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移山的信心成就洛克费勒、福特――《天职》全文连载八

3.移山的信心成就洛克费勒、福特

戴维・洛克费勒的信心

戴维・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最富有的洛克菲勒家族的首创者,美国第一家工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全球伟大的慈善家和现代慈善业最大的组织者。戴维・洛克菲勒成就了这一切,但是谁能想到,起初他只是一个杂货店职员。他在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一家杂货店干,每星期只挣5美元。

洛克菲勒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受清教浸礼会教义的影响和熏陶,洛克菲勒自幼养成了节俭、勤奋、诚实以及具有“移山的信心”等优良品德,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充满自信,要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他儿时的梦想,而且他自信能够取得成功,能够成为最富有的人。

通过勤奋和自信,他终于开办了自己的一个小炼油厂。他没有“小富即安”,而欲求瓜分美国石油市场。他用最新设备来装备他的炼油厂,很快便以最高效率、最低成本而称霸于同行。此后洛克菲勒通过一系列企业吞并战,使得他的美孚石油很快便控制了全国1/5石油产量。

紧接着,洛克菲勒又以其大量、稳定的货源相诱惑,同有关铁路公司组成了铁路大联盟,无数石油开采企业一个个落入洛克菲勒的手中。为了掌握运输主动权,洛克菲勒还自己建造输油管。后来,洛克菲勒成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公司,作为控制全国各地美孚系统企业的中心。到20世纪初逐步建立起一个全世界无与伦比的美孚销售网,进而形成了世人所称誉的“石油联合国”。

洛克菲勒对信心非常推崇,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到:“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我从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耐人寻味的是,人人都想要大有作为。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一些最美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不喜欢巴结别人,过着平庸的日子。也没有人喜欢觉得自己是二流人物,或觉得自己是被迫进入这种境况的。

难道我们没有雄才大略的智慧吗?不!最实用的成功智慧早已写在《圣经》之中,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移山’。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失败者呢?我想那是因为真正相信自己能够移山的人不多。

绝大多数的人都视那句圣言为荒谬的想法,认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认为这些不会得救的人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他们错把信心当成了‘希望’。不错,我们无法用‘希望’移动一座高山,无法靠‘希望’取得胜利、平步青云,也不能靠希望而拥有财富与地位。

但是,信心的力量却能帮助我们移动一座山岳,换句话说,只要相信我们能够成功,我们就会赢得成功。你也许认为我将信心的威力神奇或神秘化了,不!信心产生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能产生创造成功所必备的能力、技巧与精力。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解决”的方法,成功就诞生在如何解决问题之中。这就是信心发威的过程。

只有少部分人真的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成功。他们抱着‘我就要登上巅峰’的心态来进行各项工作,并且凭着坚强的信心而达到目标。我以为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当我还是一个穷小子的时候,我就自信我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富有的人,强烈的自信激励我想出各样可行的计划、方法、手段和技巧,并一步步攀上了石油王国的项峰。

我从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信心就是成功之父。胜利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如果想成功,就得取得持续性的胜利。我不喜欢取得一时的胜利,我要的是持续性的胜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强者。信心激发了我成功的能力……

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那些积极向前的人,肯定自己有更大的价值,他就能得到很高的报酬。他相信他能处理艰巨的任务。真的就能做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他的待人接物,他的个性、想法和见解,都显示出是专家,他是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人物。

照亮我的道路,不断给我勇气,让我愉快正视生活的理想的,就是信心。在任何时候,我都不忘增强信心能力。我定期提醒自己:你比你想象的还要好。成功的人并不是超人。成功不需要超人的智力,不是看运气,也没什么神秘之处。成功的人只是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所作所为不是平凡的人。永远不要、绝对不要廉价出售自己。”

洛克菲勒不仅具有强大的、世人难以攀比的信心,而且对信心的阐述也是那么清晰透彻、深刻隽永,值得人们深深思索和坚决地实践。

享利・福特的信心

与洛克费勒相比,作为基督徒的福特的创业精神与战略眼光也是令人钦佩的,其中,信心对福特所起的作用比起洛克费勒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美国工业由手工作坊向工厂制造生产的过渡中,享利・福特首创了世界上第一条大规模流水作业生产线,为现代发达的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他发明的物美价廉的T型车,一举打开了新兴的汽车业市场,为美国迅速步入汽车时代做出了贡献。

1863年,享利・福特出生于密执安州台奔镇附近的一个农场,父亲是个比较富裕的农民。他的祖父是从爱尔兰来美国定居的清教徒,母亲为荷兰清教徒。从小他是个天生的修理工,念初中时就掌握了修理父亲农机的要领,16岁那年,他不顾父亲的反对,独自离开农场,到附近的底特律市去了。他充满信心,觉得年轻人应该到外边的世界闯荡,而且一定能有所成就,他迈向城市的第一步,就是由他的信心所导致的。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