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华东神学院圣乐班林玉解牧师:从《受膏者》谈马革顺对圣诗中国化的探索

在近代,马革顺教授在中国圣诗创作上的贡献有口皆碑,为了使国内教会更好地用圣乐来敬拜赞美神,他曾在圣诗中国化方面不断探索,比如《受膏者》,就是马老根据上海教会诗班的献唱水平创作出来的“圣诞大合唱”。

华东神学院圣乐班林玉解牧师曾多次接触过马革顺教授,并写过文章谈马教授对于中国圣乐教育的贡献,他以《受膏者》等赞美诗为例,谈到了马老对于圣诗中国化的探索和贡献,以下为林牧师博文《中国基督教在圣诗中国化上的探索与贡献》中谈及马革顺教授的内容:

1936年《普天颂赞》出版时,曾收录了马革顺先生当年用中国G宫调式创作的《婴孩周岁歌》,那是马先生用中国调式创作圣诗的最早尝试。在50年代初,为了配合戚庆才牧师在上海怀恩堂主日的讲道,马先生根据戚牧师讲道的经文每周写一首经文短歌,在讲道前教唱,受到信徒的欢迎。这些经文短歌后来编辑出版,标题为《杖竿短歌集》,共收录一百首经文短歌。

50年代初期,每年圣诞节上海教会联合诗班都是马先生负责排练圣诞大合唱。由于连着几年都唱《弥赛亚》,他就想排别的圣乐作品,比如巴赫的《圣诞清唱剧》。但由于这个作品比较难唱,不太适合当时上海诗班的献唱水平,所以他萌发了自己创作一部《圣诞大合唱》的念头。从1953年春天起,他开始着手创作圣诞大合唱《受膏者》。这部作品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预言”就是旧约圣经中对于基督到来的预言。第二部分是“成就”。有女高音和女声三部合唱,男高音独唱及男中音独唱等6首;最后一部分是混声合唱“愿荣耀归给他”,也是六首。这部作品于1954年春写成,1954年10月由中华浸会书局印刷出版发行2000册。

1954年圣诞节,受膏者在上海慕尔堂举行的“庆祝救主圣诞音乐崇拜”上献唱,献唱非常成功,大家都觉得作品很动听。后来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受膏者》被批为大毒草。一直到改革开放,教会重新开发后,国内一些教会开始唱《受膏者》。1988年香港浸会出版社发行而来《受膏者》之后,东南亚的一些华人教会率先唱起了这部作品,后来澳大利亚美国等华人教会也联合诗班献唱《受膏者》。1996年,美国洛杉矶的华人合唱团也邀请马教授去指挥、演出《受膏者》。这部作品今日在中国教会乃至世界各地华人教会中都广为传唱。在社会上,上海的爱乐合唱团也在2001年12月24日演唱了《受膏者》,据新民晚报报道,“演出受到中外听众的赞赏”。

《受膏者》在音乐创作风格上基本上是传统和古典的,在旋律的创作上,马革顺教授则是有意识地在民族化方面下了些功夫,作了尝试,这主要体现在“我心尊主为大”等几首歌上。这部《受膏者》歌词全部选自中文和合本圣经经文。在圣诗歌词的创作方面,马革顺教授一直主张要打破传统的圣诗韵律,认为只有打破传统的诗歌韵律,才能达到圣诗形式多样化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基督教圣乐委员会的主持下,马先生指挥上海的联合诗班录制了四盘赞美诗的录音带,后来他又为圣诞节的音乐崇拜做了一盘《圣诞百人大合唱》录音带。由于各地教会诗班普遍缺少指挥,为了帮助各地教会培养指挥人才,圣乐委员会邀请马先生摄制了一部《怎样训练合唱指挥》的录像。这些录音带和录像中在教会中流传很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先生的圣乐合唱理论与实践。马先生五十年代学成回国后,在排练合唱的过程中他发现英文的发声方法并不合适中文的发声,因此他开始从中国戏曲里面研究中文的发声方法,最后得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统称“四呼”的咬字吐字规律。他的这一合唱咬字吐字的方法在今日的合唱界属于权威论述,在合唱界广受欢迎。今天中国教会的诗班合唱训练,用的基本上是他的方法,这也是他为中文圣诗合唱所作的一个伟大贡献。

编辑推荐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