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名校英华书院的故事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18-12-17 14:19:42
分享与播放

厦门二中的前身英华书院是鼓浪屿的名校,从她建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20年的风雨历程。

1898年2月,英国伦敦会宣教士山雅各与英国长老会在鼓浪屿创办英华书院(又称中西学堂),学校以基督信仰的博爱精神为宗旨,校训为“诚与智”,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群四育。一年后,英国伦敦会,不愿办理,学校遂由长老会负责。 

1900年,英国长老会宣教士金禧甫负责学校教务,他邀请郑柏年来校,一同管理学校的各项工作。此时有学生106名。

学校校址原在荔枝宅附近的民房,后转租在福民小学附近的红砖楼,最后租在怀仁女学后的一座白楼。后长老会买下荔枝宅的华严楼作为校舍,并于1902年正式迁入,并一直延续至今。1913年,英华书院扩建新楼,作为礼堂等,与原有校舍联成“同”字壳外观。同时购得校舍前旷地,以后逐渐扩展为运动场。

英华中学专收男生,以西式教育为主,大部分课程以英文教学。除了神学外,还有基础、科学、商业等三种课程。学校也注意传统文化的承接,开设四书五经等课程。由于注重英文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毕业生都可以面试升入英国、香港的大学。

1917年,长老会宣教士洪显理任英华书院主理。20年代末,随着各地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开展,英华中学向国民政府教育厅立案,改称“英华中学”,郑柏年为首任华人校长。在此期间,英国长老会和中华基督教闽南大会不再以资金支持学校,英华的经费靠学费维持。

1931年,沈省愚担任英华中学校长。他担任校长8年,以科学化、纪律化、基督化的理念教学。他成立“芥社”的信仰团体,教职人员大都参加。基督教青年会也在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信仰热忱与服务意识。

1938年5月,厦门沦陷,为了避免日寇骚扰,英华中学交由长老会办理,英国人李乐白担任校长,并悬挂米字旗。不少教师也借着这种有利环境,向广大学生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增强其爱国意识。有个女教师教学生唱岳飞的《满江红》,此事被日本人得知,就发出抗议,说唱《满江红》是反日之举。但他们不敢用武力,就通过外交途径施加压力。沈省愚精通中英文,就将《满江红》歌词译成英文,通过英国领事与日本领事交涉。说这是千年前的老歌,怎会是抗日歌曲。日本人因此而作罢。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占领鼓浪屿,英华中学被日伪接管,改称“厦门市第二中学”。直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才复办。许杨三为复办后首任校长。

1951年,厦门市政府接收英华中学,并将鼓浪屿所有中学合并,称“厦门第二中学”。

百余年来,英华中学(包括后来的二中)英才辈出,校友遍布海内外。不少人成为各领域的专家和骨干,如著名生物化学家、原中科院生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应睐;著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懋祥;中国科学院院士卓仁禧;中国工程院院士洪伯潜;门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乾二;中国第一位海洋学女博士、厦门大学教授、福建省人大副主任洪华生;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殷承宗;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位乐队指挥艺术博士、现任中央交响乐团指挥陈佐湟等。

英华中学也是中国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学校之一。山雅各在学校创立之初,就组建了足球队,此为中国首支华人足球队。一百多年来,英华足球队(包括二中)在各种比赛中,所向披靡,屡获佳绩,成为中学生足球队中的劲旅。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