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多重考验,尽管近期国内国际的经济复苏趋势日益明显,但仍需要寻求振兴经济的内在力量。按照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应当在经济复苏和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经济企业家的责任在于努力采用新的产品和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利用新资源、实现组织的新变革。
然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对于那些承担着创新职能的企业家来说,宗教信仰的支持是不可忽略的。
在一本题为《有信仰的资本:维多利亚时代的商业精神》的书中,作者伊恩・布兰德尼介绍了包括托马斯・霍洛威、塞缪尔・莫利、乔治・帕莫尔、安德烈・卡耐基等10位维多利亚时代的杰出企业家,他们都追求双重目标:商业的成功和社会责任的履行。他们创建于150年前的公司,至今在很多方面仍然生机勃勃。作者分析了这10位企业家的宗教信仰状况,发现“宗教是他们生命中的主要支配力量,他们信奉的是一种独特的宗教,这种宗教有严厉的不信奉国教的信条。”在他们中间,有3位是贵格会会员,有些是公理会会员。这些企业家的共同特征是:在工作上有着不懈努力和自我提升的精神;在生活方面又是自律和自我节制的榜样;坚定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慷慨大方地做慈善事业。
宗教信仰对企业家的影响在东方国家也同样存在。日本著名企业家“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所创立的“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就是汲取了佛家文化的营养。稻盛和夫先生不仅以佛家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和生活,甚至他本人也在1997年以在家修行的方式皈依了佛门。他一人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的企业,他的经营之道对日本乃至全世界的经济界、经营理论界影响深远。
近年来,针对中国企业家的一些研究也表明,那些具有宗教信仰的企业家不仅具有更高的信任度,而且他们在推进市场创新、参与慈善活动等方面也有不俗表现。经济学家赵晓教授认为,“企业家是很特殊的一个‘少数民族’。企业家们要有对商机的敏感,要有冒险精神,要有组织能力,还要有对创业或事业的激情,同时还要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以及抗拒巨大的诱惑。”如果没有内在的信仰力量,企业家会难以承受这些压力。赵晓教授还观察到,宗教信仰对一些中国企业家具有良好的正面效应。例如,“5・12”地震后一个月,部分基督徒企业家齐聚成都,发表《“6・12”成都宣言》,承诺不做假账,不偷税漏税,不发生婚姻外关系,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财富还要为家庭、社区与社会创造和谐。
诸多企业家的故事似乎表明,一个有信仰的人可以通过令人钦佩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干劲、明确的使命感和全然努力的工作而获得巨大成功。在21世纪,商业的成功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样可以通过企业家精神而紧密地结合起来。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