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这儿不少教会采用了新的牧养模式,也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果效。其中有一种模式是关于慕道友培训的,在经过一番包装后,这种模式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力,展现出超强的吸引力。本来,像慕道友培训之类的事工做起来就不容易,因为一方面传统的模式就是单纯地讲课; 另一方面,该课程限定了培训的对象是慕道友,而一般教会的慕道友实在不多。此两方面原因导致该事工很难成为推动整个教会向前发展的主动力。不过,经过相关包装之后,该课程果效惊人,以至成了整个教会的根基性事工。在该事工中,唯有一个环节有一定的争议,这个环节便是“吃饭”的环节。
“吃饭”原是一件普通之事。如果这个环节放在具有一定封闭性的营会事工中就不存在任何争议了,但在每周一次的培训事工中,吃饭的地点又设在教堂里,这就让一些人难以接受了。那么纯粹是方式方法的问题吗?还是说背后有一些相关的理念问题呢?本文尝试讨论这一问题。
一、这是想以“吃吃喝喝”的手段引人入教吗?
异议者之所以不接受“吃饭”环节,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在聚会的过程中引入“吃饭”的环节乃是一种引人入教的手段。他们不是反对“吃饭”本身,而是反对用这种方法来达成属灵的目标,认为这一做法有违圣经的教导。 平心而论,他们的异议并非无病呻吟,因为我们周边有不少教会曾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比如一些教会在主日以及开培灵会或举办圣诞节的时候会供应午饭,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会并未限制哪些人可以用餐,间接导致了个别“吃饭”的人混入教会。他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免费的午餐,就是为了“混口饭吃”。
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人,他们之所以被吸引到教会,乃是因为教会有提供免费的饭菜。而该事工在聚会的环节中设置“吃饭”,此环节在无形中可能会产生某种额外的吸引力。也就是说,他们担心这样的做法在无形中乃是以“饭桌上的吸引力”取代了“福音本身的吸引力”。不过,担心归担心,从实际的果效来看,这样的担心仍是缺乏事实依据的。客观来说,即便“饭桌上的吸引力”的确存在,但其是否就取代了“福音本身的吸引力”则应当通过田野调查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答案。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来看待此种做法呢?教会在采纳这项事工的同时,是否应当剔除“吃饭”这个环节呢?
二、可以有某种仪式感,但更重要的是“道”的供应
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询问该环节的设计者,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呢?据笔者所知,他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让参加此聚会的人有一种被当做尊贵嘉宾的独特感受,以此让他们感受主的大爱及主里的美好。这样看来,设计者的确有一种对聚会的仪式过度追求的倾向了。难怪,做了这一切的包装后,这种普通的培训能摇身一变,而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事工了。
当然,仪式感也有积极价值。只是不要太做作,而要尽量保持淳朴的状态,让参与者不是看到聚会的摆设有多么精致,而是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确是一群被爱的人。提及仪式感,新教是比较缺乏的,故此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给与一些增补,也是合情合理的。只是,我们最好能用历史教会的传统作为资源来进行设计,让参与者能感受到两千年历史教会的博大精深,圣徒事迹的感人至深。
至于异议者的担心,笔者只能说只要聚会的流程仍以宣讲为主,只要牧者的宣讲具有足够的属灵上的供应,将主的道充分见证出来,那么“福音本身的吸引力”是不会被“饭桌上的吸引力”取代的。与这种担忧相比,笔者倒是更加担忧另一个问题,即在一个传统的教会中,信徒们是否能普遍接受这种聚会模式?毕竟,我们周边的教会很少将聚会的地方变成吃饭的场所。笔者认为如果有专门的食堂,并且让邀请来的嘉宾能在聚会前先在食堂就餐的话,这个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从神学理念来看,“吃吃喝喝”如果是为了福音,也并无不可。但这种聚会的设计如果只是为了让参与者体会一种氛围,那确实有点本末倒置了。因为氛围固然重要,但以氛围来吸引人就有点偏颇了。因此,除了要给人体验“爱的氛围”外,整个的聚会仍然要以“道的供应”为核心。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