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可福音 10:43-45)
老公热爱拿锅铲多年,比我更爱拿毛笔。我们的婚姻已逾卅年,近年他爱厨事我心存感激。老公自黑发人变白发人,基督徒认为,人能活到老年都是造物主的赐福,有经文说: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箴言 16:31)
为了我俩的健康,老公最近建议晚餐别再吃两种菜,因为晚餐不应再吃肉了,而我对老公做的美食味道百吃不厌,每种都是美味、至味、好味、调味、寻味……老公热爱厨事多年,年轻时我们每顿饭总爱几个美菜上桌,如今简餐仍美食。
感谢主,老公一向勤俭惜物,因热爱厨事多年并负责我家蔬菜与水果采购,他的菜更有机营养,或说美味中夹着另一种“酶”或“美”,所以更香更下饭。美味怎么成就五味,我看上门做客的亲友对老公的菜不止是饱腹,其实我看主客人吃得更是一种氛围,一种对生活的恭敬,或说我更在老公餐盘中品尝到新生活佐料,所以浮想若张爱玲、鲁迅能吃上,也必会提我老公的菜?
老公是家中老大,如今我们均走入人生下半场且都不是老孤单,因他对厨事菜肴有兴头有奔头,家人当然就尝到甜头。我心存感激时更明白生命就是热爱生活,岂不正像经文:“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马太福音 5:13 )
五一将到,北京天气即将转热,我体会此时是一年最舒服的季节,每周末总尝到老公特别下厨备料,我看厨房里是另一种生活智慧,时间如同定格。老公一向爱家,相信神多看在眼里:“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 5:14-16 )
其实同枕人如我还有他的同事人都爱老公的美食,近两年疫情严峻,他与公司更交情匪浅,因为同事怕疫更认同他的至味、 好味 、美味、 回味,尝过的人谁不知道厨房有他就有一连串惊喜会上桌。很多亲友曾到我家做客,他们以从容豁达的心来看世间的美好与期待,就像等我家上桌的好菜。
我看老公拿着锅铲就像书法大师用笔用墨,因为餐桌上的人品尝时谁不也体会到了山川草木、虫鱼花鸟的意味?!老公当年北师大中文系毕业,曾为两岸媒体工作过,如今总编还得写月刊专栏,你看文字洗涤红尘?我更看有厨房盘筷之美,很多人看他的铲头并不输笔头,一文一笔,一铲一锅,一果一蔬,各有所属,各有所命,不怕过程繁琐艰辛,因为上帝与我们同在。
我家四人都爱吃他的菜,其实吃饭就是学习,有更多学问。记得有次周末,老公带全家到郊区乡下,有一天小儿子跟我们说:“原来土豆是长在土里的,不是挂在树上的。”
一士一农,疫情都峻,老公同事们人人为了健康都盼在办公室尝到总编更健康有机拿手好菜……我猜想,同事们谁不盼着中午能尝到总编又有两个好菜?饱了口腹之欲再继续抗疫。感谢主,让纸媒月刊前途无量,一路平安,一直喜乐。
我们常常去农贸集散地买有机蔬菜,远离城市,只要吃饱喝足了就是一种幸福。特爱老公做的马铃薯,市井小民谁不爱吃这款农作物,台湾人称它是马铃薯此岸叫它为土豆。马铃薯有大颗也有小粒,可细切可大粒炖肉,知道它是分畦种植,开花季节洋洋大观,老公下厨土豆入锅后才叫香,不论切丝细炒,不论大块炖牛肉、猪肉、鱼肉、鸡肉……那是我家餐桌的老味道。生活总有一种轻松感,日子悠闲不忘再读一下圣经:“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马太福音6:25)
感谢主,疫情虽仍在,但是我们全家健康幸福,顺利顺心。常尝老公的美食,也不忘满足心灵的学习,与读者共勉常读《圣经》。诗篇119:105,“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相信婚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生命,就是圣经这段:“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北京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