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特曼著。曾念粤译。《盼望神学》。香港:道风书社出版,2012。
引言
什么是好书?前辈先贤告诉我们,一本或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就是好书,笔者对此深以为然。当下好书的概念可能会变得更加丰富:比如一本冷门学科的书被众多热门学科的人所追捧;一本出自一个深奥难懂国度里的思想被众多其他语言所翻译;又或者一本书,一版再版,甚至这个再版的能力胜过其作者的想象;一本虽经历时间的打磨,却仍然按时结果丰硕的。笔者最近所读的《盼望神学》便属于上述条件的好书。
笔者初次接触莫尔特曼(Jürgen Moltmann)的《盼望神学》,是在读华东的时候,偶然间在佘山修道院的图书馆与之不期一遇,瞄见它的神秘面纱,深深被它的一袭绿衣裳所吸引。不过那个时候,口袋的钢镚只够果腹,不足以装备头脑,无法实现买书和阅读自由。多年后,室友为我复印了一本32k的《盼望神学》,让我弥足珍贵,兴奋好久。不过说实话,那时候,我对《盼望神学》只看得懂名字,对其内容并不十分了解。后来到了教会,教会让我们挑一些书,其中就有一本莫尔特曼的《盼望神学》,得之后,草草地读了一遍,说实话,就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枣,不知道是什么味道。最近因为要完成一篇小作业,二刷了这本上个世纪的书,让我开了一点觉悟:神学若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以及带给人盼望,那么神学就犹如一堆废纸陈言,只适合烂在肚子里。
一、莫尔特曼简介
莫尔特曼在世界上闻名遐迩,然而在中国教会界却知之甚少。很多人对其及其作品都是不甚了解,有人甚至只是听过他的名字,便对其思想进行肆无忌惮的批判,并对之套上种种自以为是的标签。笔者并不是介绍莫尔特曼神学的专家,也不认为自己有资格向所有的人推荐这本举足轻重的神学作品《盼望神学》。笔者只是想向像我这样一个神学的初级爱好者介绍一位德国神学史上闻名遐迩的神学家以及他所著的这本闻名遐迩的作品而已。
莫尔特曼1926年出生于德国,当时的德国正经过一战的颓废,也面临二战爆发前的压力。年轻时期的莫尔特曼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非常幸运地从战争的魔窟中活了下来。但他也非常不幸地成了战俘。或许是因为与战友的天人之隔,抑或是他在战俘营对人生的重新思考与定位,战后他毅然决然地重新选择一条他之前从来没有走过的路——求神的道路。求神对他而言不是迷信式对神进行顶礼膜拜,而是延续德国的先贤,用理性的方式去探索上帝在人间的国度,不过这条路他虽然是醉里挑灯看剑,却带他梦回圣徒相通。他所分享的文章,让举世内外纷纷响应。从而令他可以在神学上点兵,犹如霹雳震惊,桃李天下。为此即或白了少年头,也赢得生前身后名。
二、莫尔特曼的作品介绍
莫尔他曼的作品很多,成名也比较早,然而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港台的神学人士才把他的作品翻译为汉语引入中国。1994年,他的72年版成名作《被钉十字架上帝》(The Crucified God:The Cross as the Foundation and Criticism of Christian Theology)被翻译为中文,这是一部分很具有路德气质的十字架苦难神学。 99年出版了具有原创性生态创造论的《创造中的上帝》(God in Creation:An Ecological Doctrine of Creation)、《当代基督》(Jesus Christ for Today),很可惜《当代基督》已经绝版,无法买到,以及《俗世中的上帝》(God for a Secular Society) 。
