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一个感恩的节日。老师,一个崇高的职业。三尺讲台,奉献真情,挥洒青春与汗水,映染满园桃李芳。
在教会,牧者如同教师,以丰富的属灵装备,深厚的神学造诣,敬虔的服侍,与神同行的经历,引领着众信徒,成为神的忠心仆人,守望群羊,引领信徒。教会复兴,一代又一代的牧长,以言传身教,成为属灵道路上的领路人。
在孩提时,我跟随母亲到村里的教会礼拜,一位老长老的虔敬服侍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他当时有七十多岁,佝偻着腰身,面容清瘦,把家里当作接待点。圣经非常熟悉,每次礼拜,大家读经,当时是繁体字版本,读每段经文,他熟悉到在一旁听,读错一个字都晓得,更神奇的是读到哪里,有一个圈(竖排版圣经区分段落用),他都十分清楚。
当时没有赞美诗,他用毛笔书写了厚厚一摞,每次唱诗时,唱着翻着,大家心里非常喜乐,尽管他曾因信主被批斗,但口里常是赞美。每个主日,他步履蹒跚前往五里开外的县城讲道侍奉。他的忠心爱神,使我看到了神仆人的形象,我刚到教会,有时就让我读经,使因残疾自卑的我,感到了主里面的接纳的温暖。
后来结识了曲沃教会的张务俭牧师,老人曾任教于天津神学院,琴弹得非常好,唱诗身音洪亮。六十年代下放回到家乡。八十年代教会开放,被按立为牧师,在晋南、晋东南许多县市聚会讲道。他一面事奉神,一面尽本分,科学种田获丰收,父亲写他的事迹在《天风》曾做过报道。
我小时候,曾听过他讲道,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次春节,讲到主耶稣的智慧和身量一起增长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至今记忆犹新。闲暇时间,我曾到他家里拜访,他就和我谈道,勉励我多学多看,预备自己为主作工。送我一些属灵的书籍,教导我福传的一些技巧。每次都有所得着。
我常想起他常提到,他上神学,他的老师对他所劝勉的话“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你那生命的冠冕”(启2:10),这句话也成为我走上属灵道路的座右铭。尽管他蒙召归天多年,他谦卑和善平易近人的形象一直浮现眼前。
后来在临汾教会,我开始参加教会活动,开始了一些服侍。从带祷告会、小礼拜分享、带大礼拜到成立组建活动点、团契,从担任执事,到被按立为长老,一路走来,在服侍中不断锻炼成长,曾经心里火热骑车四五十里传福音,曾经甘心乐意为主摆上,也曾贪爱世界远离神“逃往他施”,也曾灰心失意“打鱼去”,也曾一同见证教会的复兴与荣光,也曾经历分裂的风雨波折。
在风里雨里主恩引领一路走来。程树恩长老的敬虔忠诚令人敬仰,薛当娥牧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令我感动,力排众议安排让残疾的我登台讲道;卫承恩长老的殷切劝勉,陈丽长老的不断鼓励,更有富有神学造诣的黄海林牧师、邰金宝长老在神学上的指导,在撰写文字侍奉工作上忠告与提醒,还有各位神学生和教牧组讲台侍奉人员的帮助,还有众牧长和弟兄姊妹的热心鼓励劝勉,使我能不断在事奉中尽上一点当尽的本分,我本瓦器,蒙神陶造使用。在事奉中,我发现了身边的许多感动,看到许多人身上的真善美,我也越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感动中服侍,在写作中不断升华。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福音时报》,开启了我文字事奉的新平台,结识了各位编辑老师和撰稿人,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次相聚都有新的收获,视野在不断开阔,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我们不是为了名利而写作,而是为了复兴中国教会的委身摆上,各位文友使我受益匪浅。
还要提到我的父亲,他做了多年的教师,十分支持我的侍奉。经常鼓励我尽心预备讲台讲好道。每次讲道稿件,他都认真审改,并留心听,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和不足,并且热情支持我的文字事奉。母亲也是多年执事,她用省吃俭用的钱供我上金陵神学院函授神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回顾走过的路,每一次经历都有神的带领,每一个属灵的长辈的教诲令我难以忘怀;还有众多的肢体同工,他们虽然不是教师,却成为良师诤友,成为灯塔,引领我勇往直前,奋力为主做工。感恩各位良师,一路同行,携手并进。
注: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