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关于上海妇女信仰基督教的状况调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不同阶层的女性公开加入宗教团体或受宗教文化吸引而参与宗教活动,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及深层的心理需求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本研究选定基督教信仰为切入点,深入调查上海地区部分妇女走近基督教的内外诱因,分析妇女的信教动机和心理需求,以及基督教对这部分妇女个人及其家庭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实地观察、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前期对27位妇女进行了个案访谈,其中有从小随家人信教的妇女,有大学生,有外来打工妇女,有年轻“海归”,有台商太太、华侨妇女等等。研究者根据访谈结果,结合文献资料编制问卷,对不同群体进行分层抽样,先后在长宁区的沪西礼拜堂和徐汇区的国际礼拜堂,以及本地家庭教会、学生基督徒团体、海归团体、台商妇女团体、华侨基督徒团体等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7份,其中,港台妇女42人,大陆妇女135人。

妇女基督教信仰状况

◆ 受访者基本情况

此次受访者的年龄跨度从18岁至80岁,平均年龄37岁,港台妇女的平均年龄为44.5岁,大陆妇女的平均年龄为34.6岁。受教育水平差异跨度较大,从“没有上过学”到“博士后”,总体呈正态分布。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大专/大学本科”学历,共85人,占48%。

在就业方面,两组妇女的职业比例构成有所不同。大陆妇女中,人数最多的为公司职员,占22.6%,其次分别为在沪打工者、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而港台妇女中,人数最多的是家庭主妇,占66.7%,其次为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婚姻状况方面,港台妇女已婚者占绝大多数,比例达92%;大陆妇女已婚与未婚者几乎各占半数,分别为48.9%和42.9%。

总体而言,参加本次调查妇女的家庭月收入较高,港台女性家庭月收入为人民币1万元以上的有39人(95.12%);而大陆妇女则以月收入1000~3000元者居多,占38.8%。

◆ 被访妇女信仰状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妇女平均信教时间为9.82年,平均每周阅读圣经的时间为4.5个小时,平均每周祷告的时间为4.3个小时,平均每月参加主日礼拜3.2次,除参加主日礼拜之外,有70%受访者还参加其他宗教活动,平均每月5.3次。这些信息显示接受调查的妇女大多是忠实的基督徒。

◆ 被访妇女信教途径与原因

在接触基督教的途径上,被选最多的是“朋友介绍”,达54.2%;其次为“去教堂做礼拜”,达20.9%;第三为“家庭的宗教传统”,占19.2%,其中大陆妇女受家庭传统的影响更大。

对于接触基督教的初衷,被选最多的是“追求人生意义”,达38.4%;其次为“寻求心灵及情感的寄托”及“寻求真理与智慧”,分别达29.9%。

信仰动机中,被选最多的是“受到天父爱的感召”,达58.2%;其次为“在基督教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达53.7%;第三为“希望通过信教保佑自己和亲人平安健康幸福”,占28.8%。

研究者对两地参与者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在“希望通过信教保佑自己和亲人平安健康幸福”选项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与港台妇女(7.14%)相比,更多的大陆妇女(36.6%)选择了此项,而在“在基督教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上,更多的港台妇女(66.7%)选择了此项。

吸引妇女信仰基督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被选最多的是“上帝与我的关系”,比例达到67.2%;其次为“耶稣和他的事迹”,达44.6%;第三是“基督教的学习活动带来的个人成长”,比例为43.5%;第四是“基督教的团契生活”,达38.4%。其中,更多的港台妇女(57.1%)享受于基督教的团契生活(团契:即伙伴关系,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和基督徒之间的两种亲密关系。团契现在常用作基督教特定聚会的名称,其旨在增进基督徒和慕道友共同追求信仰的信心和相互分享、帮助的集体情谊。)

◆ 信教前后,基督徒生活中的变化

这部分数据为5分制等级变量,从1到5计分。1分表示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全部受访者在信主之前的平均得分为2.99分,信主之后的平均得分为3.97分,平均上升1.64分。经分析,基督徒在信教之后,生活方面的变化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如下:①对生命意义及对未来的期望上升(1.64);②情绪方面积极情绪增加(1.29);③女性角色自我认同度的提升(0.91);④人际关系的改善(0.82);⑤职业发展(0.67);⑥身心健康(0.56)。同时,在女基督徒对自己生活整体状况的自评部分,平均得分为4.24分,最低分为3.73分。