21世纪元年,港台出版了《来临中的上帝》(The Coming of God :Christian Eschatology),本书凸显了基督教末世论的时代契合性。2002年出版了《科学的智慧》(Science and Wisdom)。04年出版《神学思想的经验》(Experiences in Theology :Ways and Forms of Christian Theology ),这本是莫尔特曼对基督教神学形式与方式的总结,主要介绍了他自己的做神学的方式和方法。
同年,他的成名著之一的《盼望神学》(Theology of Hope:On the Ground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Christian Eschatology )也面世了,之后还出版了一本《盼望原理》。《盼望神学》是作者经历二战后,他对生命、宗教和神学的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一个人要理解盼望是容易的,但一个人要把盼望聊得令所有的人都感兴趣,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陆对莫氏著作的翻译与出版都是跟在港台之后,而且只有少数几本成名著而已。即使如此,已经出版的书,现今也几乎都已绝版,网上的价格着实有些高。这个现象反映了一个情况:我们对莫尔特曼及他的著作不感兴趣。个人觉得不感兴趣有几个理由:首先,莫氏的作品不是那么浅显易懂,可能原著就是如此,翻译至中文就更难懂了,我们对于难懂的东西,哪怕是好东西,都会弃之如草芥。其次,莫氏的作品虽然有影响力,但却不适合中国教会的土壤,我们不太重视神学的理论构建,而是倾注于教会的实际建造,甚至有时候还很反智,认为神学建造是无益于教会发展。第三,中国教会的胃口被某些宗派的神学改造过,当他们面对具有多元且饱受各方面关注的神学家及其的思想的时候,本能的过滤了。第四,我们对欧陆的神学家着实不甚了解。无知成了不了解最大的障碍和底气。
三、《盼望神学》的研究状态
我们对莫氏作品的翻译是滞后的,对他的研究也是滞后的。04年曾念粤发表了一篇<汉语学界关于莫尔特曼神学研究的成果与现状>,其中论述刘小枫在90年代写了一篇<十字架上的未来是大地的希望>,刘先生虽出生在大陆,但他的事业的发端却是在港台。刘小枫首先介绍了《盼望神学》的终末论地位,然后从创造与应许的角度回应了盼望神学的末世终极极关怀。刘小枫开启了大陆世界对莫尔特曼思想研究的序篇,为后人在这条道路上继续不断地求索提供了一条方式。
今天很多人把莫氏的《盼望神学》与《被钉十字架上的上帝》进行一种比较性的对读,认为两本书的重叠价值和递进精神, 然而大家对《盼望神学》本身的介绍却不是那么完整。直到02年米勒的《国度与能力》出现,基督耶稣才成为了盼望神学的核心概念,才使《盼望神学》本身的力量发挥出来。不过,这不是盼望神学研究的结束,乃是盼望神学研究的开始。
四、《盼望神学》的结构
《盼望神学》最初给人的印象是它要告诉世人何为盼望,如何得到盼望,然而它的副标题对它的内容作了精细的限制,《盼望神学》是对基督教末世论基础和含义的进行广泛研究。
我们要理解《盼望神学》,必须从它的结构出发,以求全貌地认识它。《盼望神学》总共有6个部分,第一是导言,即全书的统帅部分。后面有五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基督教终末论的盼望作出划时代的论述。所谓划时代,它一方面回应了时代的问题;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了解决时代问题的方法。
从终末论的角度论述神学不是莫氏的独创,而是很多神学家的共见。他们希望通过了解基督教的盼望,从而给世界的盼望带来终极关怀的意义。然而,不同神学家对盼望与末世的理解是不同的。他们归结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与处境的不同。而事实上,即使是同时代的两位重量级神学家对末世和盼望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人对神学的理解有其独特性。
五、《盼望神学》的内容
