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从《少女与蚕茧》故事中体味苦难与祝福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少女和一只蚕茧的故事。

有一个少女,美丽动人,但她右腿残疾。谁来欣赏这残缺的美丽?世人多是投以同情、怜悯,还有不屑的鄙夷。少女坚韧,她可以傲然迎接来自四周的藐视与白眼。唾液轻微随风消逝,而少女的笑容却可以日久弥坚。可以承受鄙视,却无法面对怜悯!啊,那种怜悯的目光,居高临下,令人窒息。多想有人说:“姑娘,我们来赛跑。”多想有人说:“姑娘,我们来比武!”少女可以从比赛中享受尊重与平等。她不需要搀扶,她不需要挽拉,火辣辣的竞争,挑衅充满血丝的眼眸,尽管向她抛掷。她,英勇气壮,足以应付最强劲对手的挑战。而周围那一双双眼睛几乎都带着同情的施舍,她不需要这令人心烦的同情!

有一只蚕茧,农民把它放在房间里。房间温度适宜,密不通风。蚕蛹被裹缚在蚕茧里,不得动弹,近乎窒息。少女每天都会经过蚕茧的小屋,每一次,她都向蚕茧投以无比深情怜悯的目光。蚕茧静悄悄的,蓦然无声。女孩每走一步,拐杖总会发出滴滴的响声。蚕茧听着,心旷神怡,因为它以为拐杖的声音是笛子在演奏优美的旋律。从此,蚕茧把少女的拐杖声声当做是从天堂来的天籁之音,滋润着它的寂寞心田。

春天的早晨,一缕阳光带来悠然的绚烂。当少女经过小屋的时候,嘎然一声脆响,蚕茧破裂,一只美丽的蚕蛾从中嗖然飞出,箭一般地飞向远方的开阔。

“啊,姑娘,谢谢你每天给我带来笛子乐曲的抚慰。”蚕蛾对少女说。

“什么?笛子?我没有演奏笛子啊。”少女疑惑地说。

“那每天滴答答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

“哦,”少女呵呵一笑:“原来是我拐杖的声音啊。”

“拐杖啊,可是,姑娘,你拐杖的声音真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啊。”蚕蛾开心地说。

“真的吗?”少女望着拐杖笑了。蚕蛾一语中的,拐杖和笛子,原本属于两个世界,可是今天在蚕蛾的巧妙撮合下,它们竟然可以融汇贯通地合奏一曲动人的小调。拐杖的枯涩可以幻化成笛子的炫美,这是蚕蛾的无心之言,却也给了少女一个深刻的启迪 !

“那你为什么对我投以怜悯的目光啊?你不知道我跟你一样,也是讨厌怜悯的啊,”蚕蛾转而有些愤愤地问少女。

“同情?没有啊!那是希望的期许啊!你不觉得你的小屋就是一个历练的熔炉吗?若没有囚禁的挣扎,就没有今日你的蚕蛾纷飞啊。”少女认真地说道。

“熔炉?你说是熔炉。可是我一直把小屋当做牢笼呢!”

“你感谢农民的智慧吧,他为你预备这间狭窄黑暗的小屋里,却似母亲的摇篮一样,拥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你化茧成蝶啊!”

“啊,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的目光是那么神秘。”

“是啊,我在企盼着你破茧重生的那一刻的到来。”

熔炉和牢笼,这两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距离?女孩的语言,似一道光芒划破清晨的宁静,让蚕蛾的心灵思潮澎湃,涟漪荡漾。

“女孩,你要去干什么?”

“我要去参加比赛啊,我要跟一个双腿健全的人去比赛笛子演奏,而且他还是一个威武雄壮的男人。”

“啊,你的柔弱,他的强大。但还是要祝你胜利!”蚕蛾给了少女一个眼神肯定。

“我们一起加油!”