分析与思考

◆ 女教徒的基本概况分析

过去的相关调查对女基督徒的描述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即从宗教结构看,信仰基督教的较多,信仰天主教的较少;从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上的较多,39岁以下的较少;从文化结构看,小学、文盲较多,高中以上者较少;从职业分布看,农民多,工人少。妇女信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因疾病祈求平安而信教;受长辈、亲属的影响而信教等。

本次调查则发现了很多女教徒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女教徒的年龄呈下降趋势,大陆妇女平均年龄34.6岁,港台妇女平均年龄44.5岁;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女性加入信教行列,大专以上的占68.4%;职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大陆妇女以白领为主(50.4%),港台妇女则以全职家庭主妇为主。

◆ 女教徒的信仰概况分析

过去对于上海妇女信教原因的研究结论指出,第一是为福佑本人或亲友健康平安;第二是受家庭影响,从小信教;第三则是追求灵魂的归宿。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妇女信教的最大动机是追寻人生意义,其次为寻求心灵、情感的寄托及寻求真理与智慧。接触的途径则以“朋友介绍”、“去教堂做礼拜”和“家庭的宗教传统”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去教堂做礼拜”是一种完全自发的行为。以往位居第二的“家庭信教传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群体中,已被自主选择的行为所取代。这个结果显示了知识女性的特点,她们不再迷信,也不盲从于家庭传统,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信教的原因不再是生病求医治、不再是因为受到挫折或对现实不满,而是在社会进步、温饱无虞之后,对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及对存在的疑惑等寻求解答。

在两组显著差异部分,大陆妇女对“通过信教保佑自己和亲人平安健康幸福”的需求较大,而港台妇女对于找到人生意义的需求较大。这可能与双方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物质安全感程度的不同有关。经济条件愈佳,对精神层面的意义、价值的追求则愈迫切。

对大陆女教徒的调查显示,基督教最打动妇女信徒的因素,主要是“上帝(或耶稣)与我的关系”,接下来依次为耶稣和他的事迹,学习活动带来的成长,以及团契生活。这个顺序表明,大陆妇女参加宗教活动不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吸引力,也不是因为外在的仪式或活动,一切都是由于内心的需求:需要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有目标(教义)、有安全感(天父的爱和保护)、有榜样(耶稣)、有成长(学习)。相对来说,教会活动对港台妇女的影响略有不同,除了上帝与信徒的关系之外,港台妇女所选的第二选项是团契生活,第三是个人成长。很明显,港台妇女对于归属感的需求甚至大过个人成长的需求,这也许与她们离开了故乡的支持系统有关。

◆ 女教徒信教前后生活状况的比较分析

妇女信教前后的最大改变是对生命意义及未来期望的积极认知度大幅提高,第二是积极情绪的提高和消极情绪的减少,第三是对女性角色的认同和自我概念的提升,第四是人际关系的改善,尤其在伴侣关系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信教妇女的亲密关系有明显提升,内因可能与体验到上帝作为“天父”对女儿的爱和无条件接纳有关,外因可能与圣经教导的夫妇、亲子相处之道及姐妹之间的彼此分享及劝勉有关。

进一步深究原因发现,首先,基督教满足妇女的并非仅是成就上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个体的积极肯定与无条件接纳。上帝的肯定、在基督教里“重新做人”的应许、永恒的盼望都给妇女带来了一条新的出路,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妇女的积极情绪提高了,消极情绪减少了,自我认同提升了。其次,信教妇女情感得到支撑,教义教导妇女要顺服丈夫、谦卑舍己,使妇女在家庭人际关系上有了很大改善。同时,每一次教会活动都为女信徒们提供了一次免费的团体咨询机会,妇女在自发的学习、彼此分享中一同成长。

结 论

现居上海的基督徒妇女来自不同地域,具有多重文化背景,经济和社会地位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妇女对人生意义的寻求促使她们主动接近教会,而基督教的教义――“神就是爱”以及耶稣的榜样与事迹,在这个时代吸引了知识女性的注意。宗教学习活动,包括每日阅读圣经、祷告、默想等独处操练,为忙碌、孤独的现代人寻得了片刻安宁,使信教妇女得以汲取精神食粮,静心思考问题,并悟得智慧和方向。信仰带来的自信提升了妇女的积极情绪和自我肯定,进而正面影响妇女的亲密关系。就本次调研结果来说,信仰基督教对妇女的思想意识层面,包括人生观、情绪、自我认同等方面都带来正面影响。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