导言部分,作者以灵修与默想的方式对盼望神学进行的各个方面的思考。灵修和默想似乎不需要任何边界和限制,但莫尔特曼还是把他的默想与灵修限定于末世论的范畴之中:他认为基督教信仰就是对末世论上帝的信仰,终末论不是系统神学的部分,而是系统神学的全部。这样论述,不得不佩服他对终末论的把握是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盼望神学》从1964年一经面世,至今已经快近一甲子,但它在神学史上的影响力却是丝毫不减,甚至它的影响力超过它作者的本身,这是莫尔特曼在《盼望神学》出版33年后回顾时所作的结论。
《盼望神学》发端于当时一群小众的神学家内部的一个讨论,盼望寻求一种以圣经为主的神学,这在当时是对主流神学的一个反抗。然而莫尔特曼用希望或者说让人带有希望的末世神学,突破了外界种种的压力,成为世界神学的榜样。它冲击了当时共产主义影响下的盼望伦理,也回应了同时代的死神神学对教会的影响,更是成为后奥斯维辛神学的重构基础。
不过要想更好地理解莫尔特曼的末世盼望,还需要了解其他人对末世判断,我们不仅要了解巴特、布特曼,潘宁博的著作,甚至还要理解康德和黑格尔的思想。但最主要的是理解基督教四千年来的传统,它涵盖了旧约思想的部分。旧约的应许是新约乃至教会盼望应许的所在,因而盼望不单单是对未来的盼望,更是对过去上帝应许的盼望。
莫氏认为教义不仅是一种文字记录,更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对将来未知的开拓,因而神学的终末论有其过去和将来的力量。这个力量迫使当下的我们对末世有一个彻底终极的盼望,人只有向着永恒,他在必死的道路上才能看见曙光。首先,盼望不是基督宗教所论述的一个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静态承诺,而是一种动态死而复活关系的修复。唯有在盼望中人才能看见当下环境的中的永恒价值。其次,莫氏同样强调基督教的末世主角是这位道成肉身且死而复活的基督,唯有基督的复活才是基督教终末的未来。为了说明这一个点,作者开展了五个层次对我们作详细的分析介绍。
第一,从启示的角度进入
启示是基督教神学发展的肇因。把终末论当作启示的目是发端于魏斯和史怀哲,他们认为基督教宣讲信息的主要方向是指向终末。然而对莫尔特曼的终末论影响最直接的还是要算巴特等人的辩证神学,这个影响不是因为他肯定巴特的学问,而是通过否定巴特对终末论的核心判断。莫氏把盼望的动力建立于上帝对人的应许上。这个应许不仅体现在自然宗教上,也涵盖了神在超然启示中承诺,上帝赋予了盼望终末论的超验性。这种超验性胜过康德和黑格尔对盼望偶然性和随机性理解,因为上帝赋予了历史稳定性。我们唯有把握住启示当下超验性,才能看到上帝对当下境况的临在性。这就需要我们对启示有一个重新的定义和建构。
启示一方面是人对神可体验式的主观回应,因而基督教的真理必须以人的真实感受为描述对象,而不是以深奥无法理解的言说为基础。从这种角度出发,上帝是无法被我们边缘化的。今天我们否定启示的超验性和个人性后,教会就被边缘化了。
启示另一个方面宣告上帝的主权地位,上帝要我们借着他的方式去理解认识他,我们才能些许明白一点关于上帝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对焦于上帝的本体,更是对焦于基督和圣灵本体。上帝在历史上多次显示他是谁,但人从自己的本位出发,只能对上帝的本体进行一个侧面且有限的认识,因而产生了对神认识的不可知论。巴特特地为神和人之间划了一条银河式的距离,让人只感受上帝的存在,却不明确其存在的具体描述。而基督是上帝启示的终极表达,我们需要透过在基督里的启示去认识上帝在启示里的奥秘。唯有在基督里,我们才能真实地面对启示,面对自我,面对启示后面的上帝。
历史是上帝启示的另一个纬度。在历史中我们才能把握启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唯一让历史成为启示要素的,是历史在践行上帝所颁布在启示里的命令。今天人为地将历史与上帝所启示的救赎史剥离开来,让历史不再有上帝启示的身影与作用,其实也是上帝透过历史启示的重要筛选,让人以自我放弃的形式不明白上帝自我启示的途径和恩典,因而我们无法通过片段式的历史总结去整合基督的在历史中的作为和做事的法则。
