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抗日战争时期的基督教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的基督教大学

内容简介:基督教并非专属于西方,它也属于世界,是人类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能老是把基督教视为外来宗教,其实它与佛教、伊斯兰教一样,已经逐步融入中国社会,充其量只是有时间长短、程度深浅、范围大小的差别而已。基督教教育,经过几代中外人士一百多年的努力,早已不是外来事物,而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不可以不加珍惜而随便唾弃。即令是基督教神学教育,除狭义的教育功能外,更具有满足一部分人民灵性生活需要的宗教功能,我们也不可以简单粗暴的态度随意加以否定。我认为,基督教教义的正常宣传,特别是多年以来基督教内有识之士对于汉语神学的艰苦探索,也属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相互融合,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丰富与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在大力提倡研究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加强对基督教文化,特别是中国基督教文化的研究,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必然有益于当前的人文精神重建。

作者简介:刘家峰,山东日照人。1974年获山东大学考古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山东大学中国近代史硕士学位,2001年获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博士学位。从1997年7月至今,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任职。目前从事中国基督教史研究。 刘天路,1951年生,山东济南人。1985年获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秘书长。合著有《基督教与近代山东社会》,在《历史研究》、《文史哲》、《东岳论业》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第一章 抗日战争与基督教大学的中国化一、早期基督教大学中国化的努力二、战前基督教大学中国化的成就三、抗日战争与基督教大学中国化的进程四、基督教大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世俗化问题

第二章 患难与共:基督教大学大迁移一、政府、差会与学校当局的战时决策二、漫漫迁徙路三、迁与不迁中的民族主义问题

第三章 见证人与活菩萨:南京基督教大学的上籍教授一、金大、金女大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二、见证人的见证三、活菩萨:南京大救援四、怀念与赞美

第四章 抗战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教育发展一、战时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合作二、战时教学活动的调整三、战时基督教大学的学生与教师

第五章 基督教大学与战时的社会服务一、基督教大学战时社会服务概况二、基督教大学战时的乡村建设

第六章 基督教大学的宗教教育与宣教活动一、战前基督教大学的世俗化趋势及其对宗教教育的影响二、战时基督教大学的宗教教育与宣教活动三、战时宗教教育的困难与挽救对策

第七章 中国基督教大学校董联合会一、中国基督教大学校董联合会的组建二、校董联合会战时筹款与基督教大学的发展三、从校董联合会到联合董事会

第八章 战时基督教大学与国民政府之关系一、忠诚与鼓励:基督教大学与国家的互动二、基督教大学与政府教育政策之间的冲突三、寻求基督教教育与国家教育之间的平衡

第九章 战后计划与基督教高等教育的调整一、战后计划缘起及起草过程二、战后计划主要内容三、各方对战后计划的反应四、战后计划的实施

附录一 主要外国人名汉译表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