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

作者: 巴拿巴
来源:福音时报
2021-08-27 15:49:09
分享与播放

法国伟大的农民画家米勒有一幅传世名作《拾穗者》,黄昏夕阳下,一望无际收割过的麦田,弓背弯腰的三位妇人,正在麦田拾取收割遗落的麦穗。画面给我最大的感动,是劳动者苍桑的身影,使我忆起了幼年时在农村的劳动经历,跟随父母在田间辛苦作工,有直不起腰的体验。

米勒是位农民画家,一生所绘,专为穷苦大众。有哺乳的、把孩子尿的、有乞丐,但这一幅《拾穗者》尤令我感动!而拾穗者所拾取的,是自己未曾耕种的,是别人田里收割剩下的“零碎”,因此,也是蒙了别人的恩,才得有的一点点收获。拾穗者本身就是蒙恩者,而这恩典,源于耶和华的一条律法: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利23:22

还有类似的律法,比如打果子,尽梢上的果子;摘葡萄所剩下的,都要留给穷人和寄居者,谁愿意要,就可以白白来摘取。从这些律法可知,耶和华上帝并不是一位冷冰冰的法官、暴君,乃是满了慈爱和怜悯的父上帝。他眷顾那些可怜的、贫穷的、瞎眼的、寄居的、无依无靠的拿俄米和路得!

记得幼年时,曾随伙伴秋日里到田间“遛”过红薯,拾过花生,(别人拨不干净,可以随意拣取)。那份快乐,从一块田跳到另一块田,紧跟农人收割的脚步,拣取不是自己劳动的果实,傍晚,沉甸甸地提篮回家。那是一份意外的惊喜。是从大地得的赏赐,只要你够勤劳,收获会相当的大!

拾穗,本是一个蒙恩的过程,更何况路得这样一个穷寡妇,一个从外邦流落过来的外女人,因此,当大地主波阿斯向她说:“女儿啊”,她的心一定是一暖,一下子明亮如正午的阳光。

波阿斯的顾恤和恩待,一定不是那种一见钟情的爱情,因为两人根本就不对等,一个拥有诸多田产、仆役的大财主,一个是一无所有的寡妇,波阿斯敬重路得的品行,路得爱婆婆,为婆婆,甘愿离开本族父家,归信耶和华上帝。波阿斯知道眼前这个女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因敬重而怜爱,因怜爱愿意尽力恩待路得,且这份爱已超越了律法的程度。

让路得拾穗之时可以喝他的水,吃他的饼,且“蘸饼在醋里”;又让仆人悄悄从捆里抽出些麦穗,故意遗落于地,让路得好多一点收获。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当路得低头垂目,羞羞惭惭地弯腰在田间拾取别人正在收割遗落于地的麦穗时,生怕人嘲讽、讥刺;又或欺负她一个外邦寡妇,但田主——她的恩主却以慈爱和怜悯向她说话,对她施恩,请她吃饭……一个美好的故事开始了。

《士师记》让我看到人性的丑恶和败坏无止境、无底线之堕落;而《路得记》却以爱和恩典尽力挽回这世界。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河南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