小结:唯有透过启示的方式我们才能让启示中的上帝变为现实上的上帝。而启示的终末论就是让人享受由启示意义与基督的生平所结合带来的紧密关系。这种结合完成了历史的终末论,也是启示的终末论,更是上帝救赎的终末论。
第二,从应许的角度进入
应许是上帝给予跟随之人所立的承诺。上帝的应许不管代价如何,他都会履行到底。旧约是上帝应许的集合表达,而新约则是上帝应许的终极实现,不管是土地还是人口,但这些都不是上帝应许的终极价值,上帝应许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向世人的显现与同在。神的同在与显现,让人树立一种完整的一神观信仰,具体表现在他们过着一种上帝应许式的生活,即无论是宗教还是作息,都带有上帝应许的印记。
神的应许是一种末世观的预告:上帝的应许是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进行,从而划定历史在过去与将来的作用,人在承受上帝应许的时候,是否有主观的接受和拒绝成分,笔者认为是有的,而且这个价值超越了历史对人的塑造功能。历史可以传承与隔断,但应许却不可中断。若舍去应许,历史便无重力,人若不在应许中回归上帝,人将变成无力和无将来。
上帝是应许的开始者,也是应许的实现者,这种既开始又结尾的状态本身就是一个应许式的奥秘。因而我们必须在系统神学和教会历史的领域里去探究上帝应许的点滴,我们唯有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被归正,否则我们就会将上帝和上帝的应许分开,那样我们就落入先知所宣告的审判里。先知的审判不是处罚,而是祝福,这个祝福从创造之前就有了。因为唯有死,才能让人认识令死人复活的上帝。死亡是通向上帝掌权国度的最终门槛,圣经宣告神的应许是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而这一切的奥秘唯有在基督的应许里才能完全实现。
第三,从基督生平的角度进入
启示和应许的完美结合是基督的福音,若把基督从启示和应许中剥离,就会令启示和应许成为无根之木。因而我们无法将福音分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产物,它是天启的。基督耶稣的生平就是要将基督的个体式启示普世化。基督更是上帝应许永恒性的超然存在,他是新的启示,也是新的应许,更是新超越者。基督对启示和应许注入一种全新的诠释,这正是福音更新的内容,这种更新是按照旧约上帝启示的文本,但同时又指向末世的方向,死而复活是基督的过去,也是人类的未来,因基督彻底带来了上帝的同在与掌权。今天的教会应该成为基督死而复活的见证者,否则基督复活的真实性就会在教会中堕落,从而教会就失去了在基督里的神圣价值。
人一旦杀了基督,人就把自己的将来的盼望给终结了。然而上帝的能力让基督死而复活了。我们只有把基督的死与复活合而为一,我们才能看见基督复活的末世超越性。神对人的末世应许是神在基督的死而复活中实现的,人唯有在基督里方能成就神的义与从神义而来的义。因为神之义的本身是对人之义的否定,但基督的死而复活是对神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一方面让人看不见上帝的说话方式,另一方面让人看见上帝救赎之行动的末世效力。十字架与复活是上帝国度的隐藏与展现,是上帝全新的创造。复活是基督教神学的源头,也是我们盼望上帝的动力源。基督的复活超越了世人所有的努力,唯有在信的层面,人才能达至神所赐的永生境界。我们可以信的形式宣传福音,以福音的形式宣告历史,以历史的形式盼望基督的终末论。
第四,从历史学的角度进入
我们若将上帝的救赎史与世界史分开,就会让人彻底在上帝救赎的路上迷失方向,这恰恰体现了人的软弱。历史需要在诠释下方能被人理解。因为史学的方法论总是让人无法捉摸,人类的历史是站在不确定的角度下去思想人的善与恶。当文明和历史结合的时候,人的思想从神的治理转变为人统治,因而人的处境就面临很多的危机。人是无法在自我危机中解决危机的,人都是在处理危机的同时继续制造更大危机或危机的潜在因素。
