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不少教会在开展小组事工,小组事工的模式和内容也多种多样。有的按照年龄和区域划分,有的按照服侍位置划分,也有的按照信徒不同成长阶段划分,形形色色,各有千秋。小组已经成为不少教会牧养和关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那整体来看,小组能帮助教会实现哪些功能呢?
一、上传下达
一般来说,教会成立小组之后,小组会建群,组长也会有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如今,教堂的家事报告一般只能通过礼拜现场进行通知,如果信徒当天礼拜不在场,很容易遗漏重要信息。一旦聚会有突发情况或者变动,牧者难以及时通知到每个信徒。这在疫情期间表现尤为明显。
疫情期间,实地礼拜时不时关停,此时小组下达的功能就体现了出来。一位牧者提到,当时经常周五才收到通知,说附近有人阳了要禁止聚集,此时要靠小组及时发布信息。“信徒落户小组的比例如何,从周日教堂门前的信徒人数可以看出来,等着做礼拜的人数多,就说明小组没有覆盖到这部分人群。”
上传下达的功能也是如此,大堂会信徒多,牧者难以了解所有信徒,小组长却可以通过小组聚会了解自己小组成员的状况,如此,一方面,牧者可以借助小组长会议,通过与小组长的沟通,了解信徒的情况,传达教会目前的异象和发展方向;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参与个别小组活动,有了解信徒情况的渠道,与信徒有更多互动。如此便在教会里建立了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
二、关怀与牧养
无论是在传统的大堂会还是新型城市教会中,羊多牧人少是中国教会面临的现实情况,因此对信徒的牧养和关怀就需要借助有效的牧会体系和管理机制,这种情况下,小组事工被视为解决该问题的良药。
借助小组事工的开展,信徒有一起学习话语、实践彼此相爱的机会,有的小组可能只是一起礼拜查经,有的则会开展春游、观影等系列活动,因为人数较少,成员可以有更多分享和表达的机会,如此也会更加了解彼此的生活和信仰,当小组成员有需要的时候,小组也可以及时提供帮助和代祷。
为了更大范围发挥小组事工的牧养功能,有的教会小组事工内有“小小组”的设置,小组查经聚会时会在一个小组之内分为几个“小小组”,一个人带领两三个人。小小组分享之后,再聚集到大组,选派代表分享本小小组的交流内容。
疫情期间小组事工在关怀和牧养上的重要性凸显,在大堂会无法实地聚会时,就靠着小组线上+线下聚会实现了教会对信徒的牧养和关怀,较好地保守了信徒,减少了疫情期间信徒的流失。
三、促进信徒对教会的委身
有位牧者谈到,一个人能委身教会,一般原因是两个,一是在教会有认识的熟悉的人,二是在教会有服侍。而小组恰好可以发挥这两个功能。
成都一家比较年轻化的教会中,慕道友上完相关课程受洗之后就会进入服侍小组中,他们在受洗前会填一个表,可以选择想要参与的相关服侍,进入对应的小组。受洗后,组长和组员会欢迎他们加入。有的人可能还没想好,同时选了几个,这样几个组长就会一起谈话、跟进,看他更适合什么位置。如此,一方面加入小组和大家一起成长学习,建立关系;一方面又一起参与教会服侍。这就增加了这个人对教会的委身感和参与聚会的稳定性。即便他后面工作有变动,离开了这个堂,组长和小组成员可以继续跟进他的情况,鼓励他在新的地方继续参与聚会和服侍。
四、培养小组长,亦是培养未来同工
小组长对于小组事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组长有时也被称为“小牧者”,借助预备培养组长,教会也在培养更多同工。因此一般小组事工非常看重组长的预备和培训。
培养一名小组长,需要经过门徒班、领袖班等一系列学习,浙江一位牧者就指出,小组长不仅要有爱心和热心,也要有一定的神学素养,借助举行小组长培训,可以装备他们成为合格的同工。在小组长培训的课程中,也会引进评估机制,借此督促他们进步和成长。
也有教会在开展小组事工时面临不少问题,但牧者同工发现,小组长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多成长。一方面是组长的培训课程和定期的同工培训会帮助大家成长,一方面是大家互相搭配服侍时经历真实的破碎和成长。
五、抵御异端极端
异端对教堂的侵扰可谓是防不胜防,他们有的冒充本堂信徒公开在教堂拉人,有的通过教堂围栏塞相关传单,还有的真假参半,先给你推送正规教堂的公众号,再发给你他们学习的课程。教会不胜其扰,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小组,也可以达到及时提醒信徒、抵御异端的目的。一方面让小组成员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组长也能及时了解发现小组成员的情况,避免他们被异端拉走;一方面就已经发现的异端成员在小组内披露,提醒组员注意。
浙江一位牧者汇集了所有曾经跟本堂信徒有过联系的新天地信徒的照片、头像,在小组群里一次性披露出来。他说,虽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也能给新天地创造一些麻烦,“最起码他们要不断换新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