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活水》周刊266期话题:佛山碾童惨案带给我们的思考

编者按: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碾童惨案引起了全国人民关于“拒绝冷漠”、“传递温暖”、“道德体系重建”等大讨论。18个路人漠然而过、2个肇事司机逃之夭夭,唯有1个拾荒者挺身相助。这一幕人间上演的悲剧不禁让我们深思,人心为何如此无情?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本期以此为话题选用相关文章,希望带给弟兄姐妹以帮助。

圣经中,主耶稣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把他打得半死,就丢下这个人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绕过去了。过了不多一会儿,又有一个利未人也路过这地方,看见这个被强盗打伤的人,和祭司一样,也照样从那边绕过去了。就在这个伤者奄奄一息之际,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这里,看见这个人,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照应他,并拿出银子交给店主,直到治好为止。

读过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这个撒玛利亚人的一举一动所感动。一个撒玛利亚人,竟然去救治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他不怕耽误他的工作吗?他不怕给他带来麻烦吗?他不怕强盗报复他吗?虽然圣经没有告诉我们这些细节,但最终的结果是,这个撒玛利亚人不但把这个被强盗打伤的人送到店里,而且给了店主足够治疗他伤痕的银子,并嘱咐店主说,若不够,来日必偿还店主。以今天的价值观,听这个故事真觉得不可思议,哪有这么好的人?是的,就有这么好的人,教会都称这个撒玛利亚人为好撒玛利亚人。

在主耶稣所讲的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来来往往的那么多路人,没有一个人去帮忙,其中不乏犹太教的上层人士——祭司和利未人,这些祭司和利未人有着上帝的信仰,他们在圣殿中替百姓献祭,带领百姓读经、传讲上帝的话语。而利未支派是上帝特别拣选出来的,只有这个支派才能做祭司。他们在上帝眼中是特别被看重,被上帝赋予特别神圣使命的人,他们懂得的圣经真理比一般人要多的多。所以,他们应该行善。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些祭司和利未人却视而不见,从旁边绕道而行。他们的信仰在行动面前受到极大的考验,结果他们失败了,并且失败得很惨!从而让我们知道,上帝的信仰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形式化,成为口头禅,他们只有空的信心,却没有实际的、好的行为。圣经说,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所以,那些祭司和利未人令上帝大失所望。

为什么祭司和利未人都视而不见,不去救人呢?原来祭司和利未人中有一个洁净礼。如果他们摸了死人,就要不洁净七天,在这七天中他们不能代表百姓去献祭,不能带领百姓去读经,所以祭司和利未人宁可守洁净礼,也不愿动慈心救人。主耶稣用反讽意味的比喻,讽刺祭司和利未人只有敬虔的外表,而内心却没有怜悯之心。

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不仅成为纯正信仰的见证,还在信仰的基础上步入了法律的大门。在现今很多西方国家的法律中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好撒玛利亚人法》在美国和加拿大,是给伤者、病人施予救助的人免除法律的责任,目的在于使人做好事时不用担心因过失造成伤亡而追究责任,也不用担心施救者反被诬陷,从而鼓励旁人对伤者、病人实施救助。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发生了这样一个类似的事件。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南海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出来玩耍,走在巷子里,被突如其来的一辆面包车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辆小型货车碾过,而让人非常难以置信的是,监控视频里显示先后有18个路人对此视而不见,对倒在血泊中的小悦悦没有采取任何的救助行动。直到第19个路人——一个拾荒阿姨陈贤妹的出现,才把小悦悦抱到了安全地带并找到小悦悦的父母送往医院。虽经医院全力抢救,10月21日凌晨,小悦悦还是走了。2011年10月17日《佛山日报》在头版头条以“这一天,他们令佛山蒙羞”谴责肇事司机和见死不救者。

中国人怎么了?病了吗?是的,这一事件说明,我们病得还不轻!18比1,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酸的比例!对中国社会今日心灵道德之崩溃现况,远牧师在其博客中说:“‘惊人’是一个容易被滥用的词。但是媒体在形容当今中国的时候,常常不得不用这个词,比如:经济增长惊人,环境污染惊人,食品安全惊人,中国大款对奢侈品的购买力惊人,财富集中的速度和幅度惊人等等。周一,中国又提供了另一个惊人:道德良知的崩溃惊人!”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0日下午在广东省委常委会上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诚然,无论是身居高位的官员,还是每个普通公民,如果都能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我们的社会就还有救,我们的人民就还值得信赖。如果说普通公民必须学会自我解剖,那么官员尤其要刮骨疗伤,如果官员寡廉鲜耻,公民必然心灰意冷;如果权力无德、无信、无贞操,公民一定以报复性的心态对待这个社会,以邻为壑,人人自危。

有人说,小悦悦是当下社会冷漠祭坛上的牺牲品、祭品,现在是到了该拆除祭坛的时候了。还有人说,“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但愿这只是危言耸听,但愿这是良言苦药。记住小悦悦,记住我们的罪愆,从官到民、从民到官,从道德呼喊到制度重建、从修复制度之伤到道德行动,从道德行为到找回曾经迷失的信仰,这或许是自我救赎的惟一方式。

为此,主内作家微博留言:“小女孩被无情碾压事件,以及此前一系列社会冷漠诸多案例说明,中国重建道德秩序已刻不容缓,而作为文化道德的支点和源头是信仰。中国人确实应该拿出时间多考虑一下信仰问题,这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石。中国沦至今天的道德水准,与忽视信仰和信仰体系的破坏及异化关系很大。信仰是第一生产力。”

集体灵魂冷漠事件发生在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而出手相救的却是一位捡拾垃圾的穷困人,这绝不仅仅是一个讽刺,这也印证了一条宝训——“贫穷、哀恸、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在痛心、义愤之后,我们不妨放下报纸、走下道德审判之台,扪心自问——如果当时是我走过鲜血淋漓、惨不忍睹的小悦悦身旁,我会怎么做?其实每一个“我”,都可能成为那7分钟里冷漠走过血泊中的小悦悦身边的“路人”;每一个“我”,恰恰随机性地构成了那7分钟里面对一个亟须救助的幼小生命却无所作为的“看客”。为此,包括我们基督徒在内的每个人都需要悔改,恢复起初的爱心。倒在血泊中的孩子、冷漠走过的18位路人、出手相救的第19位老阿姨,小悦悦的经历让诸多基督徒想起了《圣经》里“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耶稣曾用此故事来解释“爱邻舍如同爱自己”。那么,谁是不幸者的邻舍呢?

作为一名基督徒,面对类似事件时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圣经中多处的经文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了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去救人,宁肯自己被诬陷。彼得说:“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彼前3:13)“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彼前3:17)使徒保罗也说:“弟兄们,你们行善不可丧志。”(帖后3:13)现实生活中,我们基督徒若真的遇到不幸者需要帮助的场景时,我们一定要去帮助,因为我们所帮助的不仅仅是一个不幸者,我们所帮助救起的还有对这个社会的希望和信心。在社会中,讹诈人的只是极少数,我们不能以怕讹诈、怕给自己惹来麻烦和官司为借口,丢失自己怜悯的心。因真基督徒做事是按照圣经标准,不是按照世俗标准。真基督徒宁肯在人面前吃亏,也不能亏缺神的荣耀。

但愿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用先知以西结的话来勉励自己:“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结36:26)求神赐给我们一颗敏感而正直的良心,赐给我们更多的爱心,对这个麻木的社会负起责任。让这个社会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心,少一点黑暗,多一片光明。(作者系昆明三一礼拜堂传道)

点击下载:《活水》周刊266期(word版PDF版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