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节可能是中国历史上颇为特殊的一个节日。为了防疫新冠病毒、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暂停公墓祭扫、宗教场所追思等等活动。很多人在清明期间,只好待在家里,度过这个特殊的清明节。
对于不少基督徒来说,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不必再为祭祖的礼仪之争而烦恼,另一面则是无法去亲人墓地,寄托哀思,感到些许失落。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对逝去亲人思念是人之常情,因此中国古人为此设立了清明节这个节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每当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来到祖先、亲人的墓地前,寄托对先人的哀思。有些重视家训的家族,还会利用扫墓追念先人的美德,作为后人效法的榜样,更好地行事为人。因此清明节无法前往扫墓,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尽管因着疫情大家理解、配合有关部门的法规,但内心总免不了有些失落。
其实缅怀先人,最根本还在于内心对于亲人的追思,只要在清明期间,深刻思念先人的音容相貌,追忆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就达到了寄托哀思的效果。如果对先人无意,仅仅为了满足民俗需求,那也是徒然无益的。而对基督徒来说,虽然我们无法去扫墓,但可以通过祷告、缅怀的方式寄托哀思。清明节最根本还是追忆亲人,只要心到了,人因故没有到,也是可行的。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上祭扫日益成为新的扫墓方式。不少人在网上建立先人的纪念馆,上传他们的照片,添加生平简介,事迹、文集等,并供大家祭拜留言、献花、写字,甚至说话录音等等。这种绿色的祭扫模式,得到不少人的推广,今年就有不少人采用这种方式追思亲人。
虽然有些人觉得,这种网上祭扫不符合传统礼仪。但是我们要看到,天下没有不变的礼仪,而只有恒久的文化价值。从历史看,中国祭祖的仪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慎终追远的美德始终没有改变。其实网上祭扫与现实中的扫墓一样,都是对先人的一种缅怀,寄托哀思。其根本还在于文化价值,而非外在形式。因此对于基督徒来说,因着疫情无法扫墓,可以选择网络祭扫的方式。我们在电脑前,吟唱赞美诗,献上网络版的鲜花,写下对亲人的追思,追念一起生活的场景。
当然,疫情终究会结束。放不下亲人的朋友,可以在疫情过去后,前往墓地补过今年的清明节。虽然时间晚了,但我们追思亲人的心不变。只要我们有一颗寄托哀思的心,无论什么时候过清明节都是可以的。
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得过一个特殊的清明节。但不要沮丧,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追思先人。但愿广大弟兄姐妹能够在节日服从有关部门的规定,不随意乱跑,向逝去的亲人献上我们的哀思。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