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主恩浩荡,千古不绝。一百多年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涤荡风雨如磐的长夜,穿越层峦叠嶂的迷雾,在这里建起了中国第一所聋哑人学校——登州启喑学馆。从此,聋哑人走出了“无声世界”,迎来了聋哑人福音伟大复兴的万丈曙光。循着时间的经纬还原历史的场景,让我们对历史的意义看得更加真切。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原点,重新打开时间的闸门,沿着岁月的长河顺流而下,细细体悟传教士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
1887年,在烟台北部小城登州(今蓬莱)丹崖山下的一座平房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聋哑人特殊教育学校——登州启喑学馆。聋哑人在这里接受他们的专属教育,中国的聋哑教育由此开启。
作为近现代最早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特殊教育,启喑学馆从诞生到发展,虽然名称几经变化,但一直绵延存在,源流不绝,它不但是中国近现代特殊教育的滥觞,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亮点。
一、一段曲折的故事促就了启喑学馆的诞生
1862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传教士梅理士和他的妻子麦克马斯特从上海来到登州。梅理士从上海转到登州时,他的一个孩子在途中染上了霍乱死在烟台。1865年,另一个孩子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1874年,妻子麦克马斯特去世,留下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是聋哑儿。
为了让自己的聋哑儿得到很好的教育,完成妻子的夙愿,1882年梅理士回国休假期间,把聋哑儿送到了纽约罗契斯特启喑学校。这所学校的一位女教师汤普森,对梅理士的人品特别是对其虔诚的宗教献身精神十分感佩,认为梅理士为了他所爱的中国人民,为了他所坚定地信任的那些中国人无私地奉献了一切,在艰苦的环境中忠实地履行圣职,她深深爱上了梅理士。
汤普森于1884年毅然舍弃了在纽约优裕的生活,接受梅理士的邀请来到了登州。同年,与梅理士在烟台结婚,婚后中文名字叫梅耐德。
1887年,梅耐德与梅理士二人用美国罗彻斯特聋儿学校“无声工作者”组织赠送的50美元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聋哑人学校——登州启喑学馆。学馆采用美国罗杰斯特聋哑学校教材和自编的《启喑初析》为教材,用口语、手指语和手势语教学。由于当时中国人还没听说有聋哑人进学堂这种事,而且很多人连子女正常上学都供不起,更没有心思送聋哑人去学校。因此,开始时尽管不收学费、管吃管住,但由于人们对外国人办聋哑学堂始终疑虑重重,很长时间没有人送聋哑儿入学。后来一个木匠把自己的儿子送来了。人们观察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异常,才有人试探着前来报名。在登州的十年间,启喑学馆总计招收了十几名男性聋哑儿,可见办学的难易程度。
二、继承先夫的遗愿,她用自己全部的灵魂开创了这项工作
1895年,梅理士去世,美国长老会停止供应经费,1896年停办教学。为了能在中国继续进行聋哑人教育,梅耐德不顾丧夫之痛,四处奔走,多方联络求助,先是得到了美国纽约罗契斯特启喑学校资助试办一年的许诺,继而陆续获得了美国聋哑人和他们的美国朋友及英国朋友们捐助的经费,以及其他得知此事的人捐赠的设备。于是,考虑招收学生的方便和将来的发展,梅耐德于1898年将启喑学馆迁到了烟台,并与青州的聋哑学校相合并,取名为烟台启喑学校。
为了筹资建学,她的足迹遍布欧美与中国16座城市,通过不断写信、宣讲演说等,呼吁赞助,购置土地,兴建了教学楼。起初仅有男生部,1907年增设女生部。1912年增设师范部,为各地培养师资。历经几十年的艰难奔波,最终建起了中国第一所男女混读全日制正规的聋哑学校。
长期的劳累和忧虑,使梅耐德的身体每况愈下,她患上了神经衰弱。但即使是在回国休假的日子里,她也一刻没有停止过募捐的努力。她随身携带一百多张描述中国人生活的幻灯片,希望借助它们向外国人介绍中国。她不停地演说,每次总以一句“为了烟台启喑学馆”而结束。在美国休假的最后33天(1906年初)里,她共举行了29次演讲,写了40多封信,接受了几次会见,其间还去参加了多次公益活动,其紧张程度可见一斑。她还被引见给罗斯福总统,罗斯福总统对她在中国所做的一切给予了高度评价。
面对中国当时40万之多的聋哑人仅有一所聋哑学校的状况,她决定将师资培训作为首要任务。从1898年至1941年间,学校多次组织师资培训班,先后培训教师44人,分别来自杭州、南京、上海、北京、成都、香港等地,其中还有一位来自朝鲜的平壤。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当地聋哑学校的创始人或骨干教师,至1936年全国各类聋哑学校发展到47所,从而推动了聋哑教育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开展。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的聋哑人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实施教学,烟台启喑学馆建校时就拥有很高的起点。特别是1906年,梅耐德的外甥女安妮塔卡特小姐的到来,使烟台启喑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又上了新的台阶,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让学生且得人生快乐,毕业以后,能写能算,能谋生计,自立自养,不再专靠别人”。围绕这个目标,着重强调语言、文字、工艺等教学。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唇读及语言表达能力,借助当时国外最先进的“贝利字”、“赖恩语音手势”,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大发展。梅耐德曾带聋哑学生到北京督学局考试,到全国巡回演讲,学生看口应答,不但获得了奖牌,也引起了很大地轰动。
晚年1923年,年近70高龄的梅耐德光荣退休了。美丽的校园、教学楼、两所住处以及在中国其他城市逐渐开展起来的聋哑教育,都是梅耐德凭着自己执着的信念和热情,倾尽毕生精力所开创的事业。这一切都充分表明梅耐德不愧为一个真正的聋哑教育开路先锋、一个敢于实现梦想的人。
烟台当局对梅耐德在中国38年来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称她是“中国聋哑教育的先驱,她用自己全部的灵魂开创了这项工作,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他人相信这项工作,直到聋哑学校成为关爱饱受折磨的聋哑人解脱痛苦的化身”。但梅耐德却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她还没能将烟台这所学校完全移交给中国人自己去管理。虽然退休了,她仍牵挂着中国的聋哑孩子,牵挂她为之献身38年的聋哑教育。1924年,梅耐德回学校看望学生们时,写了一封公开信,在结尾,她恳切地说:“我把中国的聋哑人工作作为一份遗产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继承下去!”她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40多年,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中国的一员。
1929年4月19日,梅耐德逝世,享年76岁。她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受到了世界范围的赞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踏着传教士的足迹,如今的聋哑学校已今非昔比
1973年,蓬莱县政府在大辛店重建蓬莱聋哑学校,1976年,迁至城区。1985年5月,更名为蓬莱聋童学校,2006年5月,再次更名为蓬莱市特殊教育学校。
如今的聋哑学校已今非昔比了。现在这里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2024年共有9个教学班,76名学生,27名教职员工。从这里走出的孩子已达数千人,他们在不同的岗位发挥着自己在这里学到的一技之长,有400多名学生还成为当地的名人,有50多名学生还获得了烟台市、蓬莱市的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
近年来,梅理士的后人也曾多次应邀远渡重洋赴烟台、蓬莱参加庆典活动,并提供了许多反映当年梅理士夫妇工作和生活的照片,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相隔百年,始终不变的是初心。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我们回望传教士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要让我们这片精神热土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东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