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是基督徒敬拜、听道的场所。只要有基督徒的地方,都会有聚会点,进而升级为教堂。在很多以基督宗教为主的国家里,教堂往往成为城市的地标,甚至国家的文化遗产。
基督宗教在中国发展,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中华大地上更是教堂林立。也许有好奇的人会问,中国最早的教堂在哪里?兴建于何时呢?
根据目前可考的历史,基督宗教是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进入中国的。当时景教传教士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热情接待,并准许他们在唐朝传教,建立教堂。因此中国最早的教堂建于唐代。
不过当时的景教僧并没有使用教堂这个名称,而是采用了佛教场所的名字,将所建的教堂称为“波斯寺”、“大秦寺”等等。不过由于年代久远,景教僧建立的教堂基本都消失了,最多只是留下一些遗迹。但可以肯定的是,景教僧强调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加上当时佛教、祆教等外来宗教采取的中国化建筑模式,因此最早的中国教堂已经就是中国风的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样式。
到了元代时期,景教和天主教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他们在北京、泉州、扬州等地兴建了不少教堂,但同样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存留下来。当时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较为密切,不排除在建立教堂时采用了中东、西方的建筑风格。
大航海时代后,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逐渐密切。利玛窦、汤若望、卫匡国等等耶稣会士都来到中国传教,并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耶稣会士来华,少不了建筑教堂,因此现存中国最早的教堂,就兴建于这个时期。
澳门是葡萄牙人的租住地(晚清才被割让),不但是中西交流的窗口,也是耶稣会士入华的前哨站。因此现存最早的教堂——玫瑰圣母堂,兴建于澳门,也就不足为奇了。
玫瑰圣母堂——圣多明我教堂(Igreja de S o Domingos)始建于1587年,由西班牙多明我会建立,次年教堂由葡萄牙教士所接管。教堂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华人称为“板樟堂”。该教堂于1828年做了重新修建,逐步发展为现在的规模。1990年代及在2006年进行大规模的重修
教堂旁的钟楼改建为圣物宝库,展出澳门教区的文物,而现在此为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
而中国大陆现存最早的教堂则是北京南堂(宣武门教堂)她是由著名的利玛窦神父于1605年所建。起初规模不大,大概能容纳200人。1650年,德国宣教士汤若望重修南堂,将其建成一座20米高的巴洛克式大教堂。南堂建立后,几经焚毁,但始终屹立。
1664年,汤若望被弹劾下狱,南堂一度被毁。康熙亲政后,为汤若望平反,并拨银重建。1775年,南堂遭遇火灾,后又重建。1900年义和团期间,再次被焚毁,直到1902年重建。
1949年后曾经多次修葺,曾为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南堂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代以来,基督新教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他们同样兴建了不少教堂。而新教在华最早的教堂,应该是位于厦门中山路一带的新街堂。1847年12月,厦门信徒王福贵在闹市邰狗墓(今台光街)买到一块土地,1848年,波罗满牧师回美国募捐得到3000美元,在此建成了中国大陆第一所基督教堂。1849年2月11日举行献堂典礼。新街堂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圣堂”。
此外,雅克萨战役后,康熙帝为了照顾俄军战俘的信仰生活,准许随军修士大司祭马克西木为战俘们举行宗教仪式,清政府将该胡同内一关帝庙,改建为东正教堂,取名"索菲亚教堂"。因堂内挂有圣·尼古拉圣像,故该堂又称为"尼古拉教堂",此为东正教在华最早教堂。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