人对历史的理解是多元的:首先,历史是一面能折射出人生命和生存的境况,人若不在末世伦理的界限上去思想历史,它就会影响人对神的理解。其次,史学的价值在于肯定基督的再来是无法在历史中完全展开的,因为它本身就超越历史,期待基督的再来不是期待已经有的事,而是期待在基督里还未完成的事,这不是历史的工作,这是教会的责任。
第五,从教会的角度进入
教会是上帝在新约中选民的集合,然而我们在论述教会的时候,不能只谈选民,还要谈论选民在崇拜中的意义和价值。因而教会的定义被莫氏修订为正常地享受神的话语,正确地领受圣礼,并且履行正确事工,以及关照和滋养其他人的一群人。这里的教会不是指古代的教会,也不是指单一的地方教会,乃是指现代语境下的国度性教会。
因而教会的存在不是为了满足人,更不是为了迎合世界,而是要完成上帝的心意。教会在诞生初期,饱经沧桑,历经多次的坎坷,然而上帝仍然保存教会的欣欣向荣。上帝肯定了教会的圣与荣,因为教会真正意义在于从世界中彻底被分别出来去荣耀上帝,这是出埃及的属灵意义,也是今天教会荣耀盼望的真实价值所在。
人在教会中不是谋求宗教的超然地位,而是在寻求且确定人在教会中上帝所赋予人的原本位置。当人确定了自己的位置,才能确定了人在神面前的位置。否则从现代宗教学的定义去理解教会就是对教会的灾难。人的私心会让人的崇拜蒙上一层不透明的魅惑,让人迷失方向,从而让教会处在人生活和生命的向度之外。
人在基督里的目的是要人去魅,而不是让教会更魅,从而让教会在世界中逐渐边缘化。唯有在教会的将来,我们才能真正肯定教会在死而复活基督里的价值和恩典。基督的话语是终末论的将来和应许,这在教会的洗礼和圣餐中完全地预告了。在莫氏的眼中,圣礼具有同基督等同的救赎价值,姑且不论这个理论是否合理,但我们还是需要神圣地去思考教会圣礼的价值。
教会的另一个角色,让人成为上帝国度中的祭司,从而帮助我们完成在家庭,在职场中的信仰的任务:让我们可以完全地认识耶稣基督。当教会的外部矛盾无法实现的时候,我们唯有借着基督完成内部的突破,从而实现教会在基督的盼望。
小结:本书的五个角度看似是独立的,其实是各自有联系的,这五个方面和导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书的主要观点是末世论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这个末世不是基督再来时候才有的价值和恩典,乃是上帝在最初的时候就赋予所应许人的恩典,这个恩典是借着启示、应许、基督生平、历史和教会共同在末世来实现的。
六、反思与总结
第一、盼望神学虽然是教会领域的知识讨论,但它的触角已经延伸至很多社会的层面,比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在神学的论述中插入其他的学科,是一把双刃剑作用:一方面我们看见它的利,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击玉。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小心它的弊,它会稀释神学的浓度,让本书看起来很像社会学的论著。
第二,本书是把神学中很基础的部分如启示、应许、基督生平,历史和教会作出很高级的升华表达。一个厨师高不高级,在于他是否能用普通的材料作出惊艳的菜品,莫尔特曼就是一位高级的神学厨师。
第三,莫尔特曼的神学是带有时代的批判。他既着眼于过去又放眼未来 ,让他的神学特立独行。因而我们在读盼望神学的时候就需要对我们过往的盼望概念有一个极大的更新和升华,否则我们无法深刻地去理解盼望神学带给我们的个人、教会和国家的冲击力。
第四,作者的描述是激情澎湃的,这种饱满的激情源自他曾经悲惨的经历,这种经历促使他对当下的处境有一个更直接的关注。首先他对当时传统马克思主义有关注,其次他对布赫洛对盼望伦理有关注。但他不是停留在这些关注上,而是赋予这些关注从神而来的看法,因而盼望神学具有属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