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冰心的基督教信仰情怀(下)

作者: 毋忠毅
来源:福音时报
2024-11-07 08:12:37
分享与播放

问候亲爱的同工同道在基督里平安!我们今天继续来分享冰心老人基督教信仰情怀和作品的简介。

我们通过阅读冰心的作品,特别是上个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以前的作品,会感受到她的基督教情怀受到了家庭、社会、教育、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她的作品中的基督教思想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有所融合,形成了她独特的“爱的哲学”。

实事求是地说,冰心的信仰在后来的生活中也经历了变化。在20世纪后半叶,她因为政治原因立场发生了转变,她开始向“左”靠拢。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冰心的信仰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冰心的思想和创作也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她开始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对基督教信仰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在这一时期,冰心的作品中,基督教元素逐渐减少,她更多地从社会和政治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冰心的信仰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也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关。她的信仰转变反映了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信仰的不断探索。冰心在晚年对基督教信仰有所背离,但她早期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以及她对爱的哲学的探讨,仍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冰心早期作品中的基督教情怀仍然是她文学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特色。有人说,这可能与她信仰根基不够牢固有关。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是当时的压力和形势所迫,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对冰心的信仰和经历不能以偏概全,要看主流和其真正的影响。

三、以文学作品来完成传福音的使命与担当

冰心不仅仅是一位信徒,而且是一位在传福音方面有着责任感和担当的圣徒。在《画——诗》中,冰心描述了一幅画给她的震撼:画中是一个牧人,披荆斩棘,攀崖越岭的去寻找迷路的小羊,在山下歧途百出,天上饥鹰追逼的紧急关头,他伸手庇护并安慰这只处于山穷水尽境地的小羊。看到这幅令她落泪的画后,又看到的是圣经诗篇23篇中的诗句:“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这正是冰心内心信仰的变化:在这一刻的感动中,接受上帝作为她的牧者。冰心不仅有了这种个体信仰的归属,而且还有一种责任的担当,作为“上帝的女儿”,面对“无知的灵魂”,她不忍“欲前不前微微地笑”(冰心:《何忍》),而要像使徒保罗一样作“带锁链的使者”,传扬上帝“爱的福音”(冰心:《使者》),“只愿这一心一念,永住永存,尽我在世的光阴,来讴歌颂扬这神圣无边的爱!”(冰心:《寄小读者》)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冰心作为一个基督徒的传福音的使命与担当。

“烦恼和困难,在你的恩光中,一齐抛弃;只刚强自己,保守自己,远在你坐前,作圣洁的女儿,光明的使者。”(冰心:《晚祷》)在冰心看来,这一职责是神圣的,也是人的生命、才华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冰心1921年发表的《我+基督=?》是一篇富有深刻基督教哲理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冰心通过西门彼得的故事,引申出自己对于信仰和个人成长关系的思考。她写道:“以西门的勇敢,渗在基督的爱里,便化合成了彼得,成了基督教的柱石。我要是渗在基督的爱里,又可得怎样的效果呢?” 通过这样的设问,冰心表达了自己对于基督信仰的认同,以及信仰对于个人品德和才能发展的重要性。

冰心在文章中引用了耶稣的教诲:“我是世界的光。”

她进一步阐释说,每个人都像花卉一样,有其独特的才能和美丽,但若不依靠基督的真光,这些才能和美丽就会失去光彩,变得枯寂和暗淡。她鼓励人们成为“光明之子”,在基督的爱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冰心的这篇作品不仅是对基督教信仰的探讨,也是对个人如何在信仰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她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信息:信仰可以成为个人成长和实现潜能的重要力量。

这也许就是冰心人生和创作的潜在动力。

四、冰心的作品偏重于上帝的爱和求索

冰心的文学在1920年至1922年间偏重表现爱的神圣性,《寄小读者》试图把神性、自然和亲情结合起来,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关于女人》则把神性转化为社会的实践,但都始终贯穿有“爱”的智学,如一清澈的小溪流注其间,透明而有活力。在那个“人们举着‘需要’的旗子,逼她写‘血’和‘泪’”(冰心:《哀词》)的时代,冰心未曾放弃对“光”和“爱”的宣扬,而是坚持下来,给予人们以“温暖和安慰”,增添他们“生活的勇气”。(作家巴金的评语)

冰心清楚我们人对上帝的认识是有限的。她在《国旗》中写到:“书还在桌子上,刚才凝想的那一段,又跳上眼帘来:‘因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冰心:《冰心文集1》第70页《国旗》)所以她在文学作品中有一种追求上帝的渴慕和执着:

在《最后的使者》中,冰心讲述了一个诗人与众神之王上帝的对话。在这段对话中,诗人请求神赐予他力量,让他的诗歌能够带给人们快乐而非悲伤。神告诉他,人生的悲伤是不可避免的,但诗人坚持请求神赐予他力量,使他能够帮助人们暂时忘却悲伤。最终,神赐予了诗人无限的智慧,并派出了希望的使者,以帮助诗人完成他的使命。这个故事体现了冰心对于希望和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以及她对于文学的使命感。通过这部作品,冰心传达了她对于生活、人性和宇宙的深思,以及她对于希望的重视。

在《最后的使者》中她这样描述:诗人俯伏在众神之王的脚下,祷告说:“神呵!你赋与我以绝特的天才,使我的诗思横溢,使我笔下惊动了万千的读者。不过我细细的观察,他们从我的诗中所得去的,只是忧愁,烦闷,和悲伤。于人类于世界,只是些灰心绝望的影响。神呵,这难道是我唯一的使命么?若这是你的旨意,我又何敢妄求?只是还求你为无量数的青年人着想,为将来的世界着想。”

光明的雾中,神飘扬着冰绡之衣,扶着银杖,低眉听他祷告——神悠然深思,微微的笑道:“从世界之始,至世界之终,这一端是空虚黑暗,那一端是缥缈混沌。人类的生命,只激箭般从这边飞到那边,来去都不分明。因此悲伤是分内的,快乐是反常的。一个人能有多少日月,悲伤是他的颖悟,何必不使他心胸清明呢?起来去罢!”

