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黑神话:悟空》游戏的火爆,故事元素之一的隰县小西天也是十分火爆,精美的雕塑艺术成为令人青睐的文化热点。国庆期间,有着“悬塑绝唱”的小西天景区从全年13万人到一日破万,火车也开进了县城,一时客流暴涨。
隰县,古称隰州,隶属于临汾市。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晋西北吕梁山南麓,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残塬区。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称,以盛产金梨而闻名全国。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县境设为隰州。民国初年改为隰县。总面积1413.22平方公里,截止2020年,常住人口91394人。
您可能不知,隰县的基督教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清光绪五年(1879年),住龙神沟村的河南籍人郭居仁,自潞安府(今属长治市)引荐英国籍基督教陆牧师到隰县传教,郭居仁家三个兄弟首先受洗归主,并传给亲友10余户50余人信主,组建了隰县耶稣教会。光绪十九年,陆牧师荣归天家。翌年英国籍(英格兰)白守贞牧师偕女儿苏玲、苏爱到隰县继续传教。郭居仁为传道员,把福音传到10余个乡村。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4月,义和团追杀,白牧师父女等六人在大宁县闻喜村为主殉道。《辛丑条约》签订后,隰州知州为白牧师妇女等立碑(存于幸福区基督教堂),为教会赔偿白银1500两,建成基督教堂(原址在今防疫站)。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基督教内地会派荷兰籍胡牧师到隰县传教,传道员为南关人靳廷珠。
民国2年(1913年),胡牧师回国,教会由靳廷珠主持。民国三年,英国牧师默熙畴、葛范九夫妇到隰县,大宁川庄村人王禄奎为传道员。购南街一座楼院(今防疫站)及对面临街院一座、县财政局后院三处房产为教堂,其中东院北房为礼拜堂,西房为福音堂,并在史家庄设有分堂,此时全县8个集镇、12个自然村有不少人受洗归主。民国8年统计有信徒62人,其中男41人,女21人。民国18年(1929年),默熙畴、葛范九夫妇离开隰县去孝义县传教。本县教务事务由郭荣廷主持。民国21年(1932年),教会在东楼上本期教会小学,招收30余名学童。由靳子余任教,学生除学习通用教材外,每星期还上2节圣经课(由传道员讲授)。民国22年(1933)统计,县内有信徒1526人(其中女信徒643人)。民国24年(1935年),教会学校由城内人韩文任教。7月,靳子余又任教。民国34年(1945年)日本投降,教会学校停办,隰县基督教也逐渐衰落,信徒仅在城关、苏家庄、午城、千家庄、史家塔、均庄等地活动。当时,本县教会属内地会堂管辖,总会教区在洪洞县,教区牧师为杨绍唐,所辖54区。本县属于西区。总牧师默畴熙。执事(协助长老和牧师管理教会事务)5人,分别是李全喜(城南乡腰里村人)、杜黑眼(城关镇龙神沟乡村人)、陈富员(城内人)、张金海(城内南关人)、田取叶(城关西门外人)。
新中国成立后,多数信徒自行终止与教会来往。1954年信徒仅剩余120人左右。1956年,午城镇还留有一位王守贞的女牧师。“文化大革命”期间,教会停止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一些老信徒开始逐渐恢复信仰活动,新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基督教恢复敬拜活动,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的办教方针。1985年,成立了隰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隰县基督教协会,制定了章程和规章制度,选举产生了教会负责人和领导机构,负责人为张金海,成员主要由教会长老组成。是年,基督教户数121户。分布在西坡底、桃坡、卫家塬、龙神沟、前南峪、后南峪、千家庄、上友村、午城、习礼、龙坪、枣林、史家庄、益其、上李村、张村、下李、下均庄、上均庄、郑家、李家圪塔等20余个村庄,有信徒455人。1987年8月。县人民政府将东街原食品加工厂院落划拨教会设立总堂,以午城和龙神沟为主要活动点。1991年有信徒350人(女235人)。其中受洗人132人,长老2人。2006年9月曹保明临时负责教会工作。2010年6月,民主选举张爱萍任主任,副主任邓志梅,秘书长曹黄爱。
2010年全县有基督教活动聚会点5个,受洗信徒1343人,慕道友397人,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54个自然村,长老5人。下司徒、习礼、中桑峨、义泉、谙正等村也有自发聚会活动,礼拜日参加崇拜人员不完全统计有1000余人。以下为当时的教会情况。
幸福区基督教堂:位于龙泉镇幸福区,教堂面积69.3平方米。1998年经政府批准登记,设立基督教活动场所。有长老5人,信徒1005人。负责人张爱萍。
午城聚会点:位于午城镇午城村。1996年经政府批准登记,设立基督教活动场所。参加聚会的主要是午城村和附近村的基督教徒127人。负责人李香梅。
龙神沟聚会点:位于城南乡龙神沟村,1996年经政府批准登记,设立基督教活动场所。参加聚会活动的主要是桑梓村和附近村的信徒93人,负责人王冬爱。
均庄聚会点:位于下李乡均庄村。2006年经政府批准成立,设立基督教活动场所。聚会点负责人为周福英,参加聚会活动的主要是均庄村和附近村庄的基督徒27人。
(本文作者为山西一教会传道人,文章参阅《隰县县志》资料,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