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洪光良牧师藉刚过去不久的中秋节,与广州基督教东山堂分享诗篇84篇。从整体上,诗篇84篇共分为十二节,中间两个“细拉”将整首诗分为三段,表达了诗人大卫对圣殿、对国家的回归之心,每个回归中都提到一福,回归的境界不断提升,而且这三福也是层层递进。
第一福为仰慕之福。该诗篇作者是可拉的后裔,翻看圣经历代志上26章便可知道,可拉的后裔曾在圣殿中担任看门的圣工。然而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国被亚述帝国灭亡,人民被掳到异邦。在异国他乡,曾在圣殿看守的可拉的后裔对圣殿的思念就更加深沉,其渴望回归圣殿的心也比一般人强烈。诗人说“我羡慕渴想耶和华的院宇,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神呼吁。麻雀在你那里找到房屋,燕子在你那里找到抱雏之窝。”诗人此时极度渴想回归,人竟然还不如燕子和麻雀,麻雀和燕子没有被掳去。诗人将渴想回归之心化作美好的愿望。心中仰慕圣殿的,这人变为有福。这里的回归也指的是回归到自己的家。
第二福为行动之福。“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这人便为有福。”在前一段中,诗人说,虽然国破家亡,但有回归之心的人、内心渴想耶和华院宇的人,如同麻雀想要在圣殿中找到房屋、燕子在那里找到抱雏之窝,这样的人是有福的。而决志动身回归、且有耶和华的力量,可以依靠的人是更加有福的。
回归锡安,归国之路是锡安大道。想要回到所罗门最辉煌的时候建立的圣殿,也要回到国家的首都,所以“那些向往锡安大道的人有福了”,不仅仅是回到圣殿,也回到离开多年的国家。这是第二个回归。
回归谈何容易,回归的路上,难免要经历无数艰难:诸如酷热的天气、干旱的沙漠、刺人的荆棘、伤人的野兽、害人的强盗等等。但是在对圣殿的渴想和上帝的帮助下,环境也会改变,“流泪谷”变成泉源之地。洪牧师分享说:“有学者说‘力上加力’中的‘力’字,在原文里面和‘墙垒’一字的子音相同,因此就主张把它迻译为‘从堡垒到堡垒’。以便显出成圣之路是一步一步向上挣扎着的到达成功之旅;因为有了上帝之力再加上个人之力,终于无路不通,无险不夷,以致艰难之旅一变而为快乐的蒙福之旅。”这就是从回归之难到回归之易。
在第二福的篇幅中,中文圣经中特别有“秋雨之福”,洪牧师说,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福,是中国人特有之福。
第三福是圆满之福。想念到开始行动到最后完成,一福高过一福。在本诗的9-12节中,诗人在表述圆满之福的同时,也体现了第三个回归,即回归到上帝的家中。以色列人非常懂得用节期来跟宗教生活配合。以色列人有许多节期,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是逾越节,犹太历是正月十四,一个是住棚节,犹太教历是九月十五日,这两个节都是月圆的时候。洪牧师分享说,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中秋刚过去不久,天上有个圆月,但是圆月提醒我们回归,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你有没有离开你的家?你的心有没有离开你的国家民族的家?你离开为你死、为你钉十字架的那一位多久了?他爱你,你爱他吗,他为你钉十字架,你肯为他舍命吗?”洪牧师劝勉大家做一个回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