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因为一些会议,和不同教会的同工们相聚一堂,我们交通的话题自然跟恢复聚会以及教会崇拜的情况有关。经过半年多漫长的等候,有的弟兄姊妹已经习惯了线上聚会;还有一些弟兄姊妹回归天家;另外有人入城,没有新人加入,教会显得冷清,尚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有的同工唉声叹气,有的同工灰心气馁,因为自己辛苦的守望“经营”,与期望中的收获不成比例……
这情景让我想起旧约先知耶利米,他被称为“流泪的先知”、“犹大的杜甫”。如何正确客观中肯地看待(评价)耶利米的侍奉呢?人们常说“盖棺论定”,然而纵观耶利米先知一生的侍奉,他是在北国已经灭亡、南国犹大岌岌可危、内忧日渐深重、外患日益紧迫的情况下,自幼被神呼召作先知,承担起向同胞传讲“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又要建立、栽植”(耶1:10)等他们不爱听的信息。在那个时代,差不多只有耶利米一人如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他的信息主要以责备为主,一心为国为民,将心血献给犹大王朝,但却招来举国之仇恨与逼迫。他所作的预言,都一一应验,无一落空。他自己所热爱的祖国也不幸被巴比伦所灭,同胞们由于不愿意听从神的话被掳往异国他乡,犹太人引以为傲的圣殿亦被毁……
耶利米的侍奉,他的传道(作神的代言人)是成功,抑或是失败?假如用现代人衡量成功的方法看待他,用成就、果效去评价他的服侍时,他绝对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因为他根本交不出任何的成绩单,在侍奉以先,神已经清楚告诉他全国的人从上到下都会反对他,他的侍奉是毫无果效的。正如经文中提到:“我们本来众多,现在剩下的极少,这是你亲眼所见的。”(耶42:2)非常可惜的是,今天教会中半途而废,充满自卑感的人不在少数,因为注目于眼前的成就、果效及他人的评论而一蹶不振,甚至中途退场。
在耶利米之前,被称为“烈火先知”的以利亚也脱离不了这个巢窖,他被皇后耶洗别恐吓逃命到别是巴时曾对神说:“耶和华啊,罢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王上19:4)然而耶利米不是这样,在他一生的侍奉中,他始终如一,虽然带着眼泪、痛心、忧伤,但是他从没动摇过,因他不在乎人怎样看。
他一生的侍奉,乃忠于耶和华神的呼召,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经历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都能坚忍到底,正如教会前辈、已故的浙江神学院教务长徐思学牧师对耶利米先知所作的评论:“他的工作在人面前似乎是全无效的,但是在神面前却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他忠实地传达了神的信息,完成了神交托的使命。”此话非常中肯。
毫无疑问,在今天整个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环境下,广大农村教会前景确实令人堪忧,因为她在加剧自动“萎缩”,昔日生机勃勃的景象不复再现,有的农村教会因信徒“入城”而变成“空城,”有些教会因养不起传道人,传道人只得“孔雀东南飞”,这些教会今后可能会面临着要被撤销或者合并的局面,然而对于那些依然坚守一线岗位服侍、忠心看守羊群的教牧同工而言,很难出明显的果效(假如从出席崇拜人数和每年受洗人数的多少衡量的话)。亲爱的同工,你有介意他人怎样看待你吗?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更讨主的喜悦,那是好的。但任何人的评论(记住他或她不是神,判断你的乃是主),若果影响了你的委身或侍奉,则可能是你的价值观、侍奉观出现了问题。
经上说:“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让我们常以保罗所说的话:“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徒24:16)“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1:10)来共勉,善用神给的有限资源,为主打那美好的仗,竭力在神的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