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豆瓣得分一路飙升到9.2分。那么这是一段怎样的尘封往事呢?
1941年12月7日,日寇发动珍珠港事变,向英美等西方国家宣战。日军在酒井隆带领下,扑向英属香港。虽然英军与当地义勇军进行了抵抗,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在是年的圣诞节,港督杨慕琦在投降书上签字,香港就此沦陷。
日寇为了维持战争机器,就大量抓捕沦陷区的人充当劳工,不少国人都被鬼子或汉奸欺骗、绑架到日本从事繁重工作。当然穷凶极恶的鬼子也不会遵守《日内瓦公约》,英军战俘也成了他们劳工的主要来源,比如泰缅铁路就是由英军战俘修建得。
1942年9月,日本从巴西征收了“里斯本丸”号客轮,该船全长约116米,宽约18米,满载排水量7152吨。而在香港的1816名英军战俘,在778名蝗军押送下,登上前“里斯本丸”号。他们将被送往日本,与被捕中国劳工一样,从事繁重劳动。此外,船上还载着鬼子在香港掠夺的物资。
1942年10月1日清晨4点,“里斯本丸”号进入中国舟山东极海域。此时在此游弋的美军“鲈鱼”号潜艇发现一艘日本船舶,由于上面没有任何关于战俘的标识,再加上“里斯本丸”上安装了火炮。于是美军认定这是一艘日本商船,在上午七时时向其发射了四枚鱼雷,其中一枚准确命中。“里斯本丸”号在遭到重创24后沉没。
由于英军战俘被安置在船舱底部,因此当“里斯本丸”沉没时,他们展开了自救,而船上的蝗军自身难保,也顾不上这些战俘逃难了。于是他们打破船舱,朝着附近岛屿游去。
此时当地善良的中国渔民看到许多英军战俘,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伸出了援手。他们划着小船,将一批批英国战俘就上来,并送到附近的岛屿安置。渔民们还给战俘送来食物、衣物等必需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一名被救战俘回忆说:“奇迹真的发生了!中国的渔船队驶了过来,开始救助活动。我是被救的其中一个。所有被救的人太幸运了,也包括我。被救后我们所住的地方叫‘青浜’。”“这些中国人非常善良地对待战俘,给我们食物和中国人自己的衣服。”
而日寇得知消息后,立刻派兵围住周边岛屿,要求渔民们交出他们。虽然多数战俘最终还是被鬼子抓获了。但也有中国渔民冒死保护了三名英军战俘,并在局势稳定后,将他们送到在华的盟军基地。
据统计,共有384名英军战俘被中国渔民救起,但其他英国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或不习水性溺亡,或遭到日军射杀。他们最终都把生命留在了这片海域中。
《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纪录电影就讲述二战时期,中国民众救援落水英军战俘的故事,电影人方励和摄制组通过详尽的历史调查,极尽所能地寻访英、美、日、中核心当事人及后代,试图无限接近中国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底30米处的二战“死亡之船”——“里斯本丸”的沉船真相。
正如盟军战俘后人在最后一位参与营救中国渔民林阿根过世后,他们在唁电指出:“他为世界留下的遗产,包括勇气、英雄主义,和一个人在面对人类最恶劣的暴行时所能施予的善。”中国人民救援英军战俘的光辉事迹,是二战期间中英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结下深厚友谊的见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