只见,女孩迈开步伐,蚕蛾张开双翼。

一个奔赴战场,一个飞向远方的花园。

远远的,一个老妇人,她脸色苍老,身形瘦弱。她是少女的妈妈,就在少女为残疾而哭泣的时候,她给女儿递上了一只墨绿色的笛子,说:“孩子,吹起它,迎接阳光的到来!”而母亲递上笛子的那一刻,犹如一位传道者般信心在握。

她也是这间蚕茧小屋的主人。她亲手种桑树,采摘桑叶,侍弄蚕茧。她亲自调节小屋的温度湿度,掌握着小蚕蛹的冷热温湿。她是历练风霜的农妇,她掌握着蚕茧的所有奥秘。当蚕茧出壳的那一刻,她欣喜,幸福。此时的老妇人,望着女儿和蚕蛾,渐渐远去,消失在黎明的蒙雾中。

孩子走了,走得很远很远;蚕蛾飞了,飞到了天边!但,孩子还会回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少女最后的心灵抚慰。蚕蛾不再回来,但是,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她会继续守候在桑树旁,等待着新春桑叶的新枝嫩芽。待到时间一到,又会有成群的蚕蛾从小屋飞出,迎向未来的世界。

这则寓言故事令我感慨万千,同时也给我的属灵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启迪。蚕茧一开始它认为自己被困在黑暗中是一种囚禁与束缚,甚至心中还埋怨农妇对它的安排不公。我们在何尝不像是这一只蚕茧,一遇到困难与挫折就开始怨天尤人,根本安静不下来,也不愿意停下来有所思考与反思。我们总认为信了耶稣就会得到上帝庇佑,甚至可以拥有世上的赞美与荣耀。殊不知,上帝知道我们的生命本相,他知道人性的本质就是好逸恶劳,就是贪图安逸,甚至还有更多的贪欲与腐朽。而作为他的儿女,上帝需要看见我们脱离劣根性的辖制,他需要我们的生命变得与他越来越像。而让我们更像耶稣,他必须给我们必要的功课,这功课就包括在黑暗中的煎熬与在困境中的磨砺。

上帝对我们的历练,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爱,正所谓满足所有私欲的爱是笑里藏刀,唯有给予磨练的爱才是真正的父式心肠。当蚕茧可以蜕变重生的时候,它才明白农妇对它的良苦用心,它在黑暗中经受的所有痛苦都化作了一首赞歌,这就是蚕茧翅膀上的每一道裂痕都是经过痛苦挣扎留下的生命印记。当我们从苦难中走出、可以笑迎朝阳的时候,才知道上帝对我们生命的陶造与雕琢。以前所有的眼泪与怨愤都化作了对上帝的无限感恩,这就是一首赞美诗里所唱的:“苦难到底是什么?它是神给你化妆的祝福。逼迫究竟是什么?那是经历神同在的好时候。主啊!你是那样的奇妙,你的作为无法知晓。但我知道你是爱,因你试炼那些爱你的人。”

再来看这个少女,她是一个残疾人,但她似乎很坚强,与命运抗争,希望能够战胜残障,战胜自我。而当母亲将一只笛子交到她手中的时候,她似乎也不喜欢这个安静的玩意,她想通过竞争与奋斗来赢得人生的胜利。作为基督徒,我们又何尝不是像寓言中的少女一样,不喜欢安静,喜欢行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代替上帝的旨意。其实,无论遭遇怎样的环境,都是上帝的许可,且都有上帝的美意在其中。约瑟若不经历流放之苦和牢狱之灾,就不会成为全埃及的宰相,从而拯救了以色列百姓。使徒约翰若不被幽禁于荒凉的拔摩海岛,他就不会得到圣灵的启示,写下充满亮光的《启示录》。约瑟在磨难中没有怨言,也没有丧志,而是选择顺服上帝,信靠上帝,并在祈祷中等候上帝对自己的使命差遣。约翰在拔摩海岛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心存悲伤,而是响应上帝对自己的呼召,聆听上帝对自己的训诲,以一个使徒的信心与觉醒完成上帝的托付。

上帝对他的每一个儿女都有美好的生命计划,但熬炼的过程绝不是在安逸和富裕的环境中,在很多时候,我们是要经历必要的磨难与风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上帝的考验中得胜,有许多人在怨声载道、信心软弱、等候耽延中失去了这个历练的机会,从而成为了失败的基督徒。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年两年的小树只能做烧火的材料,却不能成为栋梁之材,在历练中急忙退出的人只能是信心路上的看客,却不能承载大使命。这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 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 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 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