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无锡中山路上百年基督教堂 信仰的活化石

无锡市基督教中山路堂位于无锡市最繁华的路段上,只要说在八佰伴对面,司机都能找到这座教堂。

这座承载了无锡市百年基督教信仰历史的老教堂的故事,2012年7月12日登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第五版“探访宗教之旅”上。本期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策划的“探访宗教之旅”第三期内容。该版块前两期报道内容分别为灵光寺、崂山道士。

这座哥特式建筑的老教堂位于无锡市不大的旧城区,高大、红色的钟楼,近顶端的位置有个表盘在指示时间。现在的钟楼是近几年复建,最初是一座钟亭,1941年毁于日军之手,1950年重建过一次,当时命名为追远亭。

这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01年,美国传教士郭斐蔚主教(Bishop F.R. Graves)委派麦甘霖会长和中国传道人朱宝元会吏来无锡开设教堂,创办锡金圣公会。先在南门城内槐树巷租赁一所房屋作为临时会址,开始做筹备工作。 1902年,慕高文会长偕同朱友渔会长及张子明会吏来无锡接替,才正式开始宣教。1908年,在二下塘购置桑田20多亩建造小礼堂及住宅,初名“圣公会圣 安德烈堂”,后烧毁。1915年,由美国一位律师为亡女捐献,在安德烈教堂原址上复建,于1916年建成了一座红砖红瓦红地坪的哥特式大教堂,建筑面积 856平方米,10米多高,定名“无锡圣公会圣十字教堂”。1917年,美国牧师戴泽民任会长,华人杨四箴任会吏,1920年杨四箴升任会长,直到 1947年退居荣誉牧师。

1950年7月,以吴耀宗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联名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宣言,号召中国教会走独立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道路。“三自”爱国运动1958年在无锡扎根,基督教各派联合走上“三自”道路。

“三自”的号召形成了基督教9个教派在无锡的求同存异。追求《圣经》关于“一主,一信,一洗,一神”的“大同”,保持不同教派之间的特点、仪式上的“小异”,1958年,无锡市基督教堂成为联合礼拜的场所。

联合礼拜对教堂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不同的教派之间在仪式的时间、方式上有差异,对《圣经》的阐释上也有不同。西方国家,不同的教派很难在同一所教堂里进行礼拜,有些甚至还发生过严重冲突,因此,多个教派共用一个教堂史上鲜有。在无锡,不同派别背景的信徒有近万名在共同使用这个教堂。

从无锡市基督教发展的情况来看,除主日信徒外,安息日信徒、真耶稣教信徒发展也较快,在无锡的温州基督徒也有自己特殊的聚会方式,同时外籍的基督徒也有到教堂进行宗教生活的诉求。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