诗人依旧跪在冰冷的石上,说:“神呵,你也说了,一个人能有多少日月,可怜他来去都不分明,何必不使他痴狂,使他沉醉,使他忘却这分内的悲伤呢?倘若蒙你扶助我,我便死心蹋地的要担当这个使命呵。”

神悠然深思,慢慢地举起银杖,指着诗人的心窍,清清楚楚的说:“现在,我更赐你无限的智慧。”(《冰心文集》第1卷89页)

冰心对上帝充满了丰富的感情,用她的美妙的笔来表达对上帝的爱和求索: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

有多少无情有恨之泪,趁今夜都向这两点星光挥洒!凭吟啸的海风,带这两年前已死的密愿,直到塔前的光下——

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无希望的永古不失望,不希冀那不可希冀的,永古无悲哀!

愿上帝祝福这两个塔中的燃灯者!——愿上帝祝福有海水处,无数塔中的燃灯者!愿海水向他长绿,愿海山向他长青!愿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一隅岛国上无冠的帝王,只对他们,我愿致无上的颂扬与羡慕!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太平洋舟中。(冰心文集3《往事2》第69页)

冰心的“爱的哲学”在她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她的爱不仅仅是对上帝的爱,还包括对自然、对人类、对生命的爱。她的诗歌中流露出的宗教情感体验,显示了她对基督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内化。她的诗歌中,爱被看作是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上帝、人与社会的纽带,是一种超越个体,具有普遍性和神圣性的的力量。

冰心的诗歌中,爱的主题不仅体现在对上帝的敬仰上,还体现在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上。她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她希望通过文学来传达爱的力量,以此来改善社会和提升人性的光辉。

能够支撑冰心持久地提供这一安慰的,正是她对创造世界的、博爱的上帝的信仰。

“你引导我步步归向于信仰的天家。
       我默然瞻仰,
       隐然生慕,
       慨然兴嗟,
       嗟呼,粲者!
       你只须转那双深澈智慧的眼光下望,
       看萧萧落叶遍天涯,
       明年春至,
       还有新绿在故枝上萌芽,
       嗟呼,粲者!
       青春过了,
       你知道你不如他!
       樱唇眼波,终是梦痕,
       温柔智慧中,愿你永存,
       阿们!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一日,娜安辟迦楼。(冰心文集3第175-176页:《赞美所见》)

冰心令人敬仰的优秀所在就是她把自己的信仰经历和文学作品的有机融合、结合,她是一位“独特”的传福音的圣徒:是用她的笔、她的散文、她的诗歌、她的文学作品来传扬福音、抒发对上帝的虔诚的爱和追求,她还特别注重对青少年传福音,对他们循循善诱,主要体现在她的《寄小读者·通讯》系列文章,使她成为了我们基督教信仰中的巾帼英雄和学习的榜样。她的文学传福音作品是优美的、是清澈的、是感人的、是令人能够接受的、是有耶稣基督慈悲的感情里面、是令人唏嘘的。她的作品没有那些深奥的神学、没有干燥无味的单纯说教,她不是通过作品来布道,她的作品不是讲章,也不是只有赞美而没有“道”、没有真理、没有信仰,而且读冰心的作品你会感到爱不释手、感觉到这就是“讲道”、这就是传福音,但是不是那么生硬、不是那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这就是冰心文学作品在传福音中的高超之处!

亲爱的肢体,当您读冰心老人的作品时,会被她在灵里流露出来的那种娓娓道来、诗情画意、情真意切、爱人如己的神来之笔所吸引、所感动。我作为一个也是喜爱为主作文字事工的信徒来说,在冰心老前辈的作品面前深感自愧不如、高山仰止。她的一生都在践行着耶稣的教导,她的爱和牺牲的精神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她的作品不仅在中国,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冰心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鼓舞了许多人,她的文学作品和信仰经历,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源。透过拜读冰心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的信仰为冰心提供源源不断的爱的源泉和恒久的爱的能力的,这是她对上帝之爱的信仰。我们难以预料当她遭受挫折而沮丧时,信的领悟给了她多大的勇气和力量,但却能看到她对这份信仰的感恩:“感谢上帝,在我最初一灵不昧的入世之日,已予我以心灵永久的皈依和寄托——”(冰心:《寄小读者》) 

参阅书目:
       冰心:《沉寂》,《生命》2卷3期。
       冰心:《国旗》,载《冰心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第70页。
       冰心:《黄昏》,《生命》1卷8期。
       冰心:《生命》,《生命》2卷1期。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二》,载《冰心文集》第三卷,第122页。
       冰心:《往事(二)》,载《冰心文集》第三卷,第53~54页。
       王本朝:《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第95页、112页。
       冰心:《哀词》,《晨报副镌》1922年8月19日。
       巴金回忆读冰心作品的感受:“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曾给我加添过一点生活的勇气。”(《冰心著作集·后记》)
       刘家鸣编《冰心代表作》,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前言,第10页。
       冰心:《寄小读者》四版自序,载《冰心文集》第三卷,第81页。
       《冰心文集》1卷、3卷、4卷等。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全文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