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古老的东方大国开始了艰难曲折的近代化历程。
而上海作为《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之一的口岸,在西风东渐中迅速崛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在近代时期,上海号称“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在远东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由于上海在中国近代的重要地位,很多外来传教士都把这里当作宣教的中心。基督新教多数宗派(长老会、监理会、浸信会、圣公会等等)、罗马天主教、东正教等等主流宗派都来到上海开拓教务。在此建立教堂,以及学校、医学、图书馆等等设施,极大丰富了上海文化的内涵。
其实上海基督宗教的发展时间比较早,早在明末时期,明朝文渊阁大学士、科学家、天主教徒徐光启就在徐家汇一带建立农庄,著书立说,其后代也都在此繁衍,形成了上海最早的基督徒聚落。
而到了近代时期,上海基督宗教得到了巨大发展,作为各宗派宣教的中心,很多教会机构都设置在此。不少雄伟的教堂拔地而起,例如沐恩堂、圣三一教堂、国际礼拜堂、徐家汇天主堂、董家渡天主堂等等,成为老上海重要的风景线。
而教会创立的学校(如: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崇德女中)、医院(如:仁济医院、广慈医院)以及文化机构(如:墨海书屋、徐家汇博物院)等等科教文卫设施,都对中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上海也是中国基督徒较早实现自立的地区,1903年,俞国桢在海宁路、克能海路(今康乐路)路口购地,次年建成沪北海宁路自立长老会堂,与美国长老会断绝经济关系。
1906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俞国桢发起成立中国耶稣教自立会。此举得到了宋嘉树等中国教会领袖的强烈支持,在中国教会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
上海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督教最早复会的地区之一。1979年9月2日,沐恩堂迎来了复堂,为上海第一座开放的教堂。一周后,清心堂也重新开放,此后上海各大堂会纷纷恢复活动。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教产也都逐渐回到了教会手中。而且当前中国基督教两会的总部也是设立在上海九江路。
由于上海教会在中国基督宗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了解她们的历史,将能更好地解读中国教会的发展历程。《西风落叶:海上教会机构寻踪》就是一本了解上海基督宗教历史的普及性书籍。
作者掌握了大量丰富史料。本书不涉及基督教教义,也不讲西方教会与中国政治的关系,更不谈各宗派的种种差异。而只讲各国教会进入上海的概况,以及教会在上海建立的教堂及其创办的各种教育文化机构,对于希望了解上海基督教历史以及城市历史的朋友,会有不小的帮助。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