社会中很边缘的群体,充满挑战,想多做些服侍都充满限制。越是这样的情况,越需要我们谦卑地去效法主,越需要我们走出宗教的牢笼,到有需要的人当中去。在社会中工作,表面上看,我们都为此奔忙,但基督徒可以不一样,可以带着“被呼召”的心去生活和做好每一件事情,可以见证神在大事小事上给我们的恩典。

教会的信徒并非多到不需要我们再去传福音了,这个社会也不是温暖到不需要基督徒去给予爱,恰恰相反,有很多人和笔者一样的同龄人,他们为生活所困,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他们承受着空虚带来的痛苦,却还要若无其事地去工作,有的甚至患上了抑郁症。谁能去关怀他们呢?或许有很多人,但是真正能让他们重新思考人生,带着生命的热情去工作的,只有福音的能力。

对于快三十的人来说,坚持做自己喜欢而不是赚钱的事,或者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可是真的很羡慕过去的人,能写出“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北岛的诗句,或许有些伤感,但是他还能感受到梦想破碎,连梦想都不敢想,或者要如何梦想的自己呢?岂不是更悲哀。

好久不写日记了,因为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感动不了,很害怕失去了激情,人只是坐在那里没有知觉地工作着。那天听了讲座,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还可以带着不一样的心态去做事情,因着信仰,可以克服痛苦和艰难。至于其他人怎么看,管他呢,自己先跟着神的话语去行吧!

(注:本文作者为北京一90后平信徒,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