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关注社会服务: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编者按:7月27日-29日,广东省基督教社会服务事工经验交流会于中山市隆都基督教堂举办。会上,中山、汕头、广州、英德等多所城市从事社会服务事工的负责人介绍事工开展情况、分享经验。基督教全国两会社会服务部同工也在会上介绍了社会服务部开展的情况。此次交流会特别邀请中华基督教公香港区会社会服务总协调主任、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协调主任、香港美差会潮浸服务联会总干事就与社会服务相关主题分享。以下是广东英德市三自会朱金泉长老以“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分享的内容:

英德地处粤北山区,自然资源和物产丰富,被誉为红茶之乡、英石之乡、蚕茧之乡,水泥之乡。英德市总人口约108万,市区常住人口30万。英德的教会于1981年恢复活动。最早是英德堂复堂,之后陆续有13处复堂或设立新聚会点;现全市有正式登记堂点13处,预备登记的有1处;信徒总人数约3000人。近年来,英德教会在开放的政策和主管部门重视的良好环境下,不但堂点增多,而且教会在社会服务的范围上不断扩大。我会也秉承圣经的教导“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现就十多年来,英德教会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些心得,与众教会分享。

一、医疗服务--大湾堂仁爱诊所和英德瑞英诊所

早在1990年,大湾堂(那时是租用的简易聚会点,仍未建堂)开始在教会内做医疗服务,邀请英德市区的一位朱伟杰医生每周主日到大湾聚会点为信徒义诊,只收取药费,深受信众的欢迎。当时大多数信徒年纪较大,加上大湾镇内诊所很少,看病非常艰难。

1995年,由香港招梁碧勉会佐捐资8000元,得以在教堂侧边一间简陋的瓦房设立医务室。教会聘请专职医生两名[陈丽容(女),邓学文(男)],并轮流派他们往清远市基督教两会开办的诊所,跟从严维生医生(原清远市基督教三自会主席,中医院退休中医,经验丰富)学习;后来医务室又搬到教堂一楼内两间空置房作为诊室。

当时条件比较差,设备也很落后,起步工作非常艰难,但上帝的恩典是够用的。2001年得到国际仁爱基金会郑翰龙总干事筹资30多万元。大湾堂于2003年落成了一栋四层的综合大楼。医务室在一楼开办,现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仁爱诊所。

仁爱诊所占地面积一百多平方米,是大湾镇中规模最大的个体经营、由卫生局认可的达标诊所。现设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项目,留观床4张,医务人员3人(其中医师1人,助理医师1人,医士1人)。本诊所以教会为核心,实行科学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始终坚持“性命相托,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创新,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优质的服务,以荣耀上帝的名。

第二间诊所是英德堂开办的诊所,后纳入三自会管理,得香港热心人士捐资扩大,并命名为“英德市基督教瑞英诊所”,在街道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教育服务

过去10年,英德教会先后建立了三间幼儿园(大湾希望幼儿园、浛洸培理幼儿园和鸡蓬坚信幼儿园)。我们看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正如圣经所讲:“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6)于是在大湾堂率先筹集资金建起了第一间幼儿园。

从大湾堂幼儿园综合楼建设到开办可算是一个神迹,我们起初只计划盖两层楼房(做了四层的基础),资金不足的情形下,我们凭信心连续盖起了四层,虽然欠下一笔不小的债务,但在三年内,教牧同工咬紧牙关,藉着香港中华基督教会湾仔堂的爱心和本堂全体信众的齐心努力,还清所有债务。大湾镇内早期已有两间幼儿园,待我们建成以后,镇的中心小学又开增设一间幼儿园,这样一个小镇就有四间。第一年招生只有20人,往后两三年人数增加也不多。一是竞争大,二是当地群众对教会仍不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生怕教会开办的幼儿园跟外面的幼儿园不一样,也害怕带有宗教色彩。因此,我们聘请优秀老师,同时教会在经费上、人力上全力支持幼儿园的发展,重视管理和教学质量。我们还请中山市基督教隆都堂伍园长和清远市基督教基爱诊所严玉清园长为我园顾问。

几年间,取得一定的果效。从我们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升到小学,各方面都比其他孩子略胜一筹。时至今日,我们已不需要卖广告,家长成为了最好的广告,也发展成镇内规模最大的幼儿园。

开办幼儿园旨在服务社会,让社会了解教会。然而,办幼儿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环境、教学质量和幼儿的起居饮食均不容忽视。我们在建园之前,就向计生办等相关部门了解人口和出生率问题,确保有足够的生源。开办过程中加强和镇教办、中心小学的联系,也保持与镇内其他幼儿园的良好关系,表明我们与他们是伙伴关系,不是竞争对手。这两年,我们的床位在注册的第一天就爆满,就将后来报名的小朋友转介到其他幼儿园。同时,大湾希望幼儿园还建立了老师团契,教会同工亲自关心他们的灵性成长。

2006年,我会筹资100万元在偏僻的山区的鸡蓬村内建起扶贫幼儿园,这是英德市乡村的第一所幼儿园,也是第一所扶贫性质的幼儿园。由于当地村民学前意识较差,经济能力也非常有限。因此,很少家庭会将自己的孩子送来幼儿园。虽然至今该园的经济上仍不能独立,三自会及大湾堂对其每年补贴2.4万元(每月2000元),但是在当地村民的心目中,幼儿园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最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这是也算是教会社会服务中所取得的一大成果。

在开办幼儿园方面,我们也总结经验与教训,教会一定要在行政上把好关,就如承包问题、收费问题等方面,因为办得不好将会影响教会的声誉。我市教会建立的第二间幼儿园浛洸培理幼儿园因管理上的疏忽,堂委会个别成员私自把幼儿园承包出去,造成教会的损失,至今仍有许多遗留问题等待处理。

三、扶贫

我会穿针引线,联系香港教会团体、热心人士在英德范围内资助贫困学生每年70人次,共款近10万元,包括初中生、高中生和大专生;部分学生由香港学校的学生家长实行“一对一”的支持方式,不但金钱上资助,还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帮助;筹集资金帮助特困户脱贫,协助他们建立脱贫计划(如购买母猪、猪苗饲料等)

英德教会在社会服务上将继续秉承“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的圣经教导,拓宽服务领域,在上帝的带领下,不断创造条件,争取服务更多市民。我市三自会今年7月租用独立办公楼,也将有更大的空间,在社会服务多努力,荣耀在天